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五分钟微课]初中语文“课前五分钟说话活动”总体构想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有人形象地说,当今世界三大宝:口才、金钱加电脑。而将“口才”放在三宝之首,足以说明现代社会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能理解、能思考的倾听,准确、简洁、流畅、自信的表达,文明、和谐、愉悦的交流,已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目标。然而,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实施素质教育推行创新教学的今天,广大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现状却令人忧虑。
    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笔者以为,持之以恒地开展好“课前五分钟说话活动”,乃是一柄“尚方宝剑”。本人试从活动的性质和目的、活动原则、活动形式、活动内容等方面对初中语文“课前五分钟说话活动”加以构想,以期抛砖引玉。
一、课前五分钟说话活动的性质和目的
    课前五分钟说话活动,和其它语文课内外活动一样,也应具备三性;其一,活动性。即以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耳、动脑的活动为主,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其二,自主性。即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积极参与,发展个性,展示自我;其三,广泛性。即活动对象是全班同学人人参与,活动内容是向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衔接,活动形式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此外,还综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知能智德的素养。
    具备了“三性”,课前五分钟活动则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第一,培养学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学会倾听、准确表达和交流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第三,扩大语文学习资源,加强语文和其它方方面面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二、课前五分钟活动的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课前五分钟活动活而不乱,动而有序,且做到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梯度合理,还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目标性原则
   语文学习不是从“零”开始,也不是“到此”结束,说话训练更是如此。专家们把语文学习划分为“习得”和“学得”的过程。幼儿学说话,一字不识的文盲能说会道等,这都是无意中的“习得”;而依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年龄特点、文化程度进行有计划的训练,这是“学得”。“学得”的过程就是训练的过程,而要真正做到灵牙俐龄、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甚至“展卷而自能通解”,还必须做好阶段性的“目标”定位工作,也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有的放矢。
2、系统性原则
    张志公先生曾说:“……教出来的学生,大学毕了业,工作所需要的语文能力还是没有,需要写,写不好;说吧,结结巴巴,说不好。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系统训练过。”如果课前五分钟活动也仅仅走走过场,做做样子,随心所欲,没有周密、严谨、系统的安排,非但不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相反还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
3、合理性原则
    在五分钟内安排活动,组织者务必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联系所处地域特点,针对学校、家庭、社会中熟悉的问题来选择话题,做到合情合理合度,务使各个阶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实现总目标的全面达成。
4、灵活原则
    特级教师肖家芸老师说:“万事万物,皆关一‘活’字。活则新鲜,活则畅快,活则兴盛,活则久远。”针对课前五分钟而言,生活中的人物象都可以转化为“说话”活动的资源。故这里的“活”是指说话内容与说话形式的活泼,学生思维调度的活跃与参与听说活动的场面的活现。
5、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五分钟活动,立竿见影,成功感会增强学生的信心,老师要善于抓住契机,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并在“活”的基础上,力求内容与形式的趣味性,让学生达到“乐此不疲”、“流连忘返”的境界。
6、创造性原则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得好,“人的脑力劳动中最深奥的是创造”。创造是一种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思维过程,是从主体对客体的探索开始的,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必须不可忽视其个性特征。只有充分挖掘各自潜能,尽可能诱发其创造性,方能发挥个人特长。
