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考研学校排名|土地资源

八年级地理教案 2025-11-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情况。

2.通过联系前面的气候、地形知识进行读图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3.通过学生了解我国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使学生正确认识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治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意义,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点、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以及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三部分:首先从开发的角度介绍了我国的主要利用类型,并通过思考题的形式安排学生读图,最终了解我国在利用类型构成上的特点。

第二部分是从空间分布的角度来介绍我国的特点,其基础是“我国利用示意图”。同时通过联系气候、地形的知识,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教材在第三部分的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是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我国出现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场资源超载、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利用上存在的不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教材又提出了解决措施,包括制定法规、“开源节流”和保护建设,尤其介绍了我国的“退耕还林还草示范工程”,这是对待破坏问题的最积极的方法,应该让学生对其有深刻的印象。

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的利用类型、构成特点、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措施。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难点:我国的分布规律及对土地基本国策的认识。


教法建议
由于初中地理不要求建立“”的完整概念,所以读“我国利用示意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图例中所列的土地利用类型都属于,从而消除学生习惯印象中土地即耕地的错误观念。

在讲述“及其分布”时,应充分利用“我国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结构百分比图”,将的特点和利用状况结合起来,并联系到农业生产上,以认识其利弊。

首先,农业用地所占比例小且分布不均,农业生产的发展缺少物质基础。其次,农业用地的人均占有量小。这一点教材上没有提及,需要结合前面的资源总特点以及一些数据资料使学生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因为此,再加上难以利用的土地所占比例大,所以农业生产的发展潜力受到了约束。第三,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又遭到严重的破坏,人为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从利用的角度出发来认识保护的重要性,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设计方案1

[导入  ]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这说明的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说明土地是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的基础。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的状况如何。

[板书]第三节  

[解释]指目前和可预见到的将来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土地,它是人类最宝贵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引导读图]结合“我国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百分比图”,分组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土地按利用类型,主要分为哪几种?(耕地、林地、草地、水域、非农业用地及未利用的土地等等),教师可进一步指出林地与森林、草地与草场、草原的区别。

2.不同的地形分别以什么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会这样?

3.我国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最大?耕地和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难以利用的占了多少?这会导致哪些问题出现?

[学生讨论、回答]略
[提供图表]1992年我国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

土地类型

面积
(万平方千米)

世界地位
(第几位)

中国人均
(平方米)

世界人均
(平方米)

土地总面积

960

3

8100

27762

耕地

95.1

4

802

2501

林地

128.6

5

1085

7170

草原

313.3

3

2644

6235

[提问]从这个表中,你还能看出我国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我国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这是受国土面积、地形、气候、土壤等多种条件影响的结果。

2.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小。世界上26个人口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我国的人均耕地居倒数第三位,总量第四,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

3.耕地和林地比重小,不易利用的土地面积大。

[转折]了解了我国的基本情况之后,我们来看看它们是如何分布的。

[活动]安排学生读图,思考:每种类型在干湿地区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如何分布?品种上有什么地区的差异?

[学生讨论回答]

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丘陵(秦淮以北为旱地,秦淮以南为水田)。

林地: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

草地:西部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

[转折]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板书]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活动]读书上所给的资料,请你来概括一下,我国的都面临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读资料,讨论]略

[教师小结]

1.当前土地利用中的问题

(1)相对减少  原因:人口的增长使人均占有量减少

                        工矿、交通、城市的发展使总量减少

(2)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问题、草场超载等)

2.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采取的措施

(1)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2)开源节流(合理规划各项用地,因地制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加强的建设和保护

[结课]土地对我们这个人口将近13亿的国家来说,尤其显得重要。每年6月25日,是中国的土地日。大家都要爱护我们的土地。

板书:

第三节

一、我国的开发利用类型

1.土地类型多样

2.人均占有量小

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二、主要的分布

1.耕地的分布

2.草地的分布

3.林地的分布

三、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利用中的问题

2.解决对策
 


教学设计方案2

教学重点: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教学难点 :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投影片、挂图

教学过程 :

[引入]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讲述]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状况又如何呢?

