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案】地球的内部圈层导学案

高一地理教案 2015-01-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地理教案】

学习目标  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的①__________不同,其中a为②______,b为③______,其特点列表对比如下:

项目
内容
概念
地震的能量以④______的方式向外传播


b(p波)
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⑤______
a(s波)
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⑥______


 
共性
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经过不同介质的
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或折射现象
 
特性
 
b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a传播速度慢,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地质学家利用这一规律进行
油气资源的勘探
 
2.分界面:d为⑦__________,f为⑧__________。
3.内部结构:c为⑨________,e为⑩________,g为?__________,h为?________。
4.圈层特点
(1)地壳:由岩石组成,厚度不一,大陆部分?________,大洋部分?________。
(2)地幔: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其中上地幔上部的?________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3)地核:由?____和?____组成。
(4)岩石圈:由地壳和?____________(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组成。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 地球的内部圈层
北京时间xx年3月11日13:46,日本本洲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并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露危机。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向日本伸出援助之手。据此完成1~2题。
1.此次地震发生时,地面上人们的感觉是(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只有上下颠簸
d.只有左右摇晃
2.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
3.为了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面传来地震波的地点是(  )

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
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b.温度的垂直变化
c.内部压力的变化
d.物质温度的变化
5.下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a.岩石圈、地幔、地壳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岩石圈、地幔、地核
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方法技巧练                  
方法 图示分析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
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壳中有软流层,出现岩浆
b.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
c.只有地壳是固态物质,其他均为液态
d.地幔物质为液态
方法技巧 
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
上的上地幔)。岩石圈所包含的范围大,平均厚度70千米~100千米。如下图所示: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地球内部软流层以上的圈层。
 

教材p24 探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经验,当你拿起一个瓷碗或瓦罐想要检验有没有裂纹时,只要轻轻一敲,便能从它发出的声音判断是否完好;同样的方法也可以检验出西瓜是生还是熟。装在密封小盒里的物品,我们通过摇、拍、称重等,听其声,测其重,也能猜到盒子中装的是什么。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地球的内部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地球如此巨大,用普通的方法是无法把它“敲”响的,于是,人们想到了地震,它就像是大自然赠与人类的“音响”,只要仔细探测地震波,便有可能知道一些地球内部的秘密。12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传播速度 ②横波 ③纵波 ④波动 ⑤一致 ⑥垂直 ⑦莫霍面 ⑧古登堡面 
⑨地壳 ⑩地幔 ?外地核 ?内地核 ?较厚 ?较薄 ?上地幔 ?下地幔?软流层 ?铁 ?镍 ?上地幔顶部
基础达标练
1.a 2.b [由于纵波传播速度快,先传到地面,引起上下颠簸,然后是横波引起的左右摇晃。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震源深度可知,该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中。]
3.a [地壳的厚度与露出地表的部分高度呈正相关,大陆上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地震波从莫霍面传播到测定点的时间越长。]
4.a [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5.d [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地理概念存在包含关系,即甲包含乙,乙包含丙。]
方法技巧练
b [地球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其中上地幔中存在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它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部分是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岩石圈,但软流层以下除外核为液态外,其他均为固态物质。]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dilijiaoan/25993.html

  •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人教新课标)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7.4城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了解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2 能够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评价道路合理性的正确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不同类型的城...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政治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框]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从容说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气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一、教学内容分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举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 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_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海南省交通运输网_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2 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 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2 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3 公路选线的因素和原则...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第七单元上册英语单词】第七单元 7.4 城市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1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3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4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 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2 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难点:1 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2 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入|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热源:①__________。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②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③______。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