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单元]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高一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铁路的作用、影响公路建设的因素以及世界内河航道的建设状况;以京九铁路为例,理解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能力目标:学会对某一具体的交通运输线进行区位因素分析和选择。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祖国经济建设,利用所学知识建设祖国的崇高热情。重点、难点 影响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的主要区位因素。教学方法 竞赛抢答法(课前宣布竞赛规则)、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东方之珠”。
[提问]东方之珠指哪一座城市?(香港)
[演示课件]欣赏“香港城市风光”图片。
[承转]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繁华、兴盛的“东方之珠”,如此繁荣的香港,是谁在其背后作坚强的后盾呢?──祖国大陆。要了解其中的缘由,让我们共同走进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新课讲授
[讲述]交通运输网由线及线上的点组成,交通运输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最基本因素。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如何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既造价较低,又使交通量最大、运输效率高,并且施工比较容易。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提问]铁路运输的优点?(运输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讲述]所以说铁路运输虽然有近180年(起源于1825年的英国)的历史,但它仍然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在我国,42%的货物要靠铁路运输。可见,铁路运输的作用是很大的。
[提问]铁路运输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学生回答]1.促进生产规模、原材料供应范围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2.加速区域开发,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3.加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联系;4.进行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保证一个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安全。
[提问]哪一条铁路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大、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京九铁路)
[承转]下面以京九铁路为例来分析影响铁路选线的区位因素。
[课件]在“中国政区图”上动态展示京九铁路穿越的省区。
[提问]1.京九铁路穿越哪些省区?2.京九线的长度?
[学生回答]京九铁路全长2538千米,目前是我国南北方向最长的一条铁路;从北到南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东和香港共10个省、市和特别行政区。
[课件]在“中国铁路交通图”上动态演示京广线、京沪线和京九线。
[讲解]从图上我们看到:京广线以东,从北京到广东南部2400千米的距离中,东西方向的铁路有10条,其中双线铁路有6条;而南北方向上只有京广、京沪两条,这种“经疏纬密”的路网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我国铁路运输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演示课件]画面为“京广线以东的南北方向上客运量和货运量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十几倍,而铁路运输能力只增加了2~3倍。广东省每年调入的物资只能运进37%,每年调出的商品只能运走40%。”
[讲述]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而铁路运输能力滞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所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花大力气在京广、京沪两条铁路线中间的地区修筑这条京九大铁路。
[问题抢答]建成京九铁路,在交通上最直接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123
[讲述]深圳和香港等地的产品要运到上海、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就不必再走拥挤的京广线和浙赣线,直接从京九线北上,在向塘、九江、菏泽分路。这样缩短了路程,节省了路费,更是节约了时间,使货运变“快”了;京九铁路的建成,形成三线共穿南北的态势,使南北向的铁路运输能力提高,也带动了东西向的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使整个路网变“活”了。
[问题抢答]京九铁路的建成,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考虑,它对交通网本身建设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合理布置交通运输网。
[引导]影响京九铁路的区位因素,除了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对交通运输本身起到合理布局的作用,还有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也就是说,建设京九铁路还满足了哪些方面的需求?
[课件]逐层动态演示京九铁路沿线经过的革命老区。
[提问]1.沿线有哪些重要的粮、棉、油基地?2.沿线的矿产资源、林木资源?3.沿线的旅游资源?4.沿线的革命老区?
