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飞扬的意思_让个性飞扬起来

杂文收录 2025-08-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长阳麻池中学  庞翠英  13687228536

赞可夫有一句话说的好:作文的根本目的是主观意识的培养。

写作,其实就是一个人主观感情的抒发,是个性化的精神劳动,好的文章正是因为有了个性化的色彩,才有了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才有了更新的境界,也才体现了作文教学的人文色彩。

所以,在教学生作文时,一定要防止千篇一律,不能埋没学生的个性,要创设多种情境培养学生的个性让每个人都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风采。

记得有人说过:“个性”是文章真正生命之所在。要体现个性,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 、浓厚的兴趣是产生个性的前提。

写文章不是凭空臆造,胡乱编设,必须肚里有货,笔下才能流出有价值的文章来。所以,必须让学生多读一些有个性的优美文章,多积累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古诗词文名句,以及现代精美文章,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这一步要做好,首先要提起学生的兴趣,找一些有代表性,短小精悍的文章读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自己读,进行朗读比赛等,让学生从中获得美的享受,感受到读这样优美的文章是一种享受,而自己能写出这样优美的文章则就是超级享受了。如:学生在读了毕淑敏的《孝心无价》后,马上自己创作了一篇《父爱无价》。

兴趣提起来之后,一定要抓住这好的势头,引导学生多接触我们身边的生活毕竟文章中的都是别人的发现,我们还要睁大眼睛,张大耳朵自己去留心身边的一事一物。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人生百态和真善美丑,我们要多走进它,观察它,感悟它,用独特的视觉去审视它,为自己的作文收集丰富多彩的素材。因为,作文本身就是生活的反映,生活的感悟,没有生活体验是写不出真实有生命的作文来的。

二 、深刻的领悟是创造个性的基础。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但决不是简单的把真实的一切告诉别人,它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要完成这个创造性的劳动,必须要对生活有很深的感悟能力,从身边的点滴小事挖掘出人生的大哲理,感受到生活的独特沐浴,如:平静的水面下,也有激情荡漾,风雨后就会有阳光,石缝里长出的小草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等。

培养感悟能力时,要一步一个脚印,先体会别人以小见大的典型例子,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再比如:学习了《菜园小记》后,着重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是如何“以小见大”的。然后,再试着自己去观察身边的一事一物,并从中挖掘生活的真谛,或者进行换位思考,学生的感悟能力一定能提高。

初中生已不再是小孩子了,所以写出来的文章不能还充满幼稚的味道,要学会写出大文彩、大气概、大见识的文章,以一种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以大手笔去写出未成年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表达自己成熟的见解,成熟的愿望。

要写出对身边的事情有深刻感悟的文章,必须让学生多读多写涉及国家大事,社会大风云,人生大感悟的作品。

首先是多读多背诵一些充满豪迈气概的诗词和名人名言,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张衡的“人生在勤,不索何获”,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李白的“只挂云帆济沧海”……这样,学生心中就会充满豪迈之气。久而久之,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面对身边的一切事,自然会有非凡的感悟。

其次要多找合适的题材写这样的文章,如雅典奥运会是每一个中国人都非常关心的大事,中学生更是如此,抓住这一题材,让同学们自选角度行文,在习作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慷慨激昂、有豪迈气概的文章,爱国之情,自豪之情等都溢于言表。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的,生活很美,但我们只看到表面的美还不行,还要去发现去领悟本质的美,挖掘有独特个性的感受。

三 、创新的思维是突出个性的根本。

培养学生写出有个性,有风格的文章,领悟生活是基础,是必要条件,但富有创造力的思维,并把这种思维付诸于语言,才是根本。有个性的思维是一种活跃的,奇特的思维,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是最富有生命力的。

思维是语言的灵魂,只有灵性的思维,才能产生灵性的语言。首先,要在平时多进行想象的培养、训练,“想别人未所想”。这种培养,一定要实践性强,便于操作,往往从最简单的东西开始训练,便可收到最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对“0”的想象,对一些形状的联想,给“蜡烛”、“粉笔”、“橡皮擦”等东西写正反两方面含义的语句等,这些活动看似简单,但实际对学生的多角度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很有帮助。其次,在作文时,一定要强调学生多联想、想象,采用一文多作,一材料多文等形式培养。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一定会深刻、流畅、独具匠心,富有个性。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作文时,还要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用一种健康、正确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对待一切,即有良好的个性,正确的思维,能理智地调节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特有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思索生活,写出有鲜活灵魂,有新颖思维的文章。

四 、独特的语言是体现个性的关键

“语不惊人死不休”,也就是说写文章时语言一定要独到、新颖,能吸引人,打动人。而我们要把自己独到的个性,独特的思维展现在人们面前,它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语言。在大脑中有了成熟的想法,还的有独特的语言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小作者在提笔时一定要脱离大众化的话语方式,用具有自己风格的语言,以“我手写我见,我手写我心”,尽量避免出现枯燥的陈词滥调或者空洞的故作深沉的大话。

首先,要讲究形式美。任何一篇文章在考察它是价值时,都是以语言为主要依据的,一是要做到诗意之美,文章中的叙述描写性语言要有浓郁的诗情,精美,凝练;二是要做到节奏之美,主要体现在句子上,长短句交错使用,整句,散句灵动安排,读来琅琅上口;三是要做到创新之美,要有新颖别致的奇特语言,让人过目不忘。

其次,要注意修辞美。从多角度巧妙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创新,如“他飞到了门外”“母亲那只挥动的手,散发着默默地叮咛”“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安塞腰鼓》)等,在谴词造句时,突破常规,创造新奇别致的形式,让自己的文笔飞扬起来,灿烂起来。

再次,要注意意境美。在意蕴中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有风格的语言必定意蕴丰厚,能让人感受到独特的魅力,启人深思,引人联想,富含韵味,让人陶醉其中。

总之,要写出有个性的文章,必须先做有个性的人,独具慧眼,独具匠心,让个性飞扬,作文肯定会出手不凡,出语惊人。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003.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