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复习目标
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点难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复习过程
一、基础梳理与巩固
民族团结
港澳回归
海峡两岸
的交往
二、典型例题剖析
(XX•湖南常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开辟荆棒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郑成功
材料二: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邓小平
材料三:XX年4月至5月,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两岸大部分人民对连、宋大陆之行表示赞同、支持和理解。但以xx为首的一部分人却大肆诋毁连、宋,不断在岛内掀起“xx”逆流。
——《新闻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作者在完成哪一重大历史活动后的心情?
(2)在近代,台湾是这样割让给日本的?又是如何回到祖国怀抱的?
(3)材料二中“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提出后已经取得了什么成果?你认为将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可能有哪几种?
(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台湾回归的主要动力是什么?阻碍台湾与大陆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你认为祖国统一的前景怎样?
解析:(1)通过阅读材料中“逐荷夷”“复先基”等有效信息及材料出处可知答案。
(2)通过教材和所学知识,近代台湾与大陆曾有两次分离,一次收回。“两次分离”分别指《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和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造成台湾至今未能回归。“一次收回”指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23
(3)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先在哪些地区得以成功运用,据所学知识即知答案。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我国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
(4)台湾回归的主要动力源自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情感等。答出该意思即得分。当今祖国未能统一与“xx”势力和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活动有关,但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祖国必能完成统一大业。
答案:(1)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2)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3)香港和澳门回归。我认为可能有两种方式:一是和平统一,二是武力统一。(4)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是回归的主要动力。(或答出相同的语言、相同的文化和紧密的联系,或海峡两岸人民血脉相连也可)阻碍因素主要有:“xx”势力和外来干涉。海峡两岸最终必将统一。
三、当堂检测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
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2.(XX年滨州市)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社会、经济制度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全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方针
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
3.(XX年重庆市) XX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的纪念日。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为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正确道路的是( )
a b c d
4.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c.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5.xx曾指出:“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文中的“从此” 所指的具体时间是( )
a.1997年6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7年8月1日 d.1997年9月1日
6.(XX年淄博市)右图预示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根本的前提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资本主义道路123
c.坚持国共两党平等对话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各民族聚居的对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材料二: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⑵依据你所学知识,除了材料中的民族政策,我国对少数民族还采取了什么政策?
⑶材料中的天路指什么?此路是在中央的什么伟大决策指导下建成的?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997年3月26日,xx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统一。”
请回答:
⑴图一图二事件分别出现在何时?这两个事件出现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⑵结合材料二说明党和国家为推进统一大业在20世纪90年代作出了哪些努力?
⑶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四、学后反思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参考答案
三、当堂检测
1.a 2.b 3.b 4.b 5.b 6.a
7.(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实行民族平等的政策;实行民族团结的政策;实行共同繁荣的政策;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3)青藏铁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8.(1)图一1997年,图二1999年;政治基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2)1992年: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上达成共识;1993年:汪辜会谈,就开展经济、文化、科技交流达成共识,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一步;1995年:xx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3)香港、澳门问题:属于主权外交问题;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
【第一单元列方程简单解决实际问题三】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 .掌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知识; 2.认识到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认识到...
-
[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详细阅读
第2课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抗美援朝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2 了解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二、能力目标1 通过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 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的讲述,培养学生口头...
-
波斯语课 苏联|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详细阅读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1、背景: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其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2、内容:1)经济方面:工业,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农业:p612)政治方面:a、批判个人崇拜b、平反冤假错案c、允许揭露斯大林时期社会阴黑面的文学作品公开3 结果:改革失败,19...
-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教案详细阅读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教案第一课时教学要求:依据课标准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教学中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看清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揭露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案详细阅读
一、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a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 实行改革开放 d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 新中国的建立 b 三大...
-
【初二上册历史绩优学案】初二历史上册复习学案(第五单元)详细阅读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十八、重庆谈判与内战爆发(一)、重庆谈判:1。背景:(1)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2)美国扶蒋反共(3)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2.经过:(1)时间:1945年8月; 人物: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等。 (2)目的:蒋:欺骗舆论,赢取准备内战的时间。...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_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详细阅读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学习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2、 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重难点】英法联...
-
内战烽火剧本_第18课内战烽火详细阅读
第17课 内战烽火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和内战初期战局的演变掌 握美蒋勾结、重庆谈判、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识别插图处理信息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有关资料,认识美蒋勾结的实质、中共的正确对策,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努力(两手准备...
-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把我们的血肉筑我们新的长城详细阅读
第19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说出驻卢沟桥守军英勇抗战的故事,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过程与方法 搜集有关中国军民英勇抗战、侵华日军暴行等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学习收集历史...
-
[第12课星星之火]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详细阅读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掌 握“反抗→受挫→开辟新路→星火燎原”这样一个历史进程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再现情景从课文和插图中体会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特点,理解以退为进策略的正确性,认识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精神的宝贵价值论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