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小径分岔的花园》导学案

高二语文教案 2014-08-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语文教案】

《小径分岔的花园》
文题解读
    从题目上看,读者会认为《小径分岔的花园》里的“花园”是建筑意义上的东西。它在工艺设计上有独到的曲径通幽之处。但事实上,这是作者给我们设置的一座迷宫,一座象征着时间的迷宫,而迷宫正是博尔赫斯心爱的主题。他不断地为读者编织一个又一个精巧、诡异、无尽的迷宫。这是关于自我、空间、时间的困惑——我们的生命如何与这些概念发生联系并受到制约,以及制约能否解除。博尔赫斯并未对此下过判断,只是通过文学幻象,从意识形态上获得自由,释放了人生的所有可能。
走近作者
    豪•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当代最具世界声誉的小说家和诗人,魔幻现实主义的大师。他从小接触了大量的欧美文学名著。20世纪20年代初,革新了阿根廷的诗歌。他的短篇小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世纪50年代,随着视力的恶化,他渐渐地需要以记忆与口述来完成作品,并进入诗歌与散文诗的创作。到了老年,他仍然以惊人的毅力进行着创作,完成了两部小说集。给博尔赫斯带来世界性声誉的是他的散文和小说。
背景纵览
    博尔赫斯青壮年时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但并未亲历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见证了20世纪人类在科学、哲学、心理学等方面取得的突飞猛进的成果。他几乎精通所有最重要的西方语言,使他可以毫无障碍地阅读原文。他涉猎的领域几乎无所不包,希腊文学、希伯来文学、北欧文学、中世纪哲学、东方佛教道教典籍、巫术星相等,庞大驳杂的信息量,使他具有超于常人深度广度的视野,并从中提炼出自己对于宇宙、生命本质的理解,最终通过“迷宫”这个意象,拓展了文学更大的可能性。
字词梳理
1.字音
滂沱(pāng tuó)      病恹恹(yān)      阒无一人(qù)
2.多音字
          
3.形近字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yuwenjiaoan/21364.html

  • 窦娥冤的作者是谁?|窦娥冤

    一、阅读目的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2.结合“单元知识和训练”,掌握研究性阅读的特点,学会研究性阅读的方法。二、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1)通过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2)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3)介绍元杂剧的体制。2.教学难点 :(1)戏...

    发布于:2025-11-25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进贾府

    [目的] 《》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第一次向读者展现小说中众多人物所活动的典型环境——贾府。这对学生了解《红楼梦》全书有着非凡的意义。那么,教学本文的重点自然是对贾府这一环境的分析。本设计拟着重从贾府的“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

    发布于:2025-11-25

    详细阅读
  • [草原诗词七首]词七首

    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1.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2.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 3.学习品析,了解映衬烘托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意境。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 一、导入 :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沙淘尽人物……”导入...

    发布于:2025-11-25

    详细阅读
  • [装在套子里的人]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育点1、 了解世界文学史上的短篇小说三巨匠。2、 欣赏小说中的语言艺术。(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分析小说形象的能力。2、培养学生初步养成比较阅读的思维习惯。(三)、德育渗透点激发学生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深入体会小说的现实意义。二、重、难点着重认识社会背景与别里...

    发布于:2025-11-25

    详细阅读
  • [项链]项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括玛蒂尔徳的人物形象,力争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通过分析小说精巧的情节来透视人物的性格。 能力目标 1.训练快速阅读、梳理小说情节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多角度审视、评价小说人物的能力。 情意目标 引导学生公正客观评价玛蒂尔徳的同时,发扬人性中的善和美,摒弃虚伪...

    发布于:2025-11-25

    详细阅读
  • [促织]促织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自己所处清朝“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意图。 2.了解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跌宕多姿等特点,了解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和表现手法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3.掌握课本所规定的必须掌握的多义实词,尽可能熟悉一批文言词语。 教学设想 1.课文较长,故事情节曲折多变,但...

    发布于:2025-11-25

    详细阅读
  • [巴尔扎克葬词的作者]巴尔扎克葬词

    教学目的:一、学习巴尔扎克和雨果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和他们宽广的胸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友谊观。二、学习本文不同于一般葬词的写作特点,鉴赏里面蕴涵着的作者对巴尔扎克的深切悼念之情。三、鉴赏这篇葬词中高度浓缩、既诗化有哲理化的语言,充分体味它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学习本文,要以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发布于:2025-11-25

    详细阅读
  • 【赤壁赋】赤壁赋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了解 “赋”的有关特点。 2.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4 理解作者由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

    发布于:2025-11-25

    详细阅读
  • 美丽中国的现代诗|中国现代诗四首

    教案示例《再别康桥》《死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通过学习,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教学难点:《死水》意象的象征意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 播放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主题曲《飞的理由》,并展示徐志摩的图像。 伴着这熟悉的乐曲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

    发布于:2025-11-25

    详细阅读
  • 虎丘记_虎丘记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写景的艺术与构思的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品味文言文精巧语言的能力,学习鉴赏优秀古代散文。情意方面: 正确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对祖国山水雄奇壮丽之美的感受力。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读课文(或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检测听读,回答:...

    发布于:2025-11-2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