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政治参与]公民的政治参与

八年级生物教案 2012-10-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生物教案】

                                    

                                                公民的政治参与

  

课标再现

内容目标

提示与建议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1.2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表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

¨       民主选举的意义,如代表民意、举贤选能等。

¨       针对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竞选的规则,评价、比较、权衡其利弊。

¨       民主建设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

¨       以“假如我是候选人”或“我这一票投给谁”为题,发表各自的见解。

1.3列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

¨       例如,向政府的信访机构、人民代表反映情况,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等。

¨       交流:观看反映舆论监督的影视节目的感受。

¨       活动:一次民主监督行动的参与过程。

1.4列举当前公民参与决策的民主形式;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理解公民行使民主决策与管理权利的途径和方式。

¨       例如,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

¨       模拟一次听证会。

¨       在调查本社区生活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形成一项改进社区管理的建议。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

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拥有很多的政治权利,也必须履行相应的政治性义务,那么,我们具体该如何去参与政治生活呢?这就是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让我们以主人翁的身份一起去过一次真正的政治生活。

正文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引〕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那么我们如何行使这个权利呢?为了更好地行使选举权,我们先了解一下当前有哪些主要的选举方式。

(一)选举方式的比较

〔注〕这里的选举是广义的,不仅仅是选举权中人大代表的选举,还包括政府领导成员的选举。

学生活动:阅读p1/16,比较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优缺点,并完成下表。

1.从选民的角度看,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含义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的方式123456

优点

一是它能直接地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二是可以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三是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

选举成本较低,便于组织。

局限性

在选民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都有相当大的难度,且成本较高。

由于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代表进行投票,致使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

适用范围

适用于县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的居委会,农村的村委会选举。

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

《选举法》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2.从候选人的角度看,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学生活动:阅读p2/16,比较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的优缺点,并完成下表。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含义

等额选举是指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一种选举。

差额选举是指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一种选举。

特点

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

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人名额。

优点

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而且方法简单,耗费时间较少,容易获得成功。

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有利于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通过较充分的选择,产生素质更高、更有责任心的代表;有利于选民对当选者实行监督。

局限性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可能误认为将要当选者已事先“内定”,因而积极性受到影响。

如果对竞选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的发生。

《选举法》第三十条: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3.竞选

利: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弊:如果对竞选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的发生。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

1.选举方式的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水平、选民的文化水平等。

学生活动:你能分析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选举方式的吗?

2.选举方式的选择

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选举法》。

1982年第一次修正,

1986年第二次修正,一律实行差额选举。

1995年第三次修正,简化直选程序

a.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直选范围扩大到县级,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

b.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学生活动:阅读p2-4/18,你觉得从选民的角度,影响选举效果的因素主要是什么?

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1.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态度。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2.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能力。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123456

学生活动:p18的探究活动

二、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

学生活动:阅读19的图片,请以决策者和参与决策的两个角色身份思考,你认为哪一种决策观点更好,并说出你的理由。

(第二种决策观点充分发扬了民主,征求老百姓的意见,倾听群众的呼声,公民参与了决策过程,这样形成的决策反映了民意,集中了民智,把决策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在一起,这种形式的决策才是科学合理的)

学生活动:你知道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吗?

(公民可以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渠道参与民主决策。)

(一)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学生活动:阅读p-1/19-p20,列举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并举例分析。

教学过程主要是结合表格的完成,对各个参与方式进行适当的讲解补充和举例分析。

1、通过民主选举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注意:民主选举出的代表不仅仅只是进入决策机关,还可以进入其它机关。

这是公民见解参与决策的方式,革命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4个。

2、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注意:市民要遵循法律、规则和程序,反映情况要真情,不得任意夸大事实。

举例:南京的市民论坛、中国南京网xx.2.24的市长在线交流、市长信箱等

某市交通局和财政局联合发布一个文件,规定市内每辆出租车一年增加交纳车牌营运使用费1万元,用于出租车的管理。这一文件得到了市政府的批准。对此,多数出租车司机认为上述做法不合理。经过讨论,大家统一了意见,决定派代表将情况反映给《焦点访谈》栏目。《焦点访谈》播放后,该市政府纠正了错误,撤消了该文件,退还了司机的钱款。

