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地区知识点|《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教案 2012-09-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材分析                                           广州市第九十八中学   李福勇一、教材内容说明 不规定必学区域,是《地理课程标准》的总原则和突出特点。但所学的“地区”中有个例外,即规定极地地区为必学内容。这是由于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全球意义。因此,在进行《极地地区》的教学中也应该从这方面入手,突出极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强调极地地区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二、明确教学目标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认识地区”的内容标准,本单元需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 2.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原因,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材结构、教法分析本章内容分为“冰雪覆盖的地区”、“科学考察的宝地”和“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三个标题,文中贯穿始末的主线是寒冷。寒冷是由于两极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正是由于极度严寒,使得两极都成了冰雪覆盖的地区,也因而造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资源,如冰川、动物等。同时也使得那里人迹罕至,留下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原始的自然环境。而这些又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两极地区开展考察活动,而开展考察活动的前提是要各方和平利用、共同保护两极的生态环境。 引导学生列表对比两极的环境特征及资源状况。列表如下: 南极 北极 相同点 不同点 地理位置 海陆状况 气候状况 资源状况 代表动物  --第十章   极地地区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说出两极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能力目标:    1 学会根据要求对资料进行筛选、归纳、汇总。    2 使学生学会判读极地投影图,并能根据两极地区的气温特征比较两极自然环境的差异。    3 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两极自然环境的了解,增强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及对地理知识的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    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 教学过程:   引入:(略) 新课一、读图确定地理位置教师引导:极地地图比较特殊,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读图。 通过学生的找图、描图(描出北极圈和南极圈)、读图、回答问题等来确定北极和南极的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1)图的中心点是什么?      2)以北极(或南极)点为中心呈放射状的一系列直线是什么线?      3)以北极(或南极)点为中心的一个个圆圈是什么线? 读北极图:       1)北极地区是指哪个范围? ( 用红笔描出北极圈 )       2)北极点所在的是洋还是陆?什么洋?        3)北冰洋四周有哪几个洲环绕? 12读南极图:        1)南极地区是指哪个范围? ( 用红笔描出南极圈 )       2)南极点所在的是洋还是陆?什么洲?        3)南极洲四周有哪几个洋环绕?   二、冰雪覆盖的地区阅读课文,播放南极影片,让学生从感性方面整体地认识南极洲。1.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思考问题:  ① 南极大陆与其他大陆在景观上最显著的区别是什么?( 大部分地方被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xx多米 ) ② 南极厚厚的冰雪覆盖层能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资源呢?(固体淡水资源) :①如果南极冰川全部融化,世界将会怎样? 我们的生活是否会受到影响?       (全世界的海平面将上升50~70米 北京也将被海水淹没 )②世界上淡水资源中冰川储存水量最多,而南极约占世界冰川总量的90%和世界淡水总储量的2/3。我们应如何利用? (依靠一定的技术条件开发利用)2、丰富的固体淡水资源 : “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图” “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图”       气温:各月气温均在 -20°以下。暖季[每年11月——第二年3月]       降水:年降水量 大多不足55毫米       风速:最大100米/秒 (比 12级风 大得多)每年8级以上大风日有300多天。 3、酷寒、干燥、烈风(极地冰原气候) : 南极洲的气候为什么如此寒冷?       [1]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纬度高,地面接受太阳光热少;       [2]南极洲平均海拔较高;       [3]南极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着,冰雪对阳光有强反射。       南极洲的自然环境十分严酷,为什么对人类还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呢?       (南极洲自然资源非常丰富)4、南极洲矿产丰富       :“南极地区图”找出主要矿产的分布 铁矿——印度洋沿岸地区       煤矿——靠近印度洋沿岸 [维多利亚大煤田] 讲解:  煤本应形成于温带地区,目前却出现在寒冷的南极,说明南极洲在煤炭形成的地质年代应该是温暖湿润的气候,能生长高大植物,这些茂密的森林被埋在地下经地质作用形成了煤田,后随大陆漂移至现在的位置。 :酷寒的气候对南极的动植物会产生哪些影响? 5、极地生物地面上植物极少。 动物资源种类少,但数量大。 展示图片: 南极海豹、企鹅、鲸、磷虾。总结:引导学生列表对比两极的环境特征及资源状况,然后归纳出南极的自然环境特征 南极 北极 相同点 不同点 地理位置 海陆状况 气候状况 资源状况 代表动物  板书:第十章   极地地区 (一)   一 地理位置    二 特殊的自然环境-------冰雪覆盖的地方        冰雪高原    风库     白色沙漠    矿产丰富   极地生物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492.html

  • 【黄河的教案】第6课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2、 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 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湖北教案网|湖北教案

    湖北省课 题第四节 “九省通衢”——湖北省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第2课时 农业的地区分布设计思想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_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2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3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 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3 结合课本图...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祖国的宝岛台湾课文]“祖国的宝岛”——台湾省

    青云一中 殷西玲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台湾的地形特征复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 要点合作突破1 ...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教案

    高技术产业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东南亚2020gdp]东南亚2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3.了解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2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