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交通运输网_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 2015-01-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

2.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

2.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3.公路选线的因素和原则。

过程与方法

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和导学法。

教具

多媒体:“7.9-京九铁路穿越的地区图”、图7.11-山东省国道和省道的分布、图7.12-公路选线和图7.13,以及交通运输方式表格。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旧课:交通运输的方式主要有几种?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多媒体投影:交通运输方式表格。

运送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

河运

海运

公路

航空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公路、航道”是交通运输发生的最基本因素,那么这些交通运输方式是如何受区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呢?

一、铁路的建设

教师提问:铁路的发展历史和作用如何?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世界:170多年;中国:120年。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等。

多媒体投影:7.9京九铁路穿越的地区图和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京九铁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京九铁路长______千米,从________到__________。京九铁路所经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 京九铁路沿线主要粮食产区。京九铁路沿线主要粮食产区。  

(2)京九铁路的主要区位优势: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四是________。

(3)京九铁路的最大意义在于激活________________,带动________。京九铁路的修通,说明由于____________的发展,在现代铁路建设中,____________因素对铁路区位的影响,已经超过________因素而成为决定性因素。

学生阅读教材,探究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拓展分析并得出结论:

1.京九铁路所经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读图可知);根据中国政区图的比例尺,计算铁路长度约2538km;沿线主要粮食产区(华北平原、江淮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和珠江三角洲)。2.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对于京九铁路的区位分析,应该从经济、社会因素、先进的科技和自然因素等方面来全面分析,并抓住主导因素,从而能够得出结论。3.激活全国铁路网;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从中还应该进一步明确:京九铁路的建设说明了影响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的变化,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问题与思考:结合家乡海西号铁路的建设,试分析其区位优势?(学生回去以后思考)

二、公路和航道的建设

多媒体投影:表7.2。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公路运输的概况。

学生思考:公路选线有何原则?

多媒体投影:图7.11。

学生思考回答:国道是国家级的干线公路,一般可跨几个省,为了节省运营时间,所以国道的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尽量缩短线路长度。省道是省级干线公路,以满足本省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所以它经过的居民点、车站、码头比国道要多。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复杂地段。

多媒体投影:下表。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地形特点

公路选线原则

平原

山区12

教师继续启发:学习了修筑铁路、公路的选线原则,那建设内河航道该如何来合理规划和布局呢?

学生阅读教材:

多媒体投影:图7.13。

教师启发;西欧的气候类型是什么?有何特征?地形类型和地形特征如何?

学生思考回答:西欧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分配均匀,气候温和湿润。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教师启发;西欧的气候和地形对其内河航运有何影响?

学生思考回答:由于西欧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分配均匀,气候温和湿润,且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因此地面水系发达,河网纵横交错。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7.13:西欧地区以莱茵河为主干,与其他河流、运河相连,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内河航道网。这样,不仅可减缓陆上铁路、公路运输的压力,而且可实现河海联运,为西欧地区提供了一个十分便利的水陆交通网。

教师总结:运输网中的线有铁路、公路和水路等一些类型,它们的区位因素不全相同,在具体分析问题时,应该从“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来思考分析,但是不同的交通运输线,主导因素是不一定相同的,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课堂巩固练习

1.关于京九铁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京广线与京沪线之间       b.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c.途径鲁、皖、苏、鄂、赣等省   d.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

2.我国的内河航道运量最多的是

a.大运河航道    b.珠江航道    c.长江航道    d.松花江航道

3.国道路线选线:

a.不考虑地形、地质因素的影响              b.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
    c.尽量多地通过当地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    d.不考虑沿线经济发展水平

4.影响铁路运输线走向的首要区位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水文状况    c.地貌因素    d.气候条件

4.建设京九铁路的重大意义在于:

a.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合理布局交通网
    c.激活全国铁路网            d.维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6.公路选线的原则是

a.在平原地带要尽量不占用良田        b.通过地形陡坡时可采用“之”字型弯曲
    c.以两城市间的最短距离为最优先原则  d.道路可以通过沼泽地

7.京九铁路穿越的地区示意图(如右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京九铁路穿越了______个省(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经过和两个商品棉和及三个商品粮基地______。(2)京九铁路南段几乎全部在丘陵、丘陵中穿行;附近的名山有革命老区有______。(3)修建京九铁路,会使全国铁路货运状况发生巨大变化,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一、铁路运输

1.发展历史和作用

2.京九铁路

二、公路和航道的建设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dilijiaoan/26171.html

  •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人教新课标)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7.4城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了解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2 能够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评价道路合理性的正确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不同类型的城...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政治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框]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从容说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气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一、教学内容分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举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 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_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海南省交通运输网_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2 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 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2 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3 公路选线的因素和原则...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第七单元上册英语单词】第七单元 7.4 城市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1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3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4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 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2 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难点:1 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2 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入|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热源:①__________。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②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③______。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