[学生回答,教师纠正并讲解]沿线经过的商品粮基地有江淮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沿线经过的商品棉基地,从北到南经过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江汉平原;沿途盛产花生、油菜等油料作物;线路北段有华北油田、中原油田,大别山的有色金属,江西大余的钨矿等;沿线还有江南丘陵的森林资源──杉、樟、毛竹、柑橘等;沿线的旅游景点很多,突出的有庐山、井冈山;经过大别山、井冈山等革命老区。过去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还不富裕。
[演示课件]画面为“京九铁路建成后受惠人口2亿多,沿线地区在大运输能力的依托下,东依京沪、西靠京广、北通京津、南联港粤,实行优势互补,必将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腾飞,从而形成中国最新、最长的经济增长带。”
[讲述]京九铁路沿线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客、货流量大)、生活贫困,这就是影响京九铁路建设的社会经济因素。
[问题抢答]建设京九铁路可以对沿线经济起到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演示课件]画面题为“坚强的后盾,巨大的支持”。
[引导并抢答]从上面材料中我们看出,香港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祖国内地巨大的支持,这就是影响京九铁路的另一个区位因素,它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演示课件]画面(1)为“小渔船拥挤不堪的香港”图片;画面(2)为“璀璨的香港之夜”图片。
[讲述]英国早在1841年就宣布香港为自由港,但此后一百多年的发展却未给香港带来繁荣,香港经济真正称得上繁荣,基本上是与祖国的改革开放同步的。
[演示课件并讲解]动态展示京九铁路穿过的地形,京九铁路穿过大别山、江南丘陵、两广丘陵等许多高山峻岭,沿途地形起伏大,地质情况也很复杂。
[问题]铁路建设要穿过这些复杂的地形区,必须有条件作保证呢?
[学生回答]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小结]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影响京九铁路的区位因素很多,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和科技因素等。但影响京九铁路区位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经济、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已退居次要地位,因为有科技因素作保证。
[承转]京九铁路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修筑的一条现代化铁路,在线路设计科学化、施工设备现代化和施工手段自动化方面均创出国内铁路建设的一流,它的建成意义非常大。123
[小组讨论]建设京九铁路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教师纠正]建设京九铁路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第二,活跃整个路网;第三,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第四,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小结]通过对京九铁路主要区位因素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了如何来分析影响一条铁路的区位因素。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演示课件]画面为xx年2月25日《连云港报》讯:近年来,我市积极筹措资金,经过几年的努力,成为苏北地区第一个市、县全部通达高速公路的城市。赣榆县有贯穿全境的汾灌高速公路,东海县拥有横穿全境连接京沪、汾灌两条高速公路的连徐高速公路,灌云县有汾灌、淮连高速公路,灌南县有连接汾灌的淮连高速公路。这些高速公路与全省高速公路联网,在我市形成了四通入达的现代化交通格局。
[承转]连云港市的公路建设发展很快,这只是全国公路发展的一个缩影。
[演示课件]画面为山东省国道和省道的分布图。
[提问]国道和省道选线的原则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国道的路线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省道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
[承转]由于各地区地形类型不同,海拔高低不一,在不同的地形区如何进行公路选线呢?
[课件]逐项展示公路选线应注意的方面。
[提问]平原和山区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平原公路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城镇的关系;山区则尽可能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区,如沼泽地、陡坡、断层带等。
[演示课件]画面为以莱茵河为主干的航道网分布图。
[课后自学并思考]1.西欧地区地面水系发达、河网纵横交错的原因?2.我国有这样比较庞大且发达的内河航运网吗?
[小结]总结竞赛结果,勉励同学们好好学习,今后为祖国经济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通过实例,同学们理解了交通运输线的建设都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交通运输点的建设也不例外,我们将在下一节课进一步探讨。
附:板书设计
点评:本节--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竞赛抢答、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并用,动态演示,直观效果很好。教学中以提问、抢答、讨论、小结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学生学会了对某个具体交能运输线进行区域因素的分析和选择,培养了学生关注祖国经济建设、利用所学知识建设祖国的崇高热情。本课教学形式较单一,因此,在课件设计上应增加趣味性和灵活性。
-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人教新课标)详细阅读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7.4城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了解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2 能够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评价道路合理性的正确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不同类型的城...
-
[政治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框]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详细阅读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从容说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
-
【气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详细阅读
一、教学内容分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
-
【举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 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
-
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_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详细阅读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
-
海南省交通运输网_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2 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 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2 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3 公路选线的因素和原则...
-
【第七单元上册英语单词】第七单元 7.4 城市交通运输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3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4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 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2 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难点:1 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2 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
-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入|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详细阅读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热源:①__________。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②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③______。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