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略中国的事件_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教学设计示例(二)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北京市第28中学特级教师 陈毓秀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二八”事变和十九路军奋起抵抗。东北沦陷和伪满洲国建立。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通过讲清自“九一八”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逐步加深、蒋介石的步步妥协退让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思考题“从上面所讲的内容,归纳一下日本帝国主义是怎样一步步加深侵略中国的?”从而培养综合能力。
教学要点
一、“九一八”事变(1931)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二、“—·二八事变(1932)
1.“—·二八”事变
2.十九路军奋起抗战
3.蒋介石破坏抗战和《淞沪停战协定》的签订
三、伪满洲国傀儡政权(1932)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九一八”事变。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十九路军和上海人民抗战。
本课难点: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二、讲新课前,可以通过提问,扼要小结红军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从而导入 新课,指出:正当蒋介石进行大规模内战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接着,请学生阅读课前提示(或由教师讲读),以此进入新课。
三、“制造‘九一八’事变”一目是本课的重点,教师要讲清楚四方面内容:“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爆发,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东北的沦陷。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背景,课文叙述了两点:(1)自近代以来,日帝就不断侵略中国;(2)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教师讲课时还可以补充两点:(1)蒋介石政府的全力“剿共”,给日帝侵华造成了可乘之机(以与前面的旧知识相联系);(2)日帝侵占东北是第一步,然后妄图逐渐吞并全中国,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以与后面的步步进逼,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的事实埋伏笔)。
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可以利用小字作叙述,也可利用幻灯或录像加强直观教学。本课内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素材,为使思想教育能达到预期目的,教师讲课应有痛恨日帝侵略,痛恨蒋介石不抵抗,痛心国土沦丧忧国忧民的感情。
《松花江上》一曲,或者由教师、学生低吟歌唱,或者用录音在教室播放,都要注意课堂气氛,收到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
“蒋介石不抵抗令”和“东北三省沦亡示意图”要求掌握。
四、“发动‘一·二八’事变”一目的重点是十九路军的奋起抵抗。本目讲法可以从十九路军的不顾蒋介石不准抵抗的命令,英勇奋战而且多次打退日军进攻,而蒋介石则非但不抵抗,甚至破坏十九路军抗战,以至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从正反两方面用对照手法讲述。
五、“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一目,内容比较简单。交待清楚时间(1932年)、主要人物(溥仪)、范围(东北)以外,要着重交待其殖民地性质。为说明伪满洲国的殖民地性质,可以利用小字“国防和外交由新政权委托日本掌握,交通、通讯的主要部分也由日本管理”;“在国防和外交等方面所需的经费,由新政权负担”。……启发学生思考,这些规定(重要的国家主权都掌握在日本手里,伪满洲国只管出钱,供日帝勒索)说明了什么?
溥仪其人,不是本课重要人物,不必向学生作过多补充,也不必进行全面评价。但很多学生对溥仪的一生,通过电视剧或各种传播渠道已经比较熟悉,对应该怎样评价感到兴趣。溥仪一生,三度称帝,作威作福,先是革命的对象,后是日本侵华的走卒,这是基本的一面;而在全国解放后,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能接受改造,成为新中国一名普通公民。他在伪满时期,身为皇帝却处处受制于日帝,只是一名傀儡,这也是实际情况。评价溥仪,和所有历史人物一样,要有一分为二的观点。这里要注意纠正学生中对溥仪一味同情,过于偏爱的倾向。
六、小结
日帝在继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国民政府在继续卖国、妥协,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正方兴未艾。1935年以后,形势怎样更加严峻,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怎样更加高涨?后来,蒋介石是怎样被迫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这是下面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按上述意思进行小结,以引起学生的悬念。
本课重点
重要年代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二八”事变
重要地名沈阳上海长春
重要人名蒋介石张学良蔡廷锴溥仪
重要词语柳条湖关东军十九路军《淞沪停战协定》伪满洲国
附一:课本思考题答案提示
一、从上面所讲的内容,归纳一下日本帝国主义是怎样一步步侵略中国的?
答:①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侵占我东北三省;②1932年,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③1932年,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进行殖民统治;④1933年,侵占热河省、河北东部,威胁平津;⑤1933年,签订《塘沽协定》,打开了入侵华北的门户。
附二:练习题答案提示
一、填表
事变名称
时间
地点
简单经过
结果
“九一八”事变
1931
沈阳
日军炸毁柳条湖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干的,就进攻沈阳。
日侵占沈阳
“一·二八”事变
1932
上海
日军突然进攻上海,十九路军奋起反击,国民党政府阻挠破坏,十九路军被迫撤出上海。
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附三:本课参考书目
《中华民国史纲》(张宪文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章第1节,第3章第1、2、3节
《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76册75辑、65辑
《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暴行》(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编著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第2章第1节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
-
【第一单元列方程简单解决实际问题三】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 .掌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知识; 2.认识到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认识到...
-
[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详细阅读
第2课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抗美援朝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2 了解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二、能力目标1 通过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 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的讲述,培养学生口头...
-
波斯语课 苏联|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详细阅读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1、背景: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其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2、内容:1)经济方面:工业,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农业:p612)政治方面:a、批判个人崇拜b、平反冤假错案c、允许揭露斯大林时期社会阴黑面的文学作品公开3 结果:改革失败,19...
-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教案详细阅读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教案第一课时教学要求:依据课标准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教学中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看清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揭露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案详细阅读
一、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a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 实行改革开放 d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 新中国的建立 b 三大...
-
【初二上册历史绩优学案】初二历史上册复习学案(第五单元)详细阅读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十八、重庆谈判与内战爆发(一)、重庆谈判:1。背景:(1)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2)美国扶蒋反共(3)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2.经过:(1)时间:1945年8月; 人物: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等。 (2)目的:蒋:欺骗舆论,赢取准备内战的时间。...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_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详细阅读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学习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2、 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重难点】英法联...
-
内战烽火剧本_第18课内战烽火详细阅读
第17课 内战烽火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和内战初期战局的演变掌 握美蒋勾结、重庆谈判、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识别插图处理信息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有关资料,认识美蒋勾结的实质、中共的正确对策,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努力(两手准备...
-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把我们的血肉筑我们新的长城详细阅读
第19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说出驻卢沟桥守军英勇抗战的故事,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过程与方法 搜集有关中国军民英勇抗战、侵华日军暴行等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学习收集历史...
-
[第12课星星之火]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详细阅读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掌 握“反抗→受挫→开辟新路→星火燎原”这样一个历史进程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再现情景从课文和插图中体会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特点,理解以退为进策略的正确性,认识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精神的宝贵价值论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