3、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注意:专家咨询要有独立性,专家也要有自己的道德规范──诚信、公平、独立、严谨。对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论证,而不是盲目地迷信权威。

举例:在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决策之初,就已经有中科院的专家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不该如此奢靡;然而工程还是上马了,领导们不听专家的意见。再后来直到四个院士上书国务院,认为应该节俭办奥运,“鸟巢”的部份工程可以不建,这才让“鸟巢”得以“瘦身”。

4、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注意:社会公示制度是先有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继而再有自下而上的过程

举例:xx年9月5日,故宫周围将建保护缓冲区,两备选方案在网上公示。届时,缓冲区内的胡同、四合院将受到严格保护,同时兴建新建筑的高度、体量、色调、风格都将受到严格控制。北京市民可登录北京市文物局的网站查看两个备选方案,并提出自己的意见。xx年2月,最终确定的方案经批准报世界遗产中心备案后生效。由结果公示到过程公示──最近有些地方在干部考察中由“公示制”改为“预告制”

5、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注意:不是什么都可以拿来听证,听证的问题必须是同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听证的主题由决策部门提出,听证会上不做决策,公民在听证会上发表的意见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

举例:xx年3月24日,从兰州到北京出差的张正春偶然发现圆明园湖底正铺设防渗膜。圆明园管理处解释这主要是为了节水。因为不铺设防渗膜湖水会渗入湖底土壤。这一工程通过媒体报道进入大众视野,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3月31日,国家环保总局要求暂停施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4月13日,圆明园整治工程听证会举行,公众通过网上直播和媒体报道,了解听证会上的各种不同声音。7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作出圆明园防渗工程全面整改的决定。123456

学生活动:阅读p21的听证会过程,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比较合适?为什么?

内容

方式

意义、作用

民主选举制度(间接参与)

通过民主选举,选举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

民主选举

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证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专家咨询制度

专家学者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

论证会、座谈会

听取专家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公民在真正了解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公示(板、报、网络等)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社会听证制度

决策部门对同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举行听证会,在听证会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听证会

帮助决策机关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听证于民的目的就是要决策利民。

(二)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

[引]前面学习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几种主要方式,它们对民主建设的作用各有侧重,总的来说,公民直接参与决策具有重大的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p2/22,你觉得公民直接参与决策具有怎样的意义,请结合前面的参与方式,从决策者和公民的不同角度,举例简要分析。

1.对决策者来说:

a.有助于决策者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b.有助于决策者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根本出发点。

2.对公民来说:

a.有利于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b.参与民主决策的实践,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学生活动:阅读p23的“基层民主自治进程”表,了解起简要的历史,并思考“在我国农村、城市,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机构是什么?”(分别是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

(一)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

〔注〕由于学生对农村的状况不是很了解,在教学中先把城市的居民自治调到前面,再用类比法,借助,进行农村村民自治的教学。

学生活动:请阅读p1-2/25,先了解一下城市居民是如何进行民主管理的。

(请学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为基础,围绕居民自治简单描述即可,然后以表格的形式加以强化)

1.城市居民自治

(1)居民委员会

a.含义:居委会作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注意: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民主管理机构,是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

b.作用: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地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2)城市居民自治的内容(使用表格)

总的:居委会干部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各项工作居民监督。

作用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地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123456

城市居民自治

农村村民自治

管理机构

居委会

村委会

干部产生

居民直接民主选举

村民直接投票选举

议事机关

居民会议

村民会议

实践形式

办事公开制度

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自治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9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

2.城市居民自治

(1)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注意:它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

