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语言存在问题]对于中学生作文语言平淡的反思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一篇好的文章,有仅要有深刻的主题,更要有优美有语言,因为语言是文章扎根的土壤,是文章思想内涵的表现。而我的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却普遍存在着语言枯燥乏味,平淡无奇的现象,有的文章如记流水帐一样,这往往直接影响作文的质量,这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随手拿几篇学生的文章,或找几位学生交流,逐渐知晓这一切都是因为大脑中语言信息存贮少,无源头活水。
针对学生的实际,我在教学中着重加强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也稍微有一点心得:
一、积累教材中的语言材料
大家都知道,多读少背是学好语文的前提,那么,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矫正自己表达中不良的语言习惯,好有助于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七年级的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朱自清先生的《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用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五幅图画,给人们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春天。你看,在作者的笔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野花遍地都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我上课时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其中,体会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而且活像是真的。然后,让学生把整篇文章都背诵下来,积累优美的语言材料。
二、作观察思考日记
学生在写人叙事的记叙文写作中,经常会出现“千人一面”,记“流水帐”的情形,这种不良的作文习惯与学生平日“眼中无物”,缺乏观察意识有很大的关系,学会了观察,可以了解大千世界的种种态貌;学会了观察,可以使学生的洞察力更敏锐、犀利,捕捉最真切、最直观的信息;学会了观察,可以使学生的语言文字更显个性魅力。所以,学会观察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必备条件。
我任教七年级的伊始,就让学生写日记,可从交上来的日记来看,数量足,但质量欠缺。学生的日记大多流于形式,今天写我家的猫,明天写我家的狗,要不就是春、夏、秋、冬四季的景。没有自己真实的内容,缺乏自己写作上的个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专门花时间带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去走一走,看一看,让学生自己观察校园,然后让学生把看到的记下来。就这样坚持了一周,学生的日记慢慢的进步了,他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能把自己当天观察到的、思考的一些东西记下来。教室后面一个不起眼的垃圾桶,在学生的日记中栩栩如生,老师们住的一幢危房,学生说它“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还有的学生用童话样的文体写也了教学楼旧貌换新颜后的喜悦。如果学生不观察,不思考,怎能写出这样生动的文章。
三、选好文章,作赏析点评
学生只练不讲,一则学生不能明得失,二则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学生练习后老师的讲评十分重要,在固定的每周摘抄作业和日记中,选取主题明确,语言表达好的文章作重点阅读,然后锁定角度(如修辞、表达方式、词语运用、表达效果等)进行评析,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比如学生在写与景物互诉心声的文章,邓思婷同学写的《玫瑰花的眼泪》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玫瑰花的哭诉,将人类随意破坏花草树木的行为写得淋漓尽致。我和同学们对她的文章进行赏析,让学生指出她的文章好在哪里,然后再让学生练习,学生都能将景物活化,与景物进行交流。学习的看云识天气后,我让同学们用自己学到的说明方法写自己的教学楼,叶飞龙同学的文章非常非常成功,我在班上要求同学们对他的文章进行点评,有的同学说他叙述有顺序,有的说他叙述很有条理,有的说他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学生通过评析他的文章,然后对照自己的文章,就能找出自己文章存在的不足。我让同学们自己选择,或是在原文上修改,或是自己重写。学生们都能自觉的、不折不扣的重新完成自己的文章。
四、抄好句子,仿好句子
因课堂时间有限,很多的事情需要学生在课余完成。我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摘抄好的文章,这样既能练习书法,又能提高分析鉴赏能力。积累好的语言,通过揣摩句子的技巧,再加以仿写,从根本上掌握语言表达的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积累诗词名句
诗词名句都是语言中的精品,他们已不仅仅是一种纯工具性的语言符号,而是渗透了民族思想体系、文化体系和艺术价值,学生所受的文化熏陶将会使自己终身受益。
积累的方法有多,可以鉴赏一首诗或词,可以把诗词改为一篇小文章,还可以将几首诗词通过各种手段连缀成一篇文章,学习了蒲松龄《山市》之后,让学生将山市变化的几个阶段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叙述出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了自己眼中的“山市”,如果能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把它们恰当的融入作文中,从而提高语言的品味。
