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思维导图】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案
一、课题名称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二、设计思路
本课讲述了近代以来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情况。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人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表现形式就是对于西方的一些先进的器物由排斥走向接受,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就是如此。
教材内容有限,在掌握书本史实的同时,在轻松愉悦中把历史和现代生活融于一体,引导学生从一定的高度认识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是我设计本课的初衷。
三、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2)思考交通、通讯工具发展对社会和人们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
【过程与方法】
(1)搜集老照片、文字资料,以此形成对百年来交通、通讯发展的直观认识。
(2)通过启发、讨论等方法产生互动,加深对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是以整个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作为前提的,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四、教学重点
交通工具变化的表现形式。
五、教学难点
交通工具发展的原因。
六、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搜集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制作适合课堂教学的课件。设计切实和便于操作的问题,配以《同步导学练》。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交通工具和通信设施的改善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的重要综合性指标,是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标志。08奥运彰显了中国的风采,交通和通信为此作了强有力的保驾护航作用。那么,交通和通信工具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如此先进的地步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讲授新课: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板书)
(问)请同学们看教材并结合所学列举古代人们出行的方式有哪些?
⒈古代:轿子、马车、木船……
教师ppt展示相关图片介绍,并指出这些主要依靠人力,相对落后,发展缓慢。进入近代后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阅读教材p76、p77加以总结。
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归纳如下。
⒉近代(板书):
陆地: a:人力、畜力牵引:人力车(黄包车),三轮车,自行车(脚踏车)
交流展示:自行车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在中国发展的概况如何?
迁移运用:随着私家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你认为自行车会不会被历史所淘汰?简述理由。
答:自行车比较方便、可以节约能源、有利于环保、健身、是国际运动项目……
b:机械牵引:
(1)电车:19xx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2)公共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上海在1924年出现。
(3)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认识与拓展(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我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英国擅自修建)是从今天的河南北路通向吴淞的。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竞相在中国建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
材料二:据记载,1888年清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123
据此分析阻碍近代铁路发展的因素.
答:帝国主义侵略和腐朽的封建制度,归根结底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迁移运用:新中国的成立以来,铁路建设飞速发展,你能列举一些铁路发展方面的重大事件吗?
答:十年建设期间,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xx年青藏铁路通车,1997-xx十年间铁路六次大提速……
海上:轮船(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1865年4月,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轮船。)
启发式互动:造船业曾是引领古代中国的骄傲,进入近代后却西方赶上,而且被西方的船坚利炮所痛击,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
空中:飞机(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引申: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学生讨论)
答:磁悬浮列车、d字头列车、地铁……
情景设置: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一名中共地下党员不慎暴露了身份。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捕,他在上海市区与特务展开了周旋。在这过程中,他可能会利用哪些交通工具?后来他决定转移到南京,又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呢?说出你的依据。
答:市区内——短途;南京——长途(主要根据时间抓住上海这一地点即可)
互动探究:
暑假如果你有机会去北京旅游,你会采取哪种方式?说出你的理由。(学生讨论,言之成理即可。教师给与恰当评价)
⒊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原因(板书)
答:(1)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社会生产力提高。
(2)西方列强的侵略,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中国人思想观念的更新,敢于接受新事物。
4、从以上的发展变化中你能发现交通工具的更新呈现哪些特点?
提示:受西方侵略的影响,更迭的速度快,发展部平衡(东部高于西部,城市快于农村)……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板书)
问:同学们能不能想象一下古代人们的通信方式有哪些?
答:烽火台、驿站、飞鸽传书、鸿雁传情……
那么进入近代以后通信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把学生分成三组自主阅读完成下面三个图表的填空(幻灯片演示)。
表一邮政:
时间 成就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加快建设步伐
       海关试办邮政
       正式办理
辛亥革命后                     
1949年11月 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表二电报:
时间 成就
1877年 有线电报(地点    )
19xx年 无线电报创设并发展
1932年 国际无线电报
表三电话:
时间 成就
       年 传入中国
民国成立后 线路和营业所增加
20世纪80年代 通信技术发展
        年 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
知识点拨:1866——1877——1882——1906
         (邮)   (有)  (话)  (无)
情境设置:
辛亥革命成功,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大总统,在家乡广州的侄子向他表达祝贺,他采用的方式可能会有哪些?123
答:邮局信件,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电话
(三)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影响(板书)
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实例加以分析,教师予以简单归纳。
⒈人们-——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工作效率.
⒉地区——密切了各地的联系,促进了各地的交流.
⒊内部——直接促进了交通运输和信息产业的近代化
⒋世界——大大增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教少,结构也比较简单,为此我挖掘了不少资料,并结合当今社会的新事物(如关于磁悬浮列车的相关知识),把传统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事物结合起来加以讲解。运用谈话法、讨论法、启发式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课堂气氛很活跃。美中不足的是学生的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欠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981.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