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示意图]《大气环流》备课教案

高一地理教案 2015-01-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地理教案】

学习目标  1.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2.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的概念:具有①________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单圈闭合环流
(1)形成条件:地球表面②______,不考虑地球③______的影响,仅是受地表热量分布不均的影响。
(2)环流名称:赤道与④______间的闭合环流。
3.三圈环流

(1)成因:主要受地表热量分布不均及⑤____________的影响。
(2)类型
4.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气压带
(2)风带
(3)季节
移动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海洋占绝对优势,地表相对均匀,气压带较?______。
2.北半球
(1)特点:气压带相对?______。
(2)原因:陆地面积____,__________差异明显。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表现
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成________区。
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________区。
 
三、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分布
赤道低气压带
__________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两侧南北纬10°范围内
副热带高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
南北回归线至纬度30°之间的地区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__________气候
夏季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
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风带
__________气候
全年__________
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读下图,回答1~2题。

1.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③地表热量分布不均 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考查点2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读“某地区1月份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a、b两地气压高低比较状况:a____b(填>,=或<)。
(2)a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_,b气压中心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发生断裂而保留在海洋上的部分。
(3)c点此时风向是________风,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亚的夏季风又称________季风,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点3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4.从大气环流方向考虑,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12
方法技巧练                    
方法 图示法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环流中,分别属于三圈环流中的哪两个环流?左侧属于________环流,右侧属于________环流。
(2)甲、丁两地同为高气压,甲地高气压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丁地高气压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
(3)乙、丙两种气流中,属于干冷气流的是________。属于暖湿气流的是____________。
(4)若为南半球,乙地气流的运动方向为__________。
方法技巧 

教材p38 思考
水汽由热变冷才能凝结,形成降水。所以各气压带、风带中空气垂直上升或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的空气容易形成降水。受此气压带控制或影响的地区降水多。反之,则降水少。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全球性 ②均匀 ③自转 ④极地 ⑤地转偏向力 ⑥a ⑦b ⑧c ⑨a ⑩b 
?c ?d ?h ?i ?j ?太阳直射点 ?北移 ?南移 ?完整 ?破碎大 海陆热力 热低压 冷高压 海陆热力气压带和风带 热带雨林 地中海 炎热少雨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 温和湿润
基础达标练
1.b [三圈环流主要受地表热量分布不均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d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北侧是西风带,南侧是东北信风带。]
3.b 4.a [根据图中字母e的位置在30°n~40°n之间,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风带是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
5.(1)>
(2)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副极地低
(3)西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西南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解析 本题以某地区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出a、b的气压类型是解题的关键。由于图示为1月份的等压线图,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上降温快,形成高气压,把南移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此时,位于东亚地区的c点应吹西北季风,东亚季风的形成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南亚地区的夏季风为西南季风,主要是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而形成的。
6.b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都受西风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都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导致的季风环流的影响,地中海气候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方法技巧练
(1)中纬 高纬 (2)动力原因 热力原因 (3)丙 乙(4)西北方向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关于大气环流的知识及对图的分析、判断能力。第(1)题,从图中气流方向判断是中、高纬度环流,而极锋又总是向冷气流一侧倾斜,故可判断出左侧为中纬环流圈,右侧为高纬环流图。第(2)题,由第(1)题,可进一步推出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而丁为极地高气压带,由所学知识可知甲为动力作用形成的高压,而丁为热力作用(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的高压。第(3)题,乙、丙两股气流分别是从副热带和极地流出的气流。相比之下,从极地高气压带流出的丙气流是干冷的,而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乙气流为暖湿的。第(4)题,南半球中纬西风带为西北风。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dilijiaoan/25998.html

  •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人教新课标)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7.4城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了解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2 能够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评价道路合理性的正确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不同类型的城...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政治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框]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从容说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气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一、教学内容分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举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 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_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海南省交通运输网_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2 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 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2 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3 公路选线的因素和原则...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第七单元上册英语单词】第七单元 7.4 城市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1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3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4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 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2 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难点:1 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2 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入|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热源:①__________。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②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③______。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