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ppt_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八年级生物教案 2012-10-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生物教案】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思维导航

    生命诞生之初,地球上只有最简单的单细胞藻类和单细胞动物。而今的地球上,到处是丰富多彩的各类生物。那么现今的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们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由于科学发展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一直以来,神创论的观点占据主导地位,认为人类和各种生物都是上帝或者神创造的。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直到人类不断发现越来越多的古生物化石以后,生物进化的观念才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化石是什么呢?生物是怎么样由简单进化到现在复杂的各类生物的呢?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你会了解到生物进化的证据以及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随堂反馈

1.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2.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     、    等的总称。

3.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是在德国发现的“        ”化石。

4.科学家们发现,越    、越    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    、越

 的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5.科学家们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

    ”形象而简单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原始的    

        ,最早出现的动物是原始                。

7.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 到 、从    到    、

从    到    、从    到    。

8.生物多样性是            的结果。

巩固升华

一、选择题

1.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 )

a.数量越多             b.种类越丰富

c.越简单、越低等    d.越复杂、越高等

2.始祖鸟在进化上可能是处于哪两种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

a.鸟类和哺乳类      b.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c.鱼类和两栖类      d.古代爬行类和鸟类

3.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b.越接近生物进化树的顶端,生物越高等

c.越复杂的化石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d.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简单到复杂

4.下列生物中,哪个可能最接近于原始的自养生物?( )

a.藻类     b.蕨类     c.细菌    d.草履虫

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历程的概括中,错误的是( )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等到高等

c.由体小到体大            d.由水生到陆生

6.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123

a.节肢动物                   b.爬行类

c.鱼类                         d.两栖类

7.钾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它的半衰期为13亿年。这意味着每13亿年,样品中的钾-40就会有一半衰变成氩-40。如果一个样品中含有钾-40的量是原来的二分之一,那么,这个样品距今的年数为( )

a.26亿年    b.39亿年    c.13亿年    d.52亿年

二、填空题

1.化石是古代生物的    或    ,由于某种原因被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2.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    到

    、由     到    、由     到    。

三、问答题

1.请归纳出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2.马的进化过程有比较完整的化石证据。你能说出始祖马和现代马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吗?

3.鸟的起源也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问题。根据现在已经发现的鸟及其祖先的化石,将它们按进化顺序排列起来:古代的某种爬行动物、始祖鸟、辽西鸟、孔子鸟。

思维拓展

1.在澳大利亚生活着一种很奇特的动物,它的嘴又扁又长,与鸭喙特别相似,人们叫它鸭嘴兽。鸭嘴兽身上有毛,雌兽体内又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幼兽,因此,它是哺乳动物。但是,它的生殖方式是卵生而不是胎生,身体后端只有一个空,粪、尿、生殖细胞都由此孔排出,它的体温也不很恒定,在24~34℃之间浮动,它的这些特征不像哺乳动物,而像爬行动物。

鸭嘴兽的特征说明了什么?

2.恐龙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你知道它们是怎样从地球上消失的吗?

博士网站

    在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大量的爬行动物在陆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动物广泛占据。那时的地球气候温暖,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爬行动物有足够的食物,逐渐繁盛起来,种类越来越多。它们不断的分化成各种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龟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鳄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蛇类和蜥蜴类,其中还有一类演变成今天遍及世界的哺乳动物。

  恐龙是所有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很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时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所以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几千万年的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它们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如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小行星撞击理论,很快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发生在久远年代的陨星撞击坑,这个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今天,这种观点似乎已成定论了。但也有许多人对这种小行星撞击论持怀疑态度,因为事实是:蛙类、鳄鱼以及其他许多对气温很敏感的动物都顶住了白垩纪而生存下来了。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恐龙死光了。迄今为止,科学家们提出的对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几种,比较富于刺激性和戏剧性的“陨星碰撞说”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除了“陨星碰撞说”以外,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观点还有以下几种:一、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二、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三、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四、地磁变化说。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123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随堂反馈:1.化石   2.遗体   遗物   3.始祖鸟

4.简单 低等 复杂 高等   5.进化树   6.单细胞藻类 单细胞动物   7.无 有 低等 高等 简单 复杂 水生 陆生   8.生物进化

巩固升华:一、选择题   1. c   2.d   3.c   4.a   5.a   6.c   7.c   8.c  二、填空题   1.遗体 遗物   2.简单 复杂 低等 高等 水生 陆生 三、问答题   1.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2.提示:始祖马形体小,前足4趾,后足3趾;现代马形体大,前后肢只有中趾着地,两旁的侧趾退化。   3.古代的某种爬行动物→辽西鸟→始祖鸟→孔子鸟。

思维拓展:1.提示:说明哺乳动物可能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   2.提示:恐龙的灭绝有多种假说,参见博士网站。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engwujiaoan/1512.html

  • [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材分析: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教学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学情分析: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形式是游泳|水中生活的动物

    第一节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和理解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呼吸的,从而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观察思考活动和创设问题情境在本节课中是非常重要的,观察思考活动可以分小组进行,可以四人一组,将...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行为课件】《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导学案

    一、设计思路:褪去浮华,彰显本色,(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当前在《生物学》新课标,提出了探究式教学的形势下!有多少教师地教学,正在偏离“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这一教学最重要的原则!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b、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生物书】八年级生物上册练习题(北师大版)

    姓名: 班级: 级( ) 一、 骨的结构及其功能①在青春期,人体发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身高突增,身高突增主要是 骨的增长,与其长长最相关的是骺端的 细胞。②如果某人的长骨需要进行手术,作为医生,你认为应该尽量...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案】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八下生物教案)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学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科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教学重、难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教学过程:一、 导入人类的性染色体是怎么样的?有无...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教案_生命起源教案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 一 ) 认知目标 1 .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思维导图】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3节 一.教学目标: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二.教学重难点: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2.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内容

    梳 理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 样的运 动。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关于动物的运动,主要应该了解哺乳动物和人的运动系统的结构和运动的 原理。哺乳动物和人的运动系统 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运动的实质是肌肉的收缩牵拉着骨 围绕关节活 动。运动的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其他系统的配合...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案】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 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 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三、课前准备 大屏幕投影、电脑、去毛...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陆地生活的动物都是用肺呼吸吗_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二节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生物学第六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陆地生物中的一节内容。本节课以蚯蚓为例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介绍了蚯蚓形态结构特征,特别是在运动和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也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