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_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第2课 
[课程标准]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背景
(1)春秋时期
①一些贵族擅自分封,小宗不断取代________。
②周王室逐渐失去____________的地位。
(2)战国时期
①战国中期以后,国君先后改称“______”。
②为增强国力、称霸天下,各国纷纷变革,逐步废除旧制度。
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逐渐强大起来。
2.过程:秦国先后消灭韩、____、魏、____、____、齐等国,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统一的大帝国。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特点:权力的高度集中。
2.内容
(1)皇帝制度
①开端:秦王________改称皇帝,自称“始皇帝”。
②特点:________至上,大权总揽;实行“家天下”的______________。
(2)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辅佐________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负责________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________。
②九卿分管国家和________的各种事务。
③作用:中央官员相互配合牵制,军国大权由皇帝最终操纵。
(3)郡县制度:地方分______、______两级,郡设郡守、郡丞、郡尉,县设县令、县丞和县尉,县以下设____、____等基层机构。
(4)选官制度: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5)法律:秦法是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3.影响
(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____________。
(2)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____________的基础。
(3)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后世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________的控制。
(4)对此后2 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________影响深远。
 
知识点一 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后来双方反目,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称“射中王肩”。这段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a.春秋争霸战争      b.宗法分封制被破坏
c.郑国变法效果显著  d.统一条件已成熟
2.秦国能灭掉六国、统一中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
b.秦国是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c.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兼并战争
d.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知识点二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3.xx年11月5日,乾隆玉玺“八徵耄念之宝”(下图)被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折合人民币4 000万元左右的价格拍出。皇帝的印章称为“玺”始于(  )
 
a.夏王启  b.商王汤  c.商王纣  d.秦始皇嬴政
4.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5.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以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
6.一次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上,某同学发表了题为“秦朝——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的报告。这篇报告的主题可能是(  )1234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内外服制代替封国制
d.地方分权制代替中央集权制
7.“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陛下”为维护天下一统的局面,采取的根本性保障措施是(  )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监察制度
8.从下面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  )
 
①实现国家统一 ②确立君主专制体制 ③确立封建土地制度 ④建立三公九卿体制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秦朝的下列措施能否定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是(  )
①郡县制 ②三公九卿制 ③皇位继承制 ④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一位西方学者评价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 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与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叙述了哪一历史现象?

(2)结合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这种中央政权组织有何特点?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建立后)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知封建(指分封制)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指分封制)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请完成:
(1)柳宗元认为秦朝的过失是什么?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解析】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清单1234
一、1.(1)①大宗 ②天下共主 (2)①王
2.赵 楚 燕
二、2.(1)①嬴政 ②皇权 皇位继承制 (2)①皇帝  监察 军务 ②皇家 (3)郡 县 乡 里
3.(1)贵族分封制 (2)王朝制度 (3)地方 (4)社会
对点训练
1.b [由材料表述可判断,此时有些诸侯国力量强大,原周王垄断的分封权力受到削弱,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b [注意题目的要求是“最主要原因”,四个选项均是秦国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应是综合实力的强大。]
3.d
4.b [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地位仅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5.a [题干中的那位大臣认为商(殷)周统治时间长,是因为分封了子弟功臣的缘故。因此他实际是向皇帝进言:实行分封制,反对郡县制。]
6.b [本题可用排除法。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在夏朝,排除a项;“内外服制代替封国制”“地方分权制代替中央集权制”表述本身有误,排除c、d两项。]
7.c [根据“维护天下一统”这一条件,可知这一制度主要是针对加强地方的控制而言的,故选c。]
8.d [本题中由“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确定①正确,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及皇帝的装束、动作,可确定②④正确,③与本题无关,应排除。]
9.a [秦朝建立后,依“贤”和“能”在全国选拔中央和地方官吏,各级官吏都由皇帝任命,彻底否定了商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
10.a [运用文明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主要方向之一,故平常训练时应有所涉及。本题引文材料强调秦始皇废除了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a更符合题意要求。]
综合运用
11.(1)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战争。
(2)特点:一切军政大权由皇帝独揽;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
基本结构是:三公九卿制。
组织特点:中央主要官制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大权集中在皇帝之手。三公九卿实行朝议制度,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
12.(1)过失:滥用民力,严刑酷法。观点:实行郡县制是正确的,秦朝的过失不在于郡县制。
(2)相同点: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不同点: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但没有指出造成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皇权专制;顾炎武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于专制。
教材问题解答
 解析与探究
1.主张实行分封制的王绾的主要理由是:在距关中遥远的燕、齐、楚等地实行分封制,有利于拱卫王室;治理国家如不遵循古代的传统,就不能成功。主张实行郡县制的李斯认为:周朝实行分封制,造成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连周天子也无法控制;秦朝统一全国,推行郡县制,便于统治;治国之道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因循守旧;分封制是天下大乱的祸根。
2.采纳了李斯的主张。实行郡县制,适应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需要。
3.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但是,在分封制下,诸侯掌握了封疆内的用人、行政、军事、财政大权,使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壮大,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郡县制的推行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历史作用。郡、县属于由皇帝控制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听命于中央,地方上没有特权,缺少独立性,防止了地方割据。其弊端在于便利了最高统治者的专权暴政,压抑了地方的自主性,难免人浮于事。1234
 自我测评
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郡县制,还制定了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并制定了严苛、细密的法律制度。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中国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 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988.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