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结果源于重视|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杂文收录 2025-09-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中小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前提。本文拟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好习惯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注意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铃声一响,就要端正地坐在位子上等待老师上课,坐端正了才会精神振作,注意力集中,眼睛要正视黑板或老师,朗读时要双手捧书,思维始终要与老师的上课思路保持一致,积极思考,踊跃举手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不要畏惧错误,误以为回答错了会被人嘲笑,这会导致学习消极被动,回答问题要用普通话,声音响亮,用规范语言完整答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上勤记笔记,要善于捕捉课堂的重点难点,并作好分析笔记或做上记号,便于课后整理。
二、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掌握部分学习内容,获得成就感,通过预习,可以发现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引起探索的兴趣,为进一步积极主动地深入学习造成一种期待情境,课前预习是听课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了,带着问题听课,上课时才会处于一种主动、自觉、紧张的状态。语文学科预习的第一步工作是扫除文字障碍,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的音义,课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做到辨字形、正字音、释词义;其次是朗读,要有声有色地朗读,自己可以摹拟设想是面对全班同学朗读,声音响咬字准;再次是揣摩文意,用圈点勾画评的方法,在字里行间做符号。刚开始学生预习可能会无从着手,老师可以针对新课内容出预习练习,让学生看课文做练习,老师课前检查,还可以让学生做预习笔记,课前收起来,个别问题直接回答在学生预习本上,共同问题课堂上一起解决。预习贵在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要督促学生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生要写好作文,单靠课堂上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写作水平提高在于平时积累,因此,要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尤为重要,写日记切忌为了应付老师检查,应每天晚上写完作业 ,坐在灯前先静静地把当天的经历回忆一遍,然后捕捉最有意义的事情或感悟最大的事情把它记下来,应把日记看作是真实生活的记录,日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写对身边景物的观察日记,可写观看影视的评论,可写阅读报纸杂志的随笔,也可把内心的喜怒哀乐交付给日记……一本日记就是生活的记载,是学生成长旅程中的一串脚印。日记练好了,写作文自然得心应手,何愁作文课上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四、要不断鼓励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读书启发心灵,就像运动有益健康”,阅读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课外阅读可以拓宽你的知识,增长你的见识,活跃你的思维,培养你的创新能力。学好语文不能拘于语文课本,《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生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要求学生先订出一个课外阅读计划,可以是一学期或一年计划。阅读要适量,不能受累于课内,少数人对课外读物感兴趣,课堂上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看,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自己的正常学习。刚开始时要按老师提供的篇目去阅读,自己选择要讲究有益,武打言情要远离,阅读心得要常与老师或家长交流,以得到正确指导。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要把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吸收更多的营养,这对提高语文素质大有裨益。
五、要重视培养学生养成勤思好问的好习惯
学贵有疑,学习上没有问题便是最大的问题。“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学习过程中要勤奋思考,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求学就是找疑解疑的过程,在解答一个个问题中间掌握方法得到知识,遇到问题要敢于开口求教,老师最欢迎学生提问题,提问不要有顾忌,不要因问题简单而想到会不会被老师批评或别人讥笑,这些都是多余的,是学习上的绊脚石,打破沙锅问到底,如果问倒了老师那才痛快。“学起于思”,勤于思考的学生,他一定思维敏捷活跃,学习成绩扶摇直上。
除此之外,还有独立完成作业 的习惯,规范书写的习惯,课后整理复习的习惯等,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关键,教师要鼓励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学习好习惯。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2247.html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关于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论文|论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几个问题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的,文学艺术的,其中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吸收。如果不继承这份遗产,就会割断我们民族的历史,就会犯虚无主义的错误。文言是躺在文化遗产宝库门前的一只拦路虎,下决心降伏这只老虎,宝库的大门便向我人敞开,收获将是巨大的;在这只老虎面前犹豫、畏惧...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良好的结果源于重视|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中小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前提。本文拟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好习惯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注意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铃声一响,就要端正地坐在位子上等待老师上课,...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新教材有什么特点]新教材有什么特点?

    2001年8月,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及审查委员会数次审查,共有40家出版社出版的涉及20个课程门类的49种验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实验教材获得审查通过。从这些新教材的总体设计情况来看,都能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力争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所突破。 第一,新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绿色证书教育是什么|“绿色证书”教育

    23 农村普通中学试行及其他技术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还应该看到,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80%的人口在农村,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仍然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民族素质提高的举足轻重的大问题。为...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三年级语文游戏_作为游戏的语文研究性学习

    游戏不完全是娱乐,也不全等于语文研究性学习。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两点。游戏的内涵要大于娱乐,大于语文研究性学习。游戏也不一定意味着不正经、不严肃,也有正经、严肃的游戏。什么是游戏?荷兰文化学者胡伊青加告诉我们:“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这种活动或消遣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也谈公德作文】也谈公开课

    公开课与平常课毕竟不同,这倒不是因为公开课为了造假,故意不同于平常课。我以为,公开课应该不同于平常课。 先打个生活上的比方,平日在家吃的叫家常便饭,来客时总得多做几个好菜,当然平时没有客人的时候,我们在家里也不是不可以改善一下生活,打打牙祭,但这与来客人做上几个好菜并不矛盾,就像我们的平...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高中新教材课程_新教材中的体验课程观

    “情感体验”的过程。鲁迅早年在推行文学教育时,特别说到了两个例子。一是说,人们观诵文章,就好比在大海中游泳,“游泳既已,神质悉移”,但“大海”“未始以一教训一格言相授”。这其中讲的就是文学的倾向、情感是隐含在一切可感场景中的,读者要靠自己的体验去获得这一切。另一个例子是讲热带人没见过冰,你给他讲冰形...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PPT_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返回本页页首1.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感情。4...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