(2)村民自治的内容(使用表格)

a.选举──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b.决策──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c.管理──借助村民自治章程或民约等形式,通过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日常事务

d.监督──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形式,监督村干部的行为,走上制度化、规范化

(二)共建和谐文明社区

1、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实行基层民主自治,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2、青年学生应自觉参与民主管理

a.采取不同的方式,尝试民主管理的活动

b.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在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四、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学生活动:阅读p27的故事,如果你是刘某,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围绕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使监督权)

(一)选择民主监督的方式

〔引〕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在人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权利,具体表现为民主选举(选举权)、民主决策与民主管理(政治自由)、民主监督(监督权)。

学生活动:“忆一忆”公民监督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权利。这里是一切国家机关和人员,也包括权力机关,监督权内容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学生活动:我们公民在现实生活中该如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呢?具体有哪些合法的渠道?请阅读p-1/27-1/29,完成下列表格。

含义

作用

信访举报制度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

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人民监督员制度等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1.信访举报制度。

a.含义:公民通过向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者向有关人员当面反映情况来行使监督权的一种制度。

b.作用:是行使宪法规定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是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

举例:国务院总理xx签署国务院第431号令,颁布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该条例自xx年5月1日起施行。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a.含义:公民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制度。

b.作用:能够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得以真正的落实,得到切实的保障。

举例:人大代表接待日制度

3.舆论监督制度。

a.含义:公民依法在新闻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等)上公开发表意见,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的制度。

b.作用: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上起着独特的作用。123456

举例:1994年开播的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直播南京”“南京零距离”,报纸的“曝光角”。

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人民监督员制度等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人,政府将为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

(二)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1.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学生活动:你能举例分析,实行民主监督有哪些意义吗?

a.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举例:检察机关立案侦察的案件中,80%以上的线索来自群众举报。

b.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c.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

(1)态度──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2)行为──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a.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情况,不能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

b.不能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监察机关的正常工作,不能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

三、小结

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在人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权利,具体表现为民主选举(选举权)、民主决策与民主管理(政治自由)、民主监督(监督权)。本单元就是让我们在这四个重要的民主环节加强体验,获得认知,真正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在于人民当家作主。

作业设置:

1.探究活动:分角色扮演的模拟听证会,围绕教育收费,特别是周末补课收费及择校费等。

2.课本解读:整理选举的四种主要方式之间的异同,并绘制成表格,写在课堂笔记上。

3.同步练习:完成《评价手册》的相关内容。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engwujiaoan/1755.html

  • [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材分析: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教学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学情分析: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形式是游泳|水中生活的动物

    第一节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和理解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呼吸的,从而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观察思考活动和创设问题情境在本节课中是非常重要的,观察思考活动可以分小组进行,可以四人一组,将...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行为课件】《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导学案

    一、设计思路:褪去浮华,彰显本色,(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当前在《生物学》新课标,提出了探究式教学的形势下!有多少教师地教学,正在偏离“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这一教学最重要的原则!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b、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生物书】八年级生物上册练习题(北师大版)

    姓名: 班级: 级( ) 一、 骨的结构及其功能①在青春期,人体发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身高突增,身高突增主要是 骨的增长,与其长长最相关的是骺端的 细胞。②如果某人的长骨需要进行手术,作为医生,你认为应该尽量...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案】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八下生物教案)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学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科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教学重、难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教学过程:一、 导入人类的性染色体是怎么样的?有无...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教案_生命起源教案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 一 ) 认知目标 1 .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思维导图】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3节 一.教学目标: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二.教学重难点: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2.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内容

    梳 理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 样的运 动。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关于动物的运动,主要应该了解哺乳动物和人的运动系统的结构和运动的 原理。哺乳动物和人的运动系统 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运动的实质是肌肉的收缩牵拉着骨 围绕关节活 动。运动的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其他系统的配合...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案】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 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 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三、课前准备 大屏幕投影、电脑、去毛...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陆地生活的动物都是用肺呼吸吗_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二节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生物学第六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陆地生物中的一节内容。本节课以蚯蚓为例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介绍了蚯蚓形态结构特征,特别是在运动和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也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