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概况怎么写|地形概况

八年级地理教案 2025-11-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使学生分析得出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使学生在图上确定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分界线,了解三级阶梯的特点;能在图上找出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区。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各种地形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进行国情教育;通过分析地形、地势条件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关于“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教材分析,讲述这部分知识时,并没有急于要求读图总结我国地势的特征,那样学生在读图时就会很盲目,找不到回答问题的入手点,也就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所以教材设计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即有事可做,又不会东闯西撞做无用功,因此学生在完成这三个读图题,(不知不觉沿着设计者的思路接近正确答案),即可顺利得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结论。紧接着,教材给出两幅地势剖面略图,要求学生判读找出能反映我国地势的,进一步使学生认识“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材结合“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分别介绍了三级阶梯的分布范围、海拔和地形类型,以及近海大陆架的分布。由于地势对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的经济活动都产生深刻影响,那么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会对上述各要素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教材做了简要分析。
关于“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这个知识点简单易懂,所以教材通过列举五种地形类型齐全,说明我国“地形多种多样”,通过具体数据说明“山区面积广大”。为了复习等高线的知识,教材给出两幅等高线地形图,初步训练学生通过等高线地形图来判读实际地形类型的能力。我国的地形特征,也会对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经济活动产生深刻影响,教材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侧面分别叙述。

教法建议
关于“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以学习指导法为主,结合讨论法,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教师的作用是通过适时适度的设问,引导学生读图思考,使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切忌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运用计算机课件使知识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平面到立体地出现在学生面前。
关于“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要避免平铺直叙,可以结合生活联系实际,调动起学生活动,如提问有哪些同学外出旅游?到过哪些地方?或者教师展示一些图片、照片,让学生根据景观分析是何种地形。接着再复习提问最基本的地形类型有哪几种?得到答案后,要求学生在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找,看我国是否都有,各找一至两例。自此,学生可总结出“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通过数字即可说明,但要注意讲清山地和山区两个概念的区别。地形特点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可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地形的两大基本特点
阅读各类地形图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
教材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形图、示意图。
〈教学过程 〉
(引课)我们已经学习过我国人口的分布非常不均: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少。这样的分布状况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而致,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地形,本章我们学习中国的地形。
(板书) 第3章 中国的地形
第一节
(学生活动)完成P20读图1。
(计算机演示)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位置。
(学生活动)完成P20读图2。
(计算机演示)在地图上用褐色表示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地区、用黄色表示海拔1000米至2000米的地区、用绿色表示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
(学生活动)完成P20读图3。
(总结板书)地势西高东低。
提出问题:P20图⒊1“中国地势变化示意图的正误”均为西高东低,我国属于哪种情况呢?
(计算机演示)绘制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的过程。
(总结板书)呈阶梯状分布。
(计算机演示)在中国地形图上出现三级阶梯的界线及山脉的名称。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读图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地势分成几级阶梯?(2)它们之间的分界线?(3)每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海拔高度?(4)这样的地势特点给我国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经济活动带来哪些影响?
(计算机演示)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对我国的影响。
(板书)有利:降水丰沛、东西交通、水能丰富。
(学生活动)(1)回忆最基本的地形类型有哪几种?(2)在我国是否都有分布?(3)如有,请在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找一至二例?
(总结)可见,我国地形特征之二是:地形多种多样。
(板书)地形多种多样。
(学生活动)读P22图⒊4找出占比例较大的地形?说出山地与山区的区别。
(板书)山区面积广大。
(学生活动)讨论:这样的地形特点,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呢?
(总结板书)有利:多种生产、资源丰富。
不利:交通不便、耕地少。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如何利用地形地势的有利条件,适应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不利因素?
(总结板书)发展河运
开发水能
多种农业方式
矿业、旅游业等
改善交通
(反馈练习)
(总结)通过本章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地形的两大基本特征,以及带来的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影响。地形会影响人类的活动(如人口的分布),另一方面人类也会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适应和适当改造不利的影响。
〈设计思想〉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三个方面的要求,本节课设计了三个主要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提出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各种地形图、示意图,通过读图总结概况出我国的地形特征、地势特征。由于地图中,尤其是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信息量很大,学生又是初次接触这张图,因此,本环节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问要具体、明确,问题的难度要由浅到深,给学生一个适应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读图方法。教材中的三个读图要求很好地体现了上述思想。第二个环节,分析我国的地形和地势特征,给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山川秀丽,景色多姿多彩,我们拥有发展多种生产的条件;拥有世界著名的大江大河;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同纬度的西岸和内陆的地区却是干旱的沙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不利影响,这样才能做到生产中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因此,本环节既要注意进行生动具体的国情教育,同时也要为下一环节埋下伏笔。第三个环节,研究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有利条件,适应和改造不利条件,即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发展生产。这部分知识在教材中没有突出体现,但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人地协调的观念也应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逐渐渗透。由于初中学生理解力有限,建议师生共同讨论。本环节的知识也不要求必须掌握,重在培养思想和观念。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164099.html

  •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区别】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淡水资源的数量及存在形式。 2 通过资料分析和地理计算,认识到我国淡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3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淡水资源的危机感,唤起学生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4 知道我国水能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知道我国水能...

    发布于:2025-11-02

    详细阅读
  •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区别]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本学期总第38课时本单元第 6 课时授课日期12、6课题第二节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 1、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点。 2、 三个主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3、 我国水能蕴藏量 4、 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途径和措施 5、 节约用水的现实意义重 点 难 点我国水资...

    发布于:2025-11-02

    详细阅读
  • [寒潮水旱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是]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范围及其危害,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会科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认识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学会正视自然灾害,正确面对气象灾害的发生,通过了解抗灾救灾的事件,学习不畏灾害的精神,培养在灾害发生时采取积极...

    发布于:2025-11-02

    详细阅读
  • 降水和干湿地区ppt|降水和干湿地区

    教学目标 1.阅读有关图像,知道我国降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记住400㎜、800㎜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知道季风的概念、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以及我国的干湿地区。 3.理解季风与我国降水空间和时间分布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想像力和分析能力。 4.渗透热爱祖国的教育和辩证法的教育。教学...

    发布于:2025-11-02

    详细阅读
  • 【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初中地理】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1)知道中国自然资源种类繁多,数量较为丰富,但人均资源少,利用不尽合理。2.智能的培养:使学生辨证地认识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意义。3.思想教育要求: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资源数量特征,了解我国自然资源优势与劣势并存,对学生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教学重...

    发布于:2025-11-02

    详细阅读
  •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旧知识导入】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正确描述1月0oC等温线的分布,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有关地理图表的能力。 2 通过读图和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温度带的主要分布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标准。 3 使学生正确认识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气候与人类生活密切,从而增...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降水和干湿地区ppt】降水和干湿地区

    本学期总第19课时本单元第19 课时授课日期10 23课题第二节 降水和干湿地区(2)课型新授教 学 目 标 1、复习识记800、400、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知道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分布。 3、通过阅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理解各干湿地区对农业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了解。重...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主要山脉分布图|主要山脉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和示意图,使学生熟悉我国的名称,并准确指出山脉的走向和分布。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各类地形图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山脉分布的空间概念,进而初步建立起分布的“脑地图”。通过珠峰探险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念。 教学建议...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海洋资源|海洋资源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我国优越的海洋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以及非生物资源,认识到开发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并进一步认识到开发的重要意义。 2 使学生充分认识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了解我国主要渔场的分布,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 使学生了解我国海盐和海底石油的开发利用和分布状况。 4...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 水资源|水资源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通过阅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同气候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读图,识记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

    发布于:2025-11-0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