[展示]中国利用类型图。通过演示课件,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状况(演示包括每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和景观图片)。最后得出我国的第一个特点——土地类型多种多样。
[展示]表格

土地类型

面    积
(万平方千米)

世界地位
(第几位)

中国人均
(平方米)

世界人均
(平方米)

土地总面积

960

3

8100

27762

耕地

95.1

4

802

2501

林地

128.6

5

1085

7170

草原

313.3

3

2644

6235

通过阅读表格中的数据,得出我国的第二个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

[展示]中国利用类型图、中国土地利用比重图。通过读图,得出我国的第三个特点——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

[讲述]了解了我国的现状,知道了我国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那么,我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展示]本别展示中国干湿地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利用类型图、水田和旱田的图片、草原自西向东的变化示意图、森林的分布图(投影或计算机)、问题(计算机)。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西向东是如何变化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讲述]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各三组,说明耕地、草地、林地的破坏现状。

[展示]漫画

[提问]从漫画中你看到了什么问题?我们自己生活的地区中还有哪些破坏与污染的现象?还有哪些乱占耕地的现象》请大家讨论一下,派代表回答。

[讲述]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有以下几种措施:

(1)由国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要求公民遵守国家的法令,违者要追究责任,受到处罚。

(2)做到的“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开荒与植树造林相结合,控制建筑用地。

(3)加强的建设与保护,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在风沙危害的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等。

[展示]防护林体系示意图、沙漠边缘的防护林带景观图

[启发]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有这些措施?这些措施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吗?你还有哪些保护的建议?

[小结]略

板书设计 :

第三节 

一、的特点:

1.土地类型多样

2.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

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

二、我国主要的分布

1.耕地的分布

2.草地的分布

3.林地的分布

三、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

2.解决问题的对策
 

 

探究活动

活动内容:以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为主题写一篇倡议书

活动目的:

通过学习一课,学生对我国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既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学生拓展思维,思考保护的措施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真正投入到环保的行动中来,不再做一个旁观者。

活动要求:

在学习一节之后,根据自己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有关的信息,写一篇关于“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倡议书。字数500-800字。拓展思维,写出自己的想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比,优秀的作品集中起来在全校展出,并给以适当的奖励。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164101.html

  •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区别】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淡水资源的数量及存在形式。 2 通过资料分析和地理计算,认识到我国淡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3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淡水资源的危机感,唤起学生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4 知道我国水能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知道我国水能...

    发布于:2025-11-02

    详细阅读
  •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区别]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本学期总第38课时本单元第 6 课时授课日期12、6课题第二节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 1、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点。 2、 三个主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3、 我国水能蕴藏量 4、 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途径和措施 5、 节约用水的现实意义重 点 难 点我国水资...

    发布于:2025-11-02

    详细阅读
  • [寒潮水旱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是]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范围及其危害,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会科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认识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学会正视自然灾害,正确面对气象灾害的发生,通过了解抗灾救灾的事件,学习不畏灾害的精神,培养在灾害发生时采取积极...

    发布于:2025-11-02

    详细阅读
  • 降水和干湿地区ppt|降水和干湿地区

    教学目标 1.阅读有关图像,知道我国降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记住400㎜、800㎜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知道季风的概念、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以及我国的干湿地区。 3.理解季风与我国降水空间和时间分布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想像力和分析能力。 4.渗透热爱祖国的教育和辩证法的教育。教学...

    发布于:2025-11-02

    详细阅读
  • 【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初中地理】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1)知道中国自然资源种类繁多,数量较为丰富,但人均资源少,利用不尽合理。2.智能的培养:使学生辨证地认识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意义。3.思想教育要求: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资源数量特征,了解我国自然资源优势与劣势并存,对学生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教学重...

    发布于:2025-11-02

    详细阅读
  •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旧知识导入】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正确描述1月0oC等温线的分布,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有关地理图表的能力。 2 通过读图和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温度带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标准。 3 使学生正确认识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气候与人类生活密切,从而增...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降水和干湿地区ppt】降水和干湿地区

    本学期总第19课时本单元第19 课时授课日期10 23课题第二节 降水和干湿地区(2)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 1、复习识记800、400、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知道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分布。 3、通过阅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理解各干湿地区对农业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了解。重...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主要山脉分布图|主要山脉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和示意图,使学生熟悉我国的名称,并准确指出山脉的走向和分布。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各类地形图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山脉分布的空间概念,进而初步建立起分布的“脑地图”。通过珠峰探险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念。 教学建议...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海洋资源|海洋资源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我国优越的海洋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以及非生物资源,认识到开发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并进一步认识到开发的重要意义。 2 使学生充分认识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了解我国主要渔场的分布,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 使学生了解我国海盐和海底石油的开发利用和分布状况。 4...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水资源|水资源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通过阅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同气候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读图,识记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