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和评析】“平面图形”教学案例评析

高二数学教案 2014-05-3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数学教案】


摘自:《中学数学教学资源网》教材分析: 初一实验教材上册 “ 图形的初步认识 ” 一章对学生的整体要求是:学生能感悟图形,能识别图形,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水平虽很不一致,但在小学时已对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图形有初步认识,至少都能识别,而且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接触到过图形的拼凑,对本节内容他们应非常感兴趣。设计理念: 初一新生仍处在对新鲜事物的特别好奇阶段,他们也特别好动,图形的认识和动手拼凑对他们来说很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而这一节内容也本无高深理论知识,所以结合教材内容在设计时所涉及到的活动略多了一点,这也是为了适应他们的口味,同时也就是想借助这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来让学生达到本节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又在学习中活动。教学目标 : 1 、知识目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形形色色的平面图形,认识多边形,认识到多边形可由三角形组合而成;点、线、多边形和圆形等可各种优美的图案。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1 、让学生对最基本的平面图形 ---- 三角形有更多的感觉。2 、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的相互转化。3 、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的能力。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实践创新。教学手段: 投影仪辅助教学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所围成的,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是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现在,我们先来看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二、活动实践( 一 ) 发现探究1 、展示 1 元硬币:你们能观察出它的表面形状吗 ? 画出图形。2 、猜想学校旗台的表面形状 ---- 交流 ---- 画图3 、分小组观察 1 角硬币的表面有什么图形 ---- 画图。4 、展示教具:帆船,观察 ---- 画图。5 、观察教室里出现得最多的平面图形,并画出图形。6 、大家还能举出你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物体并说出它的表面形状吗 ?归纳小结:1 、多边形 (polygon) 全是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按形成多边形线段条数的不同分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 注:三边形也叫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也叫四边形 )2 、圆 (circle) 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所以圆不是多边形。( 二 ) 、研讨探究1 、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多边形 ?( 投影 )( 图略 )2 、判断:下列图形哪几个是四边形 ?( 投影 )( 图略 )3 、练习 2P1n 指出哪一个图形与三角形最相像 ? 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 图略 )4 、①三角形是多边形中最基本的图形,每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你会把下面的多边形进行分割吗 ?( 投影 )( 图略 )②下面我添一个条件:从多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把它与它不相邻的顶点连结起来构成的三角形有多少个 ?③观察一下多边形原边数与所得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5 、你能仿照上面方式把练习 3 的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吗 ?( 三 ) 、发散探究1 、找出你已熟悉的平面图形(1) 展示一块来自生活中的格子布料,让学生找出布料上已熟悉的平面图形。(2) 讨论教室黑板上面的小国旗上出现的多边形 ( 注:五角星是十边形 ) 。2 、 ( 投影 P149 的图案 ) 你最熟悉的是哪一幅 ? 为什么挺感兴趣 ?( 注:当时学生对五环旗特别感兴趣,于是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其余图形学生下来小组讨论 )3 、展示巴西国旗的投影图,让学生找出上面出现的平面图形 ( 彩色投影 ) 。(图略)四、自由展示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可走上讲台展示。五、课堂小结学生间交流本节课所学到的东西,提出得与失。学生提出的问题,其他同学可以帮忙回答。六、迁移创新探究请设计一幅你所喜欢的优美的图案,并包含有你今天所学到的一些平面图形。七、课后作业 : P150-151点评: 1 、本节课能抓住学生的爱好和心理需求,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并能把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2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多边形和圆,并认识到它们可以组成各种优美的图案的基础上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让学生真正参与了教学,同时学生也得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shuxuejiaoan/19253.html

  • 中职数学教案不等式_数学教案-不等式的证明(三)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2.理解分析法实质——执果索因; 3.提高证明不等式证法灵活性 教学重点 分析法教学难点 分析法实质的理解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教学活动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待学生回答和思考后点评. (学生活动)回答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问...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地理研究性课题|研究性课题与实习作业 :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线性规化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化问题、可行解、可行域以及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2)了解线性规化问题的图解法; (3)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活动中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探索研究的能力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引发学生学习和使用数学知识...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小学数学教案课题_数学教案-研究性课题与实习作业 :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线性规化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化问题、可行解、可行域以及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2)了解线性规化问题的图解法; (3)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活动中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探索研究的能力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引发学生学习和使用数学知...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不等式的性质高中_不等式的性质2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同向不等式,异向不等式概念; 2.掌握并会证明定理1,2,3; 3.理解定理3的推论是同向不等式相加法则的依据,定理3是移项法则的依据; 4.初步理解证明不等式的逻辑推理方法 教学重点:定理1,2,3的证明的证明思路和推导过程教学难点 :理解证明不等式的逻辑推理方法教学...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椭圆_数学教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

    教学目标 1.掌握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推导过程; 2.能根据条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运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3.通过对椭圆概念的引入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4.通过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并渗透数形结合和等价转化...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案】简单的线性规划(二)

    线性规划教学设计方案(二)教学目标 巩固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能用此来求目标函数的最值.重点难点 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是教学重点. 如何扰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是教学难点.教学步骤【新课引入】 我们知道,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都表示平面...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直线的方程有几种]直线的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 (2)理解直线方程几种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在整体上把握. (3)掌握直线方程各种形式之间的互化. (4)通过直线方程一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周密地分析、讨论问题的...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圆的方程】圆的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心坐标和半径熟练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也能根据圆的标准方程熟练地写出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2)掌握圆的一般方程,了解圆的一般方程的结构特征,熟练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之间的互化. (3)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能够进行圆的普通方程与参数方程...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的不等式_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二)

    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不等式”一章的内容,是在学完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本节内容具有变通灵活性、应用广泛性、条件约束性等特点,所以本节内容是培养学生应用...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 (2)理解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的概念,掌握两条直线的夹角. (3)能够根据两条直线的方程求出它们的交点坐标. (4)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5)进一步掌握求直线方程的方法. (6)进一步理解直线方程的...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