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孩子灵动_为孩子的“灵动”掌舵导航—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片段与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我看是《奇妙的草地》也不错。
    生:老师,题目是《可爱的草地》怎么样?
    师:嗯,大家的想法很有新意。来,我们把这些题目写在黑板上,然后大家仔细地把课文品读一遍,然后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个题目最合适。
    (生品读课文,师板书这几个题目)
    (生读完课文,小组讨论后,举手发表意见)
    生:还是《金色的草地》好,因为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蒲公英,它的花是金色的。
    生:《奇妙的草地》和《变色的草地》也算可以吧。“奇妙”怎么个“奇妙”法?“变色”变怎样的颜色?让人一看就想读下去。
    生:《可爱的草地》比较普通不怎么新颖。
    (师结合大家的意见给《金色的草地》画了3颗星,给《奇妙的草地》《变色的草地》画了2颗星,给《可爱的草地》画了1颗星。)
    反思:这一片段是发生在教学计划外的一个小问题。我用集思广益,优中选优的办法解决了。这样做能够使孩子认识到用词准确的重要性。在孩子发散思维的活动中,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不能总用“不错”“很棒”之类的话来评价孩子。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给孩子的答案明确出等级,孩子自然就会汲取最佳答案了。我用画星星的方式来评价答案的好坏,一方面让孩子知道哪个是最好的答案,另一方面是想让孩子感觉到只要动脑筋,就会有收获。从而,提高孩子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教学片段(二)
    师:文中的兄弟俩玩得多开心呀!蒲公英确实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要是你也来到这块草地,你会怎样?
    生:老师,看到这块绿茸茸的草地,我会感到很兴奋,也想跑进去,打几个滚,踢几下球。
    生:老师,我想去草地上挖蚯蚓,去年我和哥哥在我们家门前的草地上挖了几条蚯蚓,然后到水塘里去钓鱼,钓了十几条呢!
    生:老师,我也想说……
    师:同学们,老师非常喜欢听你们的故事,可是老师只有两只耳朵,一次只能听一个人说。这样吧,下课后大家把自己刚刚想说的写下来,我会逐个看的。然后,挑最有趣的,下一节课给大家读读,怎么样?
    生(齐声):行!
    反思:这一片段是孩子思维活跃的表现,这种状态在开放性的课堂中更容易出现。我们每一节课都有一个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是导航者、管理者、组织者、合作者,不能任意顺应孩子的思路进行,可是孩子的思维活跃现象是需要呵护、支持的。怎么办?我们可以把拓展活动放在另一个环境和另一种方式中:课下,写一写,做一做。这样既不打击孩子发言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孩子文字表达能力,同时对孩子主动学习也起着促进作用。
    教学片段(三)
    师:谢廖沙兄弟在无意中发现了草地变色的秘密,后来哥哥又仔细观察,发现原来是神奇的蒲公英在改变草地的颜色。哥哥真是个爱探索的有心人。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奇妙的现象。
    生:老师,我最近就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蚯蚓如果被截成两截,不但不会死,还会变成两条蚯蚓呢。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467.html

  • 口语交际100字左右_《口语交际1》教学反思

    今天我刚上完第8册口语交际一:推荐或自我推荐。我参考了教参上的案例在提出班里同学谁适合担任班委这个问题之前让学生考虑我们班现在需要那些班委? 学生发言了,首先出炉的是“和平委员”,原因是开学这段时间课间疯打的不良风气又悄然抬头了。说实话,作为老师我也发现确实需要这么一个管理者,但还在酝酿。但学生早想...

    发布于:2025-07-09

    详细阅读
  • [《碧螺春》课文]《碧螺春》教学反思

    在《碧螺春》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有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对于这句话的理解,要想引导学生体悟出来,就得让学生真正读懂课文,真正喜欢中国的茶,理解茶的文化。 学习该课文时,我就让学生抓住“久负盛名”一词,让学生猜一猜,碧螺春久负盛名到...

    发布于:2025-07-09

    详细阅读
  •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自学习惯

    首先,大力宣传倡导自学向学生讲解阅读自学的重要意义,介绍自学经验,强调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阅读自学产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出时间安排自学环节,让他们自学的愿望。 其次,选择适当的阅读自学方法,使学生要自学,会自学。遵循学生自学...

    发布于:2025-07-09

    详细阅读
  • 【巧妙插叙】巧妙插叙,激发情趣

    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 如讲中国地理第一章第一个小标题“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中叙述着:“ 只见一个圆形星球悬在天...

    发布于:2025-07-09

    详细阅读
  • 一节好的公开课_一节公开课给我的启迪

    香港与大陆同属于中国,但是由于制度及历史背景的不同,教育形式存在着很大差异。有机会倾听了来自香港的年轻教师的一节语文课,受益匪浅。 我们不说在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单说说她在课堂气氛的营造上给我的启迪。 1.从她的服装上看。她,一件普通的白衬衫,黑色的西裤,虽然简单但不失庄重,给人一种亲和...

    发布于:2025-07-09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的书_倡导研究性学习

    倡导研究性学习,以问题解决贯穿课堂始终,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习者通过对所要学习的对象进行探索、体验、分析、提炼、总结,以便获得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与技能。这显然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它必然要求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要能解决问题,始终是学习的中心任务。思想政...

    发布于:2025-07-09

    详细阅读
  •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_《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要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苏教版小语教材把《会走路的树》编进二年级下学期课本,正是把课文当载体落实这一目标的良好举措。   这篇童话语言浅显流畅,故事有情有趣,...

    发布于:2025-07-09

    详细阅读
  • 浅谈小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浅谈小语教学中的想象导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形象感人、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如诗如画的记叙文、诗歌。因此,教师应借助语言文字和图片等,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审美世界,从而对语言文字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有深刻的感悟和体验,这对吸收美的语言,升华高尚情趣都有重要意义。而想象导读就能很好地...

    发布于:2025-07-09

    详细阅读
  •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_《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优美华丽的辞藻,这样的文章,中学生大都不喜欢学。要顺利地完成这节课,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一上课,我就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让学生齐诵曹操的诗,让学生讲曹操的故事,把学生带入三国的世界,曹操的世界,全身心地投入到...

    发布于:2025-07-09

    详细阅读
  •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反思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记叙了汤姆在爸爸的严格教育下,放掉自己钓到的大鲈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公共规定。教这篇课文,不但要指导学生认认真真把课文读好,弄清课文讲的是怎么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明白课文要揭示的道理。   在教学过...

    发布于:2025-07-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