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鸦片问题与禁烟运动】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 教案(二)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教材分析
第5课、第6课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本课以鸦片输入、禁烟运动为重点安排教材。输入鸦片的背景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英国为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原料,必然把矛头指向中国,清朝中期政局的动荡,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乘虚而入。与日俱增的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禁烟就成为势在必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虎门销烟,是近代史上的爱国壮举,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清朝嘉庆时国势衰落,政治腐败;白莲教起义;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其危害;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措施;虎门销烟。
2.思想教育:①19世纪上半期,清朝江河日下,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处在上升阶段,对中国输入鸦片和侵略活动,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向外扩张侵略的必然结果,以启发学生对资本主义掠夺本质的认识。②英国侵略者把鸦片当作打开中国大门的“敲门砖”,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③林则徐的禁烟活动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反侵略的爱国行为,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虎门销烟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意志。
3.能力培养:①在教师指导下分析“鸦片输入中国的历史背景”,认识资本主义的侵略本质。②分析林则徐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鸦片走私的危害和林则徐的禁烟活动。
难点:鸦片走私的历史背景及其危害。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的综合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中国近代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基本线索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利用课文提示导入 新课)
一、清朝中期政局的动荡(板书)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文治武功最盛的时期。在乾隆统治后期,政治就已腐败,贪污成风。从嘉庆开始,清朝国势江河日下,愈益明显,主要表现以下四方面:①政治腐败。历任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元老的曹振镛,他谈作官的决窍是“多磕头,少说话”。别看他们政治上无所作为,在搜刮民财上都不甘落后。嘉庆时,洪亮吉揭露,“从州县到督抚,无不通同作弊”。民间流传“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谚语。中央官僚贪污更为惊人,乾隆宠臣和珅被嘉庆抄家,资财竟达一、二千万两白银。②土地兼并严重。乾隆时,怀柔地主郝氏占地至“青腴万顷”;和珅拥有土地80万亩,连他的两个家丁也仗势掠夺土地6万多亩。到嘉庆、道光时,土地兼并现象更加严重,广东巡抚百龄上任不到一年,占田50万亩,督琦善占地256万多亩。农民纷纷破产。③军备废弛。连守卫京城的“劲旅”,其军官都是吞饷肥私,花天酒地。1835年,有人揭露八旗兵的情况说:“近见有三五成群,手提雀笼雀架,或相聚赌博……。”④白莲教起义。由于阶级矛盾尖锐,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其中规模较大的是嘉庆元年(1796年)爆发的川楚白莲教起,这次起义前后经历9年,活动地区遍及五省,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以上史实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清朝中期,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已经开始腐朽没落了。
二、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板书)
1.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概况(板书)
正当清朝封建统治走下坡路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却在上升发展,其中英国工业发展水平最高。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英国在世界各地掠夺殖民地,开辟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1808年,英国兵船侵扰中国东南沿海闯入珠江口的虎门等地。后来英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发动了一系列掠夺殖民地的战争,落后的封建中国,自然成为他们眼中的一块肥肉。
2.无耻的鸦片走私(板书)
鸦片战争前,清帝国还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采取限制贸易的闭关政策,英国企图用“商品重炮”轰开中国大门。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他们不急需也无钱购买外国商品,英国的棉织品、毛织品销量极小。相反,中国的茶叶、生丝及其它土特产品,却受西方欢迎。1781~1790年,中国运往英国的茶叶,达9600多万银元,而1781~1793年英国输入中国的呢绒、布匹等全部工业品,仅1600多万银元。不如中国输入英国茶价的1/6。英国资产阶级为了获得中国的茶、丝,不得不运来大量银元。那时候,中英贸易,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而英国一直处于人超地位(对“出超”和“人超”教师应作解释人当英国资产阶级用正常的商品不能打开中国的大门时,他们竟然丧心病狂地向中国偷运鸦片,以牟取血腥的暴利。
鸦片俗名大烟,是罂粟中提炼出来的,是一种麻醉性的毒品,吸食鸦片会使人身体衰弱,精神萎靡,以致丧失生命。清政府先后多次下令查禁鸦片。但是,一箱鸦片(50~60公斤)纯利最高可达1000元,金钱驱使着鸦片贩子不惜冒绞首的危险疯狂走私。(指导学生看课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和《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提问:从表中显示出鸦片输入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有什么特点?(直线上升)为什么?那时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生产活增,要求尽快开辟新的商品市场,鸦片走私直线上升,正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要打开中国市场的急切心理。
3.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板书)
(指导学生看课文《抽大烟上了瘾》和课文小字部分)引导学生讨论;“西资本主义国家的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归纳)①影响清政府的收人。1835年,中国吸食鸦片的人数大约有200万以上。鸦片战争前20年里白银外流达1亿两,平均每年流出500万两,相当于清政府总收入的1/10,这引起清政府的财政危机。②腐蚀清政府的统治机构。那时处处烟馆林立,吞云喷雾的大烟鬼成千上万,文武官吏和清政府内部许多人吸食鸦片,他们接受贿赂,包庇走私,于是吏治更加腐败,他们用加租增税等种种办法把购买鸦片的花费转嫁到人民身上,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③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军队将领士兵吸食鸦片者大有人在,如广东水师中,官兵不但吸鸦片,而且大量受贿,大批“缉私船”甚至变成了鸦片走私船。④严重地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总之,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4.中国人民强烈要求禁烟(板书)
中国人民深受鸦片之害,呼罂粟为“妖花”,视鸦片为“毒蛇”,称鸦片船为“鬼船”。1838年12月,广州地方政府处决鸦片贩子,英美殖民者无视中国主权,暴力阻止。一万多群众自动赶来,包围洋馆,用石块瓦片砸碎洋馆的玻璃,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
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板书)
1.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板书)
(用投影仪打出自制投影片《林则徐画像》和《林则徐纪念馆》,并按课文小字部分对林则徐作简要介绍。在清政府里,以林则徐为首的少数官员,坚决反对鸦片输入。林则徐上书道光帝:“……是使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提问:“林则徐为什么主张严禁鸦片?”然后教师指出,从1838年底到1839年初,道光帝先后8次召见林则徐,听取他对禁烟的主张,道光帝感到“银荒兵弱”对清统治不利,皇帝的宝座也将被鸦片冲垮,于是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前在广东查禁鸦片。
