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结果源于重视|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杂文收录 2025-09-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中小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前提。本文拟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好习惯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注意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铃声一响,就要端正地坐在位子上等待老师上课,坐端正了才会精神振作,注意力集中,眼睛要正视黑板或老师,朗读时要双手捧书,思维始终要与老师的上课思路保持一致,积极思考,踊跃举手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不要畏惧错误,误以为回答错了会被人嘲笑,这会导致学习消极被动,回答问题要用普通话,声音响亮,用规范语言完整答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上勤记笔记,要善于捕捉课堂的重点难点,并作好分析笔记或做上记号,便于课后整理。
二、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掌握部分学习内容,获得成就感,通过预习,可以发现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引起探索的兴趣,为进一步积极主动地深入学习造成一种期待情境,课前预习是听课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了,带着问题听课,上课时才会处于一种主动、自觉、紧张的状态。语文学科预习的第一步工作是扫除文字障碍,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的音义,课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做到辨字形、正字音、释词义;其次是朗读,要有声有色地朗读,自己可以摹拟设想是面对全班同学朗读,声音响咬字准;再次是揣摩文意,用圈点勾画评的方法,在字里行间做符号。刚开始学生预习可能会无从着手,老师可以针对新课内容出预习练习,让学生看课文做练习,老师课前检查,还可以让学生做预习笔记,课前收起来,个别问题直接回答在学生预习本上,共同问题课堂上一起解决。预习贵在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要督促学生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生要写好作文,单靠课堂上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写作水平提高在于平时积累,因此,要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尤为重要,写日记切忌为了应付老师检查,应每天晚上写完作业 ,坐在灯前先静静地把当天的经历回忆一遍,然后捕捉最有意义的事情或感悟最大的事情把它记下来,应把日记看作是真实生活的记录,日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写对身边景物的观察日记,可写观看影视的评论,可写阅读报纸杂志的随笔,也可把内心的喜怒哀乐交付给日记……一本日记就是生活的记载,是学生成长旅程中的一串脚印。日记练好了,写作文自然得心应手,何愁作文课上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四、要不断鼓励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读书启发心灵,就像运动有益健康”,阅读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课外阅读可以拓宽你的知识,增长你的见识,活跃你的思维,培养你的创新能力。学好语文不能拘于语文课本,《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生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要求学生先订出一个课外阅读计划,可以是一学期或一年计划。阅读要适量,不能受累于课内,少数人对课外读物感兴趣,课堂上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看,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自己的正常学习。刚开始时要按老师提供的篇目去阅读,自己选择要讲究有益,武打言情要远离,阅读心得要常与老师或家长交流,以得到正确指导。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要把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吸收更多的营养,这对提高语文素质大有裨益。
五、要重视培养学生养成勤思好问的好习惯
学贵有疑,学习上没有问题便是最大的问题。“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学习过程中要勤奋思考,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求学就是找疑解疑的过程,在解答一个个问题中间掌握方法得到知识,遇到问题要敢于开口求教,老师最欢迎学生提问题,提问不要有顾忌,不要因问题简单而想到会不会被老师批评或别人讥笑,这些都是多余的,是学习上的绊脚石,打破沙锅问到底,如果问倒了老师那才痛快。“学起于思”,勤于思考的学生,他一定思维敏捷活跃,学习成绩扶摇直上。
除此之外,还有独立完成作业 的习惯,规范书写的习惯,课后整理复习的习惯等,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关键,教师要鼓励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学习好习惯。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2247.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