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党的作风]改造我们的学习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2014-07-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语文教案】

《改造我们的学习》学案

一、 学习目标

1、 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观点选用材料进行逻辑论证的,了解议论文的要素特征

2、 明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树立实事求是的学风。

3、 学会筛选信息,积累文中成语。

二、 学习重点

1、 清晰的思路,典型的例证

2、 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

三、 学习方法

采用整体感知、勾画关键语句、精读重点语段的阅读方法

四、     教学时数:两教时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整体感知文章思路,研读第一部分。

学习步骤:

1、 导入:学生回忆已读的毛泽东的诗文,进入感知这一篇论辩色彩强烈的议论文。

2、 在预读课文的基础上,自测《课课练》“识别记忆”应掌握的成语的含义:

(1)、前仆后继

(2)、生吞活剥

(3)、等闲视之

(4)、有的放矢

(5)、哗众取宠

(6)、徒有虚名

(7)、若明若暗

(8)、粗枝大叶

(9)、夸夸其谈

(10)、谬种流传

(11)、华而不实

(12)、可歌可泣

3、 根据单元学习重点和课文学习重点,要求筛选主要观点及其论据,筛选重要语句。同学们速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思路

4、 带着以下问题通读全文

(1)、部分与部分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都是有机联系的,文章少不了相应的关键句,请注意这些词语的筛选。请首先画出显示文章思路的语句。

(2)、围绕文章题目,全文是如何展开的,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议论问一般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本文符合这样的过程吗?具体说明。







(3)、回应题目,整体感知全文思路,把握文章大意。(结合课后“练习一”)

5、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方法:抓住关键语句、捕捉重要信息。

问题1、第一部分的中心句是哪句?

中心句的关键词是哪一个?

注意体会关键词的统领作用。

问题2、段落中对应性的语句有“何等肤浅,何等贫乏……深刻得多,丰富得多。”理解对应性词语分别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认识的?

问题3、“中国共产党……倡导者、宣传者、组织者。”这句中“倡导者、宣传者、组织者”的语序能否颠倒,为什么?注意后面部分还有类似的逻辑性极强、语序严密、组织紧凑的句子,将他们画出来。

6、 完成《课课练》p4—5中对本段文字设计的相关练习

7、 本堂课内容小结

8、 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四       

(2)、阅读“读本”第10课《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重点研读第三部分,学会筛选信息,把握要点的方法。

学习步骤:

1、 自查上堂课作业,有两处必须掌握和了解。

(1)、练习四:解释加点字

(2)、延安整风运动三大文献:本文和《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

2、 学习理清第二部分的行文脉络。

方法:联系上下文,把握相关信息。

注意:一是对应性(明晰)

二是逻辑性(严密) 12

3、 重点研读第三部分

讨论以下问题:

(1)、开头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2)、将两种态度进行对比,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对比的。

方法:运用比较法,准确筛选出相关信息。

比较:一是要同类,二是要对应,三是要抓重点

(3)、这部分文字极其典型地体现出毛泽东历来倡导的语言风格:准确、鲜明、生动。

     所谓准确:主要表现在用词的恰当上。

         鲜明:主要表现在态度上不含糊。爱憎、对错、肯定与否定非常分明。

         生动:大量使用成语、口语、俗语,活泼风趣,灵活运用一些文言词语,做到古为今用。多处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请划出本部分能够体现准确、鲜明、生动语言风格的句子,并说说这样用的好处。

4、 穿插练习:课课练p3—4

5、 简读文章第四部分、总结全文。

(1)、文章处处充满对比:

除了第三部分重点对比外,如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也是一种对比(一、成绩;二、缺点)论证改造我们学习的重要性。

小而言之,句子中亦充满对比色彩:“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等等。因此对比即是一种修辞格,同时也是一种手法,而本文更是一种对比论证。

(2)、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a、例证法  b、引证法  c、对比法

请分别举例说明。

6、 研究性学习:课文练习二第2题    简答如下: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yuwenjiaoan/20958.html

  •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高祖本纪》教案

    一 学习目标   1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 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二 学习过程   《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渡湘江杜审言古诗|赏析《渡湘江·杜审言》教案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作者简介: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甘地被刺的主要内容]甘地被刺

    教学重点1、进一步学习写作新闻报道的方法;2、分析中外记者消息报道的不同之处。教学过程一、甘地生平事迹简介。甘地是在公元一八六七年十月二日诞生,出生于印度西岸渡波班达。他小时候就有做过一些坏事,如:偷父母的钱去买烟,偷偷的抽烟、跟朋友在河边、餐馆偷吃羊肉,回家就吃不下饭,欺骗母亲、偷刮哥哥的金镯子拿...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师版)_百度文库]《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体会文中哲理及作者情感二、知识链接:1、题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书愤教学案例|书愤教学案

    第5课 书 愤 一、整体把握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你解释这首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答案 诗的起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项链》中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项链》——玛蒂尔德人物形象赏析

    教学目标: 1 关注人性: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典型人物形象。2 关注古典:用诗词形式对文学人物进行二度创作。 教学重点: 玛蒂尔德性格的两个层面。 教学难点: 全面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表演法 研讨法 拓展法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件教学步骤: (屏幕显示幻灯:《项链》) 一 导入 二 课本剧表演(熟...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一等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铺设跳板——联想...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教学目的:1 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 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3 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第一课时一、导言。第五单元是小说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及“单元知识和训练”。准确地说组成这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求谏原文及翻译】《求谏》

    教学目标: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成分。4、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教学时数:四课时教学过程:...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蝶恋花】蝶恋花 (苏教版)

    【教学目标】1、披文入情,由辞体情。2、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式】研习式【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