2.林则徐的禁烟措施和虎门销烟(板书)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他先对鸦片贩卖的情况做了凋查,他日夜传询行商、散商,又召集当地知识分子向他们了解贩毒的地点和鸦片贩子的姓名。林则徐在掌握了情况之后,3月18日,他采取了严厉的禁烟措施:第一、勒令烟贩,必须在三天内把鸦片全部缴出;第二、要求外国商人,写下永远不再贩卖鸦片的书面保证,如有违反,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林则徐还向中外宣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了坚决的禁烟态度。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指使英国商人拒绝交出鸦片和写保证书。林则徐采取断然措施,下令断绝贸易,截回企图潜逃的英国最大的鸦片贩子颠地,封锁商馆,切断商馆与海上的交通,撤退商馆中的中国雇员,断水断电,还派水师在海面上巡逻,严密监视外国船只的行动。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中国军民的共同斗争,义律被迫答应交出鸦片,英美等国商人陆续交出鸦片共约110多万公斤。
义律被迫交出鸦片后,不断向中国发动武装挑畔。林则徐早有准备,禁烟同时,他视察了珠江口,在最窄处安置木排铁链,并添建炮台380门。(指导学生看课本《鸦片战争时期广州附近形势示意图》,指明珠江口、虎门、广州的位置)林则徐相信“民心可用”,从渔民中挑选水军,天天训练。他号召人民,“如英夷兵船一进内河,许以人人持刀痛杀”。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禁烟运动的开展。
(用投影仪打出自制投影片《虎门销烟图》)
6月3日,林则徐在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人的陪同下,来到虎门海滩,端坐在礼台上,亲自指挥震惊中外的销烟壮举。这天,雨后天晴,骄阳高挂,从四面八方来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午后两点左右,风度庄严、神情刚毅的林则徐下令销烟。顿时,隆隆的礼炮声威震海空,站在两个销烟池旁的兵丁们忙碌起来,先是把水放入池内,加入食盐,再将鸦片切开捣碎,投入池中,浸泡后撒下石灰,盐卤沸腾起来,围观人群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声。到6月25日,110多万公斤鸦片全部销毁。(播放电影《林则徐》中虎门销烟片段)
(组织讨论:一读了课文中一位美国教士所写的文字,你有什么想法?”)
(小结)虎门销烟的壮举,洗去了英国侵略者加给中国人民的耻辱,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决心禁烟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谱写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页光辉篇章,镶嵌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东侧的“虎门销烟”浮雕将世代为中华民族敬仰、凭吊。领导禁烟运动取得胜利的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布置作业 :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
2.为什么说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
【第一单元列方程简单解决实际问题三】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 .掌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知识; 2.认识到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认识到...
-
[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详细阅读
第2课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抗美援朝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2 了解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二、能力目标1 通过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 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的讲述,培养学生口头...
-
波斯语课 苏联|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详细阅读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1、背景: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其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2、内容:1)经济方面:工业,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农业:p612)政治方面:a、批判个人崇拜b、平反冤假错案c、允许揭露斯大林时期社会阴黑面的文学作品公开3 结果:改革失败,19...
-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教案详细阅读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教案第一课时教学要求:依据课标准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教学中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看清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揭露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案详细阅读
一、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a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 实行改革开放 d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 新中国的建立 b 三大...
-
【初二上册历史绩优学案】初二历史上册复习学案(第五单元)详细阅读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十八、重庆谈判与内战爆发(一)、重庆谈判:1。背景:(1)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2)美国扶蒋反共(3)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2.经过:(1)时间:1945年8月; 人物: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等。 (2)目的:蒋:欺骗舆论,赢取准备内战的时间。...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_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详细阅读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学习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2、 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重难点】英法联...
-
内战烽火剧本_第18课内战烽火详细阅读
第17课 内战烽火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和内战初期战局的演变掌 握美蒋勾结、重庆谈判、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识别插图处理信息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有关资料,认识美蒋勾结的实质、中共的正确对策,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努力(两手准备...
-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把我们的血肉筑我们新的长城详细阅读
第19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说出驻卢沟桥守军英勇抗战的故事,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过程与方法 搜集有关中国军民英勇抗战、侵华日军暴行等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学习收集历史...
-
[第12课星星之火]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详细阅读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掌 握“反抗→受挫→开辟新路→星火燎原”这样一个历史进程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再现情景从课文和插图中体会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特点,理解以退为进策略的正确性,认识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精神的宝贵价值论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