一个人语言积累的水平决定着他的语文素质的优势,决定着他的语文能力的高下,更是衡量作文程度的天平。只要我们摆正讳言在作文中的位置,加强语言意识,重视语言训练,不断优化各种语言技巧,再假以时日,学生走出语言障碍,提高整体写作能力的那一天就不会远矣。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373.html
-
《画家乡》教学反思|《画家乡》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画家乡》一课在新课标语文第二册的第六组课文中的第三篇课文,读着《画家乡》,好象置身在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里旅游观光。你看,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倾波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你看,辽阔的平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别有风光。你看,连绵群山,威武雄壮;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
-
现期平均数_掀起“评语”的盖头来详细阅读
那天,我从教室外路过,忽然有个学生大声叫着:“我得的是‘好’!”我停了下来,从窗户向里望去,原来是课代表正在发日记本,那个学生的日记评语是“好”,她拿着自己的日记本是那样的兴奋,我恍然大悟,又觉得不好意思,那是我在划完了“甲乙丙丁”后随手换了个花样,我感到很内疚,原来学生是多么的在乎老师...
-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一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课结束了,可学生们还为刚才在影片中所观看到的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语言而赞叹不已,他们由衷地感到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他们议论纷纷,小脸蛋上不时洋溢着兴奋的笑脸。看得出学生们完全沉浸在刚才的影片中。 这堂课我借助电影媒体,为低年级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
-
【课堂的生成永远是学生】课堂的主角要永远是学生详细阅读
只要你有潜力,有欲望,在课堂上就可以无所不能,尽情发挥。这是我对我的学生最想说的一句话。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解放生产力,课堂的主角是学生也是解放生产力。 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认知过程,是学生各种能力的获取过程,是学生实现个性、心理品质全面发展的过程。学习是学生的内部...
-
[反思一节语文课作文]一节语文课后的反思详细阅读
法 这是一节借用人生AB剧的栏目的节目形式为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人物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并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同时让学生领悟并倡扬文中所表现的纯洁真诚的人情美。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学会生存。我的教学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下面是我的教学反思: 优点:...
-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教学反思]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基础差,错别字多,拼音错误多,一些知识点没有掌握。所以在教学中仍应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新课程中,生字拼音的教学仍是必须的。虽然在新课程教材中,并没有将拼音和错别字作为一个专门的知识点,但教师仍需重视其教学。另外在练习中出现一些老知识点(如成语积累等),学生不懂,教师也要适当...
-
《溪水和池水》读书笔记_《溪水和池水》课后反思详细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热情”列入教学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教学的《溪水和池水》,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池水因贪图安逸...
-
【定伯捉鬼的故事】从定伯捉鬼谈起详细阅读
鬼的有无,我不知道,因为我从未见过。不过那种被称为鬼火的东西我倒见过。倘若你想捉住它,倒也不容易。须挽着裤腿,倒踏着鞋,慢慢地倒着走,你才能捉到它。若不按此法,无论如何你也逮不着的。若在夜里描述它,你便毛骨悚然了。不过,后来才知道那种被称为鬼火的东西其实就是磷火。...
-
[感动为话题作文题目大全]“感动”话题作文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感动话题作文示例 [题目设计] 在我们生活中,另我们感动的事例很多很多。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 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述经历,抒发感受;可以发表议论,评述世态,等等。...
-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同学们,不停翻山,不停战胜失望,最终达到成功,这是本小节的主要内容。请你以生活中你熟悉或熟知的凡人、名人的例子,以简单的小故事形式来阐释这段话,好吗?” 我发现:原先的课堂晦暗艰涩之气一扫而空,同学们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为了充分理解,为了同伴合作,我给各小组三分钟的时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