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台湾我们等你归航原唱_宝岛台湾

八年级地理教案 2012-09-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题: 宝岛台湾 ·         讲课教师:·         度:第十二章 第二节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居民及地形特点2.    记住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南海、太平洋、台湾山脉、玉山、日月潭、浊水溪3.    知道台湾岛丰富的资源及其分布4.    理解台湾省“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征,记住主要城市:台北、基隆、高雄、新竹能力、技能目标: 1.    通过读台湾省图、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填图的能力。2.    通过分析台湾省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台湾工业的布局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思想教育目标: 1.    通过台湾省的学习,使学生坚定不移地树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2.    通过台湾自然环境与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 台湾省的自然环境——“海岛”的位置,“多山” 的地形 台湾岛丰富的资源——森林、水能、矿产、农产、海洋水产、气候、旅游等 “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         教学难点: 自然条件与资源分布的关系·         型: 综合型·         教学方法: 采用读图、讲述、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使用:课本插图“台湾省”“台湾山脉森林的垂直分布”“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和景观图片 投影:台湾省复合片(讲解台湾省范围、位置、地形、河流主要城市)台湾岛地形剖面图 计算机powerprint课件(有条件使用可代替投影)·         学法指导: 读:通过读课本中“台湾省”图,“台湾山脉森林垂直的分布”图,掌握台湾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特点、主要岛屿、山脉、城市及森林资源 议:通过讨论分析台湾岛各种资源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引入:你知道我国最大的岛是什么岛?(学生读图:中国政区图,找出台湾岛并观察其位置)提问:台湾所在地区?(学生回答) 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 ,位于华南地区,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宝岛台湾  1.    地理位置和范围(学生读图:85页“台湾省”图,完成读图要求1)提问:台湾省由哪些岛屿组成?(画板图:台湾岛。边讲边填主要岛屿)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80多个岛屿,总面积36000平方千米,其中台湾岛面积35759千米,是我国第一大岛。 台湾省由一系列岛屿组成,因此地理位置有它的独特性。前边我们讲过学习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回答)对,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入手。(请学生上前画出北回归线,并说明纬度位置特点)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的南部,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请学生上前填出太平洋、台湾海峡、东海、南海、福建省) 你给大家说说填出的这些地理事物说明了什么位置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鼓励)台湾四面环海,突出了“海岛”的地理位置。(学生分组讨论:台湾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投影:“台湾省”图,小结台湾位置特点) 台湾从纬度位置看,位于热带、亚热带,植物种类繁多;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西南为南海,与日本隔海相望。台湾是与太平洋地区各国联系的交通枢纽(交通位置),也是我国海防的重要屏障(战略位置)。特别是台湾海峡它是南北、东西的交通要道。(学生动手量算高雄到厦门的距离:306千米)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投影:台湾地形图。了解台湾岛多山的地形特征)提问:台湾有什么山脉?最高峰是什么?1、多山的地形 ◆岛上东部2/3是山地,西部是平原 ◆地势东高西低(投影:台湾岛地形剖面图,了解台湾岛地势特征)(学生读图:86页“台湾山脉森林的垂直分布”图)小结:台湾岛上约2/3是山地,是由几条平行山脉所组成的南北纵贯全岛的台湾山脉,山势巍峨,群峰挺秀,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大面积的森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东部山岭直抵太平洋岸,西部是较宽阔的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学生看图分析台湾气候特点)提问:台湾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2、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20℃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xx毫米左右(投影:太平洋吹来的风,在山脉迎风坡降水)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南部,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在20℃左右,从太平洋上吹来的季风,首先从这里登陆,给全岛尤其是迎风坡带来丰富的降水,全岛年平均降水量xx毫米左右,东部降水多于西部,东北部的火烧寮年降水量6557.8毫米,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区,澎湖列岛雨量较少1000毫米左右。台湾是我国受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最多的省份,每年6—10月是热带风暴和台风活动频繁的季节。台湾水热条件优越,植物种类繁多,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读图:85页“台湾省”图)提问:台湾岛上有什么河流?这些河流有什么特点? 3.    众多河流,短而急台湾岛上有150多条河流,大多发源于中央山脉,向四周入海,河流短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最长的河流浊水溪,全长186千米,浊水溪上游的日月潭是最大的天然,既是发电能力很强的水电站,又是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 4、多火山、地震 台湾省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岛上多火山地震,99年台湾发生的大地震同学们都知道。火山地震能造成破坏,但也带来丰富的地热资源和岩浆矿物。提问:台湾被称为“宝岛” ,“宝”体现在什么方面?(投影:台湾资源分布图) 三、资源丰富的“宝岛”(学生分组讨论:台湾有什么资源?