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支流和湖泊_流和湖泊“黄河的治理”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黄河的自然特征;
了解黄河的三个奉献;
理解“地上河”的成因;
知道如何根治黄河。
(2)技能目标(能力的培养)
力求通过读图、填图,使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分析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黄河治理的今昔对比,培养爱国情感;
通过黄河多沙的人为原因分析,加深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通过黄河利与弊共存的事实,增强辩证观,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
(2)根治黄河的措施。
难点:
分析下游“地上河”成因。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活动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锦囊若干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板书设计
黄河的治理
一、概况
二、黄河的贡献
1.水能
2.旅游
3.灌溉
4.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三、治理黄河
症状 治理方案
上游: 荒漠化问题、凌汛 建设大型水库
中游: 水土流失问题 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根本)
下游: 地上河 加固黄河大堤
七、教学过程
第一幕 引言
(1)播放“黄河大合唱”歌曲。(在课间10分钟)。[播放此曲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在课间调节心情;是创设情景,营造气氛]。
(2)导入新课:李白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家都耳熟能详,殊不知,李白却犯了两个常识性的错误,首先,黄河之水并不是天上来,奔流到海也不是不复回。(简要介绍水循环,为高中地理学习打下伏笔)。要想知道黄河之水哪里来,又流到哪里去?就要来好好学习《黄河》之一部分内容。[幽默的语句,使学生马上进入课堂情景,欲擒故纵,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幕 “知黄河、颂黄河”
1.黄河知识知多少:展示黄河概况图让学生回答:
(1)说出黄河的发源地及注入的海洋。
(2)说出黄河流经的省区。
(3)说出黄河的形状像汉字的什么字。
(4)说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5)黄河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是怎样划分的?
[本部分内容在第一课时的活动部分已经介绍,这里只做复习性提问。]
2.[展示]黄河的奉献图,让学生回答黄河的主要贡献:
(1)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2)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原因: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在各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师引导学生推出答案。指图说出黄河干流上的主要水电站及建站)
(3)塑造平原和灌溉作用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说明华北平原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
(4)提供旅游资源(点明主要的旅游资源。)
第三幕 “忧黄河、救黄河”
假如你是“黄河治理委员会”的专家,请你找出黄河上中下游出现的危机(险情),并因地制宜,分别提出治理方案。(在课件中设置黄河治理的主题论坛,当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可以查看、发表帖子,获得有关河段出现水患的原因和现象,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也可以提出帮助)。在活动中,教师及时发表帖子指导,引导学生提出治理黄河的方法。(参考):
症状 治理方案
上游: 荒漠化问题、凌汛 建设大型水库12
中游: 水土流失问题 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根本)
下游: 地上河 加固黄河大堤
[1.两个活动均由学习小组共同讨论、形成小组文字答案,由小组推举发言人在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小结。在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和肯定学生的活动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本部分内容为本节重点,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调整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2.以论坛的形式进行讨论,目的有三:①有利于对学生活动进行监控,防止部分学生乘机讨论无关的话题,②教师在论坛上可以及时发表帖子,对学生讨论提供资料和思路支持,③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可以获得相应的得分,并进行累计,作为学期学业成绩评价依据之一。]
第四幕
(课件出示以下选择题,学生上机选择后,电脑直接打分。)
1.黄河的泥沙绝大部分来自(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源头
2.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b.上游兴修大中型水库
c.下游培修、加固大堤 d.中下游疏浚河道
3.黄河的“地上河”出现在( )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4.黄河下游缺少支流是因为( )
a.下游地区降水少 b.下游地区位于高原,地势高 c.下游形成“地上河”
5.黄河被称为我国第二长河,但不能称为我国第二大河,原因是( )
a.黄河水量不如珠江、黑龙江等大河多。
b.黄河流域面积比珠江流域小。
c.黄河的水患比较频繁。
d.黄河的总落差比珠江、黑龙江要小一些。
[根据课程标准制定以上选择题,达到再现知识点,复习巩固的目的,也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为以后教学提供参考。]
第五幕:课堂小结: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选做,在课外完成)
(1)针对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这一现象,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要求有创意。
(2)黄河母亲给儿女的一封信。
(3)调查本地河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治理建议。
(4)收集黄河的有关资料,出一期有关黄河的手抄报,并在班级交流。
(5)访问黄河的相关网站。
八、反馈及追记
12-
【黄河的教案】第6课黄河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2、 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 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
-
[《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
湖北教案网|湖北教案详细阅读
湖北省课 题第四节 “九省通衢”——湖北省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详细阅读
第2课时 农业的地区分布设计思想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_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2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3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 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3 结合课本图...
-
[祖国的宝岛台湾课文]“祖国的宝岛”——台湾省详细阅读
青云一中 殷西玲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台湾的地形特征复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 要点合作突破1 ...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教案详细阅读
高技术产业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
-
[东南亚2020gdp]东南亚2详细阅读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3.了解华...
-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详细阅读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2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详细阅读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