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思维导图_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教案 2012-09-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1.地势总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由西向东依次是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一、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主要山脉走向:

东西走向:

天山―阴山—燕山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  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我国主要地形区:(课本p24)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最高、最大)、内蒙古高原(最平坦)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地形崎岖)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

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3.我国五种地形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4.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5.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大多在20℃以上。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  (还有地形因素的影响)

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x疆的吐鲁番。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和南京。

3.我国的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由北往南气温升高)一个高原气候区(见书p33)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也在秦岭—淮河一线

4.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800mm等降水量线即秦岭—淮河一线。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x疆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5.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见书p36)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东部地区以耕作业为主,西北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主。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

 6.我国季风气候特点:雨热同期(或称夏季高温多雨)(见书p38)

(成因: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双重影响,主要是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

 名称          源地              风向                                  性质

冬季风  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  西北、东北风 (偏北风) 陆地吹向海洋    寒冷干燥123

夏季风   太平洋和印度洋       东南、西南风(偏南风) 海洋吹向陆地     温暖湿润

7.根据夏季风(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范围的不同,分为:

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       特点:夏季降水丰富

非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  特点:降水稀少,全年干旱。

两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注意:非季风区是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但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因此仍然会受到季风影响。

8.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锋面雨。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形成梅雨季节,7、8月份,又会出现伏旱。

9.季风气候易产生寒潮、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性天气。

10.我国气候类型主要是五种: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特征详见书p42)

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

主要河流与湖泊的位置——地图册p20-21

1.我国河流分为两大类:内流河和外流河

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外流河集中的地区称为外流区;没有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内流河,内流河集中的地区称为内流区。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特殊河流: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外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也是最长的内流河。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

3.京杭运河——世界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流,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及一系列湖泊。(详图见地图册p21)

4.我国的湖泊:

a内流湖——多为咸水湖,以蒸发为主要输出形式。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湖

b外流湖——多为淡水湖,以径流为主要输出形式。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黄河:书p48图(源头、注入海洋、分界点、经过省区和地形区的位置)

1.   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呈“几”字形.

2.   发源——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       注入——渤海

3.  上游、中游分界点——河口(内蒙古)   中游、下游分界点——孟津(河南)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9个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和豫鲁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利用黄河水修渠灌溉,使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

4.其他:支流—汾河(山西)与渭河(陕西)的位置;主要水电站—三门峡、小浪底

5.黄河的开发与治理:中游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

6.黄河的忧患

上游:荒漠化严重、凌汛;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上河、凌汛、断流、水污染

长江:书p53图(源头、注入海洋、分界点、经过省区和地形区的位置)

1.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v+w形

2.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    注入——东海

3. 上游、中游分界点——宜昌 (湖北)      中游、下游分界点——湖口(江西)123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11个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的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4.其他:各主要支流的位置;主要水电站—三峡和葛洲坝位置;下游的淡水湖泊位置;四个沿江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位置

5.长江有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之称。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包括从源头到宜宾和三峡河段。三峡自西向东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6.治理川江(滩多流急)与荆江(荆江河段从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 “九曲回肠”)。

7.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区江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422.html

  • 【黄河的教案】第6课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2、 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 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湖北教案网|湖北教案

    湖北省课 题第四节 “九省通衢”——湖北省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第2课时 农业的地区分布设计思想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_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2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3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 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3 结合课本图...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祖国的宝岛台湾课文]“祖国的宝岛”——台湾省

    青云一中 殷西玲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台湾的地形特征复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 要点合作突破1 ...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教案

    高技术产业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东南亚2020gdp]东南亚2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3.了解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2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