各种资源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选出代表发言) 森林资源: 台湾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山地森林资源丰富,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的森林,树种很多。山地多松、杉木,平地多樟树、楠树。台湾的樟树世界闻名,樟脑产量世界第一。 丰富的农产:台西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谷和甘蔗。台湾岛四季鲜果不断蕉、菠箩驰名中外。 矿产丰富: 金、铜、煤、硫磺、石油、天然气台湾的地下矿藏多种多样,台湾山脉是金、铜等金属 矿的重要产地;西部是煤、石油等的主要分布区;北部的火山区有丰富的天然硫磺;岛的周围蕴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旅游资源: 日月潭、水能资源: 海产资源: 鱼、虾、海盐 台湾周围海域有宽广的大陆架和浅海海区海产资源十分丰富,台湾海峡的鱼类特别多,是我国优良的渔场。西海岸日照充足,沙滩广布,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区,享有“祖国东海盐仓”的美称。(学生讨论:以下雅号的由来)“亚洲天然植物园”、“木材之乡”、“东方甜岛”、“森林宝库”“粮仓”、“水果之乡”“蝶岛” 由于岛的地理环境,市场狭小,原材料品种不齐全,因而60年代后,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进口原料和原料配件,加工出口,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且发展迅速。 四、“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学生读图:87页“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图)1.    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在出口产品中农矿产品占90%以上。六十年代以来,台湾采取开放政策,引进外资,利用海岛的优势,重点发展电器装配、服装、纺织、食品、玩具等轻工业,出口商品中,工业品比重上升。八十年代以来,台湾工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向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过度,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迅速发展,并建设新竹科技园区。(学生读图:87页,“新竹科技工业园区” )(投影:主要城市、环岛铁路) 2、工业集中分布在以台北、台中、高雄为中心的西部平原 台湾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以台北、台中、和高雄为中心的西部弧形地带。从基窿到高雄的铁路和高速公路贯穿整个弧形地带。连接着三个工业中心。 台北是台湾最大的城市 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海港、第二大城市 五、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台湾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省区之一,全省人口2160万,汉族约占人口总数的98,其中大部分人的祖籍是福建、广东两省,语言和风俗习惯与大陆相近。少数民族中主要是高山族,约占人口的2%,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和东部沿海。提问:对台湾问题我们的一贯主张是什么?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多年来经过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两岸人民的往来、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很大发展。 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尽早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         12复习小结: 1、越的海岛位置和自然条件 2、丰富的资源 3、“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4、 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课堂练习: 空白图上填注主要岛屿,所临海洋,台湾山脉,玉山,主要城市 ·         板书设计: 宝岛台湾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二、优越的自然条件            三、资源丰富的“宝岛” 森林资源:樟树、樟脑多山的地形                        丰富的农产:稻谷、甘蔗、香蕉、菠箩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矿产资源:金、铜、煤、石油、硫磺众多河流短而急                    水能资源:多火山地震                        海产资源:鱼、虾、海盐 旅游资源:日月潭 四、“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1.    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2.    工业集中分布在以台北、台中和高雄为中心的西部平原 五、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课堂练习 在空白图中填出:台湾岛、澎湖列岛、 东海、南海、太平洋、台湾海峡、福建省 台湾山脉、玉山 台北、台中、高雄、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430.html

  • 【黄河的教案】第6课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2、 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 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湖北教案网|湖北教案

    湖北省课 题第四节 “九省通衢”——湖北省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第2课时 农业的地区分布设计思想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_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2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3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 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3 结合课本图...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祖国的宝岛台湾课文]“祖国的宝岛”——台湾省

    青云一中 殷西玲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台湾的地形特征复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 要点合作突破1 ...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教案

    高技术产业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东南亚2020gdp]东南亚2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3.了解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2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