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单元】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8.3“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 2015-01-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地理教案】

通过本节的学习,一是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历程,认识环境问题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并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二是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形成科学、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三是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明白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共同发展的目标,需全人类在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要求公众的广泛参与。从而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参与意识。

就教材结构看,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理论、实践”三部分内容,其中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是教学重点;就学生认知水平看,“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学习的难点;就教材内容的展示形式看,理论性强较为抽象。因而在学法上要重视地理形象思维和类比思维的方法指导。笔者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一些直观、丰富、形象的学习案例,创设一个与当前学生学习主题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当前所学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具体教学思路设计如下:

反思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学生讨论为主)──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产生(教师点拨为主)──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原则(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联系实际加以分析)。

一、教师组织讨论,反思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引入新课: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教师待学生回答后指出: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和程度逐步扩大,环境问题的内容和表现也在不断变化。人类必须通过提高认识,调整实践来克服人地关系间的不协调,促进人地关系的统一。

依次再现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相应的环境问题,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再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将四个阶段进行列表归类。

[投影1]阅读高中地理图册(下册)第30页“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图”,完成下面表格。

历史阶段

人地关系特点

相应的环境论

采猎文明时期

天命论、有神论

农业文明时期

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可持续发展思想萌芽

地理环境决定论

工业文明时期

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恶化

征服论

新技术文明时期

协调统一

可持续发展论

 [投影2]20世纪几起重大公害事件

公害事件

危害

原因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年5月~10月多次发生,美国)

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

该城400万辆汽车每天耗油2400万升,排放烃类1000多吨,盆地地形不利于空气流通

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英国)

五天内死亡4000人,历年共发生12起,死亡近万人

居民取暖燃煤中含硫量高,排出大量so2和烟尘,又遇逆温天气

水俣事件(1953年发现,日本)

截止1991年3月,有2248人患病,其中死亡1004人

氮肥厂含汞催化剂随废水排入海湾,转化成甲基汞,被鱼、贝类吸收累积体中

富山事件(1991年发现,日本)

截止1991年3月,有此公害患病者129人,其中死亡116人

炼锌场未经处理的含镉废水排入河中

博帕尔农药泄漏(1984年12月,印度)

1408人死亡,2万人严重中毒,15万人接受治疗,20万人逃离

45吨异氰酸甲泄漏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1986年4月,前苏联)123

31人死亡,203人受伤,13万人疏散,直接经济损失30亿美元

4号反应堆机房爆炸

提问:通过材料,你认为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汲取哪些经验教训?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总结。

二、认识可持续发展战略

1.教师组织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内容,结合下列投影内容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投影3]资料一:某乡致富一例

某村文化落后,生产不发达,是远近出了名的贫困村。村干部为了带领大家奔小康,想出一个致富的好办法:决定把本村麦田的土卖给城市建筑公司做工程用土,取土形成大坑,又用收费方式给城市堆放垃圾。这样他们两头进钱,是种麦收入的几十倍。村民果然手中有了钱,大家都很高兴,衷心感谢他们的致富带路人。

[投影4]资料二:全国著名的黄金产地招远市有一金翅岭金矿,金矿生产中剩下的废弃物尾矿砂就堆在孙家村的大沟里,十几年来尾矿就吃掉了耕地近百亩,使人均耕地下降到0.03公顷。村里和矿上共同商量,共同开发复垦,由矿上出钱,村里出劳力、机械,运来“客土”覆盖到尾矿填平的沟壑上,形成耕地。十年来,通过这种方式复耕地15.335公顷,不仅解决了尾矿污染问题,而且村里耕地由25公顷多增加到40公顷。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请根据以上两则资料讨论:发展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样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发展与增长有什么区别?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如何理解这些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现实行动有什么指导意义?

2.教师在三条基本原则教学时都应从时空两角度去剖析。(详略)

[投影5]前面的“资料一”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违反了同代人之间的公平性原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要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

[投影6]将可持续发展的三项原则基本内容的结构框架图补充完整(见下图)。

布置学生活动:结合以上练习并参考课文第108页图8.11,讨论:可持续发展三个内涵的相互关系。

3.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的分析,可从生态系统这一子系统的分析为切入口,突出其内部各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自然规律),但现已愈来愈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指出另两个子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存在社会经济规律。接着按示意图的联系箭头重点分析各子系统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突出“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标”这一观念。同时渗透可持续发展肯定了各国的发展权,只有发展才能提高生活水平,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也才能打破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但是不能把这种发展狭义地理解为经济的增长,只有人们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才是真正的发展思想。最后应指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就是要深刻揭示“自然──社会──经济”这一复杂开放巨系统的运行规律,自然规律被充分认识,社会、经济规律被充分认识,自然与社会经济规律相互交织并在更高层次上所演绎的规律也应被充分认识(尽管被真正认识可能需几代人)。

承转: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更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我们作为环境的管理者和消费者,能为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三、让“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联系实际,分析认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阅读教材109页~110页,结合下面的材料,谈谈感想。)123

[投影7]北京燕山石化清洁生产技术:溶剂回收单元采用惰性气体气提。本工艺取代原有的蒸汽气提工艺,从而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了(蒸汽)的加入,从根本上消除废水的产生,并减少蒸汽消耗量:回收安全气中的溶剂。由于有机吸附对溶剂的吸附能力高于水的吸附能力,采用有机吸附剂的回收率,从而降低溶剂消耗,保护大气环境;将安全气引入储罐,实现安全气的循环使用,从而降低溶剂消耗,并从根本上消除安全气废气的产生,保护大气环境。

[投影8]北京市开展“让绿色永恒”公民环保行为规范活动,在“绿色消费,环保选购”纲领中写道:我们手中的钞票就像是“绿色的选票”,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选购哪种产品,这样它就会逐渐在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哪种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不买它,同时也动员别人不买它,这样它就会逐渐被淘汰,或被迫转产为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请珍惜你手中的“绿色选票”!

[投影9]做一个环保志愿者已成为一种国际性潮流。很多知名跨国公司在录用人才时,特别注意应征者是否有参加环保公益活动的记录,以此来判断其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据报道,美国18岁以上的公民中有49%的人作过义务工作,每人平均每周义务工作4.2小时,相当于xx亿美元的价值。在日本及欧洲各国,做环保志愿者也是公民普遍的常规行动。在我国,做环保志愿者日益成为风尚。这些行动影响着更多的人,环保志愿者的队伍正在不断扩大。

教师引导: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实行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改变我们的生活价值和生活方式开始。

活动:校园内生活垃圾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结:略。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dilijiaoan/25955.html

  •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人教新课标)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7.4城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了解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2 能够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评价道路合理性的正确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不同类型的城...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政治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框]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从容说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气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一、教学内容分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举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 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_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海南省交通运输网_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2 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 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2 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3 公路选线的因素和原则...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第七单元上册英语单词】第七单元 7.4 城市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1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3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4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 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2 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难点:1 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2 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入|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热源:①__________。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②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③______。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