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本资源_挖掘文本资源,放飞学生灵性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小学生是一个最富有想象力的群体。不管是在接触周围世界中,还是在接触文本中,他们的头脑中都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编织成最美、最富有激情的图画。他们的想象总是充满了灵性。这些灵性需要释放,只有放飞了学生的灵性,才能开发学生无穷的潜能。课堂想象小练笔,为学生提供了放飞灵性的一片天空。在课堂教学中,在与文本对话中,我们要见缝插针,让学生进行想象小练笔,使学生在独具个性的自由表达中放飞灵性。现在本人的教学手记中摘取几个有代表性的课堂想象小练笔记录,谈谈本人的一点实践体会:手记一:
充实文本,放飞灵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的有些内容写得简略,或叙述描写留有发挥的余地,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放飞出自己的灵性,实现对文本的充实,让文本更丰满。
《女娲补天》是一篇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是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我在教学中就抓住课文中的空白点,让学生进行想象小练笔。课文中女娲找五彩石部分,只写到了女娲忙了几天几夜,而没有写女娲是怎样找的。于是我让学生根据神话故事的特点发挥自己奇特的想象,写几句话:“女娲会到哪些地方去找,怎样找的?”
有的学生写:“在黑黑的山洞里,女娲边走边用手摸着每一块石头,细细地分辨着。她走遍了每一个山洞,终于在最后一个山洞里找到了白颜色的石头。”
有的学生写:“女娲来到枫树林里,在每一颗树底下仔细地寻找,终于在一堆石头中找到了一块红色的石头。”
有的学生写:“女娲走了很多地方,一块五彩石也没有找到。她气喘吁吁地来到悬崖边,在峭壁上,她看到了一块黄颜色的石头。她高兴极了,就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拿了。”
有的学生写:“女娲到过很多地方,她很渴,就到小溪边喝水。就在她喝水时,一块蓝石头出现在清清的溪水里。女娲宝贝似的拿起它放在怀里。”
……
学生 在想象小练笔中 体会到了女娲补天的艰难,心目中 女娲的形象更丰满更高大了,同时他们的 灵性在这里 得到了充分地 释放 。
手记二:
拓展文本,放飞灵性
在教材文本中,有许多的句、段有着作者丰富的联想,在联想中使句、段充满情趣和丰富的内涵。在教学中,我们要挖掘出其联想的功能, 打开学生的思路, 引领学生在 各自不同的心灵体验 中感悟语言文字的妙趣所在,让学生头脑中蓄满的灵性放飞出来。
在《咏柳》这首古诗中,作者看到柳叶细细的、嫩嫩的、排列整整齐齐的,就想到了春风是一把剪刀,裁出了这样美的柳叶。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在作者眼里,春风是一把剪刀,剪出了柳叶。那么,在你眼里,春风又是什么呢?你能写一写吗?”
