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区位因素ppt]6.2城市的区位因素(一)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高一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2.掌握城市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识记一些典型城市的名称和特点;
3.能举例说明沿河分布城市的几种区位类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培养读图、用图能力;
2.通过结合当地实例,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因素;
难点:
1.结合实例理解城市的形成原因;
2.结合课文插图来理解城市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资料和个案分析法;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聚落,聚落可以分为几大类?(乡村和城市)。
结合世界地形图和政区图,世界城市的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地理因素
1.地形与城市区位:平原 高原 山区
质疑讨论、学生探究
多媒体展示:读中国地形图和政区图,我国地形分布有何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多媒体展示:读《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图》,我国城市空间分布有何特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东多西少,多分布在第一阶梯上)
教师分析: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如中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
2.气候与城市区位:降水较多、气温适中
多媒体展示:读《世界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分布示意图》《中国气候分布图》《中国政区图》。
学生活动:在《中国政区》填充图上描绘400毫米年降水量线;讨论400毫米年降水量线的地理意义(是我国半湿润、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干旱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美国城市分布与地形有何联系。
教师分析:400毫米年降水量线是我国半湿润、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干旱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和“圣弗朗西斯科-圣迭戈”三大城市带,分别位于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平原、中部平原以及西部的沿海平原上。高原和山区也有城市分布,但城市的发展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何种气候类型区?(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齐齐哈尔几个城市位于该线的西北部,大部分城市分布在该线东南部气温、降水等气候适宜的地区)。
3.河流与城市区位:用水 运输 防卫
读《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图》《中国政区图》《世界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分布示意图》,中国和世界主要城市分布与河流有何关系?(世界和中国的大多数城市,总有河流流过城市周围,或者穿城而过。所以说,河流对城市的城址选择具有深远的影响)。
教师引导、总结启发,引导学生读图和思考
1.为什么平原大城市特别多,且城市分布又比较密集呢?
2.为什么大河沿岸大城市特别多?
3.为什么气候适宜的地区大城市特别多?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大,说明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是深刻的。
课堂练习、知识巩固12
读右图,回答:
(1)a、b两城市均是我国著名的 工业城市,a城市名称为 ,b城市名称为 。
(2)从城市区位因素来看,其共同的自然区位因素是 ,其自然因素的不同点是 。
[答案](1)钢铁,包头,攀枝花(2)共同点:沿河分布和接近自然资源;不同点:a地气候与b地比,降水较少,气候较干旱,水资源较少。
引导学生分析、掌握分析思路:读图可知,a、b两城市均分布于黄河和长江富有特征的河段,可以判断a和b分别为包头和攀枝花,这两个城市沿河分布,且均为我国的钢铁工业城市,因此它们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沿河分布和接近自然资源。从影响城市的自然区位因素来看,两地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有明显的差异,虽然两地均有河流经过,但流量有较大的差异。
教学板书设计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
一、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地理因素
为什么平原大城市特别多,且城市分布又比较密集呢?
1.地形与城市区位:平原 高原 山区
为什么气候适宜的地区大城市特别多?
2.气候与城市区位:降水较多、气温适中
为什么大河沿岸大城市特别多?
3.河流与城市区位:用水 运输 防卫
12-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人教新课标)详细阅读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7.4城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了解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2 能够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评价道路合理性的正确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不同类型的城...
-
[政治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框]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详细阅读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从容说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
-
【气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详细阅读
一、教学内容分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
-
【举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 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
-
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_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详细阅读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
-
海南省交通运输网_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2 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 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2 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3 公路选线的因素和原则...
-
【第七单元上册英语单词】第七单元 7.4 城市交通运输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3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4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 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2 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难点:1 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2 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
-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入|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详细阅读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热源:①__________。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②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③______。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