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形的内角和教案人教版_多边形的内角和教案3

八年级数学教案 2012-10-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数学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把握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四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定理.
    2.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能力练习点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气象站的实例,培养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能力.
    2.通过推导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对学生渗透化归思想.
    3.会根据比较简单的条件画出指定的四边形.
    4.讲解四边形外角概念和外角定理时,联系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对学生渗透类比思想.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熟悉到这些四边形都是常见的,研究他们都有实际应用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爱好.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数学,渗透统一美,应用美.
    二、学法引导
    类比、观察、引导、讲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四边形及其有关概念;熟练推导四边形外角和这一结论,并用此结论解决与四边形内外角有关计算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四边形的有关概念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四边形不稳定性的理解和应用.
    3.疑点及解决办法:四边形的定义中为什么要有“在平面内”,而三角形的定义中就没有呢?根据指定条件画四边形,关键是要分析好作图的顺序,一般先作一个角.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预备
    投影仪、胶片、四边形模型、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入新课,学生观察图形,类比三角形知识导出四边形有关概念;师生共同推导四边形内角和的定理,学生巩固内角和定理和应用;共同分析探索外角和定理,学生阅读相关材料.
    第2课时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四边形?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是什么?
    2.如图4-9, 求 的度数(打出投影).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过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并知道外角和是360°.类似地,四边形也有外角,而它的外角和是多少呢?我们还学习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就不具有这种性质,为什么?下面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讲解新课
    1.四边形的外角
    与三角形类似,四边形的角的一边与另一边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四边形的外角,四边形每一个顶点处有两个外角,这两个外角是对顶角,所以它们是相等的.四边形的外角与它有公共顶点的内角互为邻补角,即它们的和等于180°,如图4-10.
    2.外角和定理
    例1 已知:如图4-11,四边形abcd的四个内角分别为 ,每一个顶点处有一个外角,设它们分别为 .
    求 .
    (1)向学生介绍四边形外角和这一概念(取四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的一个邻补角相加的和).12
    (2)教给学生一组外角的画法——同向法.
    即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延长各边,如图4—11,或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延长各边,如图4-12,这四个外角和就是四边形的外角和.
    (3)利用每一个外角与其邻补角的关系及四边形内角和为360°.
    证得:
    360°
    外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3.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①我们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已知三个条件就可以确定三角形的外形和大小,已知一边一夹角,作三角形你会吗?
    (学生回答)
    ②若以 为边作四边形abcd.
    提示画法:①画任意小于平角的 .
    ②在 的两边上截取 .
    ③分别以a,c为圆心,以12mm,18mm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d点.
    ④连结ad、cd,四边形abcd是所求作的四边形,如图4-13.
    大家比较一下,所作出的图形的外形一样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 的大小不固定,所以四边形的外形不确定.
    ③(教师演示:用四根木条钉成如图4-14的框)虽然四边形的边长不变,但它的外形改变了,这说明四边形没有稳定性.
    教师指出,“不稳定”是四边形的一个重要性质,还应使学生明确:
    ①四边形改变外形时只改变某些角的大小,它的边长不变,因而周长不变它仍为四边形,所以它的内角和不变.②对四条边长固定的四边形任何一个角固定或者一条对角线的长一定,四边形的外形就固定了,如教材p125中2的第h问,为克服不稳定性提供了理论根据.
    (4)举出四边形不稳定性的应用实例和克服不稳定的实例,向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
    总结、扩展
    1.小结:
    (1)四边形外角概念、外角和定理.
    (2)四边形不稳定性的应用和克服不稳定性的理论根据.
    2.扩展:如图4-15,在四边形abcd中,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28中4.
    九、板书设计
    十、随堂练习
    教材p124中1、2
    补充:(1)在四边形abcd中, , 是四边形的外角,且 ,则 度.
    (2)在四边形abcd中,若分别与 相邻的外角的比是1:2:3:4,则 度, 度, 度, 度
    (3)在四边形的四个外角中,最多有_______个钝角,最多有_____个锐角,最多有____个直角.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uxuejiaoan/1894.html

  •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怎么求_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 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 2 通过用计算器求值及近似值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利用计算器求值体验现代科技产品迅速、精确的功能,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程序 教学难点 :准确用计算器求解一个...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上,从实际运算的客观需要出发,引出的概念,然后通过一组例题介绍了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本小节内容比较少(求学生了解的概念并掌握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但是本节知识在全章中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作用,二次根式性质的应用、二次根式的化简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都需要来...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看图编题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作图题举例

    (1)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根据基本作图作出符合要求的几何图形。几何作图题同一般画图题不同,它规定只准用直尺和圆规为工具,而且每一步作图都必须有根有据,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外,以后复杂的作图题常用基本作图中的三角形作基础,通过三角形来完成。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如...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菱形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小班数学教案三角形]数学教案-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的概念; (2)正确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这三个概念的含义、联系及区别; (3)能正确地画出一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4)能用符号规范地表示一个三角形及六个元素; (5)通过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矩形 教学示例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定义,知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 3.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性质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通过性质的学习,体会矩形的应用美. 二、教法设计 观察、启发、总结、提高,类比探讨,讨论分析,启发式. 三、重点...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表_数学教案-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设计示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掌握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难点:最简二次根式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计算: 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简,得到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二次根式先进行化简...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二次根式的化简题|数学教案-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 的化简 本章自始至终围绕着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进行,而 的化简不但涉及到前面学习过的算术平方根、二次根式等概念与二次根式的运算性质,还要牵涉到绝对值以及各种非负数、因式分解等知识,在应用中常常需要对字母进行分类讨论 本节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与应用公式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及其推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是证明同一三角形中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而在推论中提到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这条重要性质也是证明两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或垂直平提供了方法...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一元二次方程初三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教学难点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过程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