有学生写:“春风是一位魔术师,一吹,大地上小草探出头来了,百花盛开了,树上长出嫩叶了。”
有学生写:“春风是个榔头,把小河里的冰敲碎了。”
有学生写:“春风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把大地染花了。”
有学生写:“春风是一封信,小燕子接到了这封信,就从南方赶来了。”
有学生写:“春风是一只闹钟,一响,冬眠的小动物都苏醒了。”
……
学生 的 想象充满了创造色彩,充满了灵性。 在这样的想象小练笔中表达了学生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春天的赞美。
手记三:
延伸文本,放飞灵性
有许多的课文结尾意犹未尽,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延伸。学生的灵性就会在这样的想象小练笔里飞扬起来。
《七颗钻石》的结尾写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又新鲜的水流。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写写大地上会有怎样的变化。
有学生写:“水流到田野里,田野里干裂的土地湿润了。干枯的庄稼抬起头来了。水流到果园里,果树的叶子舒展开了,树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水流到沟里,小动物们在沟里喝足了水玩耍着。”
有学生写::“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又新鲜的水流,大地上马上变了样:树林郁郁葱葱;地上一下子就长出了绿油油的小草,开出了野花;田野里庄稼喝足了水,长得特别茂盛。人和动物都不再为水发愁了。”
有学生写:“河流和水井里灌满了水,人们纷纷跑到河边,捧起水大口大口地喝起来。小孩们嬉笑着大声地喊‘有水了,有水了’。村长对大家说:‘小姑娘的爱心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大家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好,未来会更美好。’大家拥着小姑娘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有学生写:“小姑娘喜出望外,用水罐舀起水,跑到**的跟前,说:‘妈妈,有水了,有很多很多的水了。您快喝吧!’妈妈刚喝了一口,咳嗽就停止了。又喝了一口,妈妈觉得精神百倍,就从床上下来,走到门边,看到大地变得生机勃勃了。妈妈搂着小姑娘高兴地笑了。”
……
置身于此情此景中的学生心神觉醒、灵性飞扬。这样的想象小练笔既叩开了学生的想象之门,又放飞了学生的心灵体验,让学生心中的想象之泉在实践中自由流淌。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424.html
-
[《小蝌蚪找妈妈》生字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教学三得详细阅读
穿着”,那青蛙就不能露着雪白的肚皮了! 生:也不能把“鼓着”改为“长着”,因为改为“长着”就看不出青蛙**的眼睛是凸出来的了。 生:改成“瞪着”也不好,那样的话再读课文就觉得青蛙妈妈太凶了!“鼓着”多好呀!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说的真好!老师给你们鼓掌! 心得一: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比较辨析中懂得...
-
【口语交际课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活”起来详细阅读
年级学生受知识、能力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在口语交际课上容易产生自卑和畏惧心理,不敢进行交际。为此,教师应十分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加以鼓励和引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唤醒他们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如在一次讲述自己理想的训练中,有位学生迟迟不敢开口,于是我鼓励到:“音乐...
-
一年级识字教学反思_一年级识字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识字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也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本学期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有意识地激...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简短|《“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
-
如何构建一堂好课_如何构建一堂饱满、丰厚的语文课详细阅读
前几天,跟随师傅周步新老师到江东实验二小,聆听了三堂语文课,三堂都是高段的课,对自己来说,在教材的处理这点上受益非浅。曾经《新课标》刚推行,新教材刚试行时,老师们都有共同的困惑,是把所有的内容都教下来,那必定是蜻蜓点水,如果按照内容来进行切割划分,那必定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今天的课和周老师的点评却对...
-
【让孩子在情景中体验自我】让孩子在情景中愉快地学习——《不合群的小蝌蚪》教学片段详细阅读
情景决定语言表达的意义。语言是客观情景的反映,没有情景就失去了语言的意义。在情景中理解语言知识和内容能使难点化易;在情景中讲解语言知识能突出重点和难点;在情景中进行操练能提高学生实践的质和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情景,设计生活化的语言环境,制造悬念,能激发...
-
【班主任听任课老师的课】听任老师《一夜的工作》感悟详细阅读
“让我们一起随何其芳走进周总理的办公室”“夜深了,总理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想不想对总理说点什么?”在创设的这种情境中,让学生走进文本,和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 二、通过品读与感悟 ,学生对重点词句理解到位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任老师让学生边读边划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圈划重点...
-
《采松果》教学反思_《采松果》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本节课的教学,我是根据新课改要求进行备课、授课。在授课过程中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一些适合儿童特点的、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彼此合作交流和活动中逐步形成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成功之处: 1、通过创设“采松果”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加减法...
-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_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详细阅读
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大量事实证明:低中年级学生学古诗,*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让学生耳、脑、口、眼协...
-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_生活––作文的源泉详细阅读
来,学生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习作的任务。(2)做游戏。游戏是儿童十分喜欢的活动,不仅有益身心,激发兴趣,也有利于意志品格的培养,更为学生提供了作文的题材,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天真活泼、喜怒情绪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教者的意图指导写作,他们感到轻松愉快。 二、先看后写。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