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单元思维导图]高中地理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6.4“城市化”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 2015-01-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地理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非常突出的社会现象,教材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城市化的含义、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等。

教材中利用了一些实例和图表加以说明,充分运用这些图表和实例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

二、教学思想设计

1.理论联系实际:城市化和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应密切结合学生身边实例来分析,验证这些抽象性的理论。

2.注重案例的探究: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发挥“导”的作用,提出启发性问题或提供材料,由学生自己解决,培养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理解城市化及标志,了解世界城市化进程特点及原因。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差异及原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德育教育: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城市化含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差异及原因。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式等

六、教学过程

[导入]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取得巨大进步。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大批乡村人口涌入城镇,使得原有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通过县改市、乡改镇的途径,新设一大批市镇。

材料二:《深圳的崛起》影视片断。

结合材料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

①深圳的发展,体现了城市化进程,结合“材料一”,分析城市化的含义。

②城市化使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用地发生哪些变化?

一、城市化含义及主要标志

1.城市化水平高低衡量的最主要标志(略)

2.读下表分析,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gdp的关系,思考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1970年

1992年

国家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人均gdp(美元)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人均gdp(美元)

埃塞俄比亚

9

69

13

114

韩国

41

282

74

6777

英国

89

1912

89

15625

美国

74

4861

76

23180

日本

71

1946

77

29486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读“世界城市化进程”图,结合教材分析:

①世界城市化进程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②简析各阶段特点及成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各阶段分析:①产业革命之前低水平缓慢发展,原因:生产力水平低。

②产业革命后加速发展,原因:产业革命后,生产力发展迅速。

③二战结束后城市空前发展。原因:二战之后,世界进入和平发展时期,生产力迅猛发展。

问题: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生产力发展。

问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上有没有差异呢?

读教材表格及英、美、巴西、印度等城市化进程图,分析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进程上有哪些方面的差异。

学生读图思考。

提示学生:从哪些方面比较?

①城市化时间;②城市化水平差异;③城市化速度差异;④各国城市化未来发展趋势。

学生回答,总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

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所处阶段的不同,如图(见下图):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看,城市化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尽管世界各国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但都处于城市化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上。12

②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讨论分析原因。

③发展中国家二战结束之后发展迅速,分析其原因。

④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与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其城市化由于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等造成,导致城市人口用地规模扩大,出现劳动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城市向郊区城市化发展。

三、知识运用检测

1.读“我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回答:

我国城市化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试析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前,增长缓慢,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以后迅速增长,原因是:政治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1958年~1978年前后,增长缓慢,由于“左倾”政策和十年“文革”内乱的影响,经济发展较慢。1978年后,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原因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发展迅速。)

2.读图分析:

亚洲5个国家城市化趋势图

(1)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这五个国家的城市人口有何变化?

(2)日本和其他几个国家的城市化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专家点评:该--选取城市化非常突出的深圳为典型材料导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总结相关地理概念和规律。总体上,突出了图表的作用,以图表来带动学生的分析、总结、运用和概括。这是对新课程中教师作用的变化进行的尝试,强调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图表能力。教学实施中,应激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及时观察、分析和反馈,以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dilijiaoan/25949.html

  •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人教新课标)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7.4城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了解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2 能够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评价道路合理性的正确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不同类型的城...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政治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框]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从容说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气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一、教学内容分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举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 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_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海南省交通运输网_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2 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 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2 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3 公路选线的因素和原则...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第七单元上册英语单词】第七单元 7.4 城市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1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3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4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 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2 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难点:1 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2 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入|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热源:①__________。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②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③______。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