7、长效性原则
    说话训练是示未来社会对学生交际能力的要求,这种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不可急于求成,它需要师生几年如一日付出努力,苦心经营,一步一个脚印的训练,只有日积月累,才能熏陶渐染。
三、课前五分钟说话活动的形式
    古人诗云:“绿阴不减来时路,更添黄鹂四五声。”在常规的五分钟说话活动中,若有意识的强调一些“说”的方法,变换一些“说”的形式,那整个活动会别有一番情调,更能引人入胜。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种形式。
1、自由侃谈
    就是让学生口头描述与语文学习有关的事件,只要是能启发学生,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压力的任何话题均可。这种自由侃谈,既能反映学生各自的语言水平,又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各自的语言水平。
2、自主问答
    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一篇文章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置疑,或就学生的“说话”内容提问、解答。这样逼迫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形式交流思想,创造性地选择和组织语言材料。 12
3、自愿品评
    即对周围新近发生、发现的人、事、物乃至一本书、一篇文章进行自由品评,以此明晰个人见解,阐述个人观点。
4、自如演讲
    此项训练不限题材、体裁,要求学生自选材料,自找话题,充分展示个性,以提高“演”的技巧和“讲”的技巧。
5、自发辩论
    教师在一定时期内,针对一些敏感的、热门的话题给出一些论题,让学生在五分钟内自发自由的辩论。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采用哪种形式的“说”,每人都要备一本“课前五分钟说话活动记录表”。听者一定要动笔,或记梗概或记重点词句或详记全部内容,让说者有所得,听者有所获,既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又训练学生的瞬间反应力、创造思维力和简洁表达力,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学会听说读写。
四、课前五分钟说话活动的内容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说明语文说话的内容无处不在,语文延伸的点无处不有。但在限定的五分钟说话训练中,要让学生说得好,说得妙,感受到“说话”的乐趣,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认知水平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按年级分阶段循序进地科学安排训练内容。
初一年级(起如阶段):调动兴趣,实现“敢”说。
    初一学生,对上台讲话普遍存在畏惧心理。此时,训练程度要小,要寓教于乐,启智于趣。比如先背诵诗句篇章、名人名言,再鼓励学生讲述一些简单的笑话、小故事、寓言、童语等。要求不宜过高,克服学生羞涩与胆怯心理,调动说话的“兴趣”,燃起“想说”的焰火,因为这时候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成功,也能激发学生奋进的波澜。所以,本阶段目的在于锻炼胆量,丰富词汇量,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训练学生说话的准确度、简洁度和合理性。
    具体内容如下:
①日常对话;②简要复述(课内外均可)、讲故事;③自我价绍;④习成语说典故;⑤词语接龙;⑥日记大家听;⑦置疑解惑;⑧一周新闻发布;⑨自由辩论;⑩我与广告词;○11自由演讲;○12专题演讲;○13即兴演讲。
初二年级(提高阶段):闪现智慧,激励“愿说”。
    经过一个学年的锻炼,讲台不再陌生,害怕心理已消除,这时应让每个学生“置身事内”,充分表现个性,并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变“要我讲”为“我要讲”,而且结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积累,将说话重点转入到语言的锤炼、思维的拓展方面,从而训练学生说话的巧妙度、有效度和生动性。
    具体内容为:①自由交流;②描述性复述、讲故事;③自我推荐;④语文开心辞典;⑤句子接龙(语句接龙);⑥好书大家谈;⑦有问必答;⑧焦点再谈虎色变;⑨专题辩论;⑩我为……解说(解说词);○11自由演讲;○12专题演讲;○13即兴演讲。
初三年级(创造价段):展示个性,培养“会说”。
    这一价段,无论从年龄、知识、经验等方面来说,都应是说话训练的最佳阶段。除了一般的分析、综合、表达外,还必须清楚的阐明自己的观点、立场,并对之进行证明,从而训练学生说话的敏捷度、中肯度和技巧性,最后成为叶圣陶先生说的“精于思想,富于感情、工于表达”的“会说”者。
    具体内容为:①情境对话;②创造性的复述、讲故事;③自我欣赏;④文学作品赏析;⑤话题(文段接龙);⑥名牌大家评;⑦巧问妙答;⑧一日要闻采播;;⑨正反辩论;;⑩我为……献词(元旦、国庆、教师节……);○11自由演讲;○12专题演讲;○13即兴演讲。 
    以上内容可具体到每周,也可以在周内交替进行,只是老师在选定“专题演讲”、“即兴演讲”、“专题辩论”等具体内容时,要富有开放性和弹性,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扩展的空间。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320.html

  • 什么东西吸引孩子_拿什么来吸引孩子—我教《月光启蒙》的思考

    。这也引发了笔者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让文字有灵性   “本色”一词在词典里解释为:本来面貌;原有的性质或品质。语文如何彰显自己的本色呢?就是要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情和意,使一个个文字符号成为有呼吸、有脉搏、有翅膀的灵性之物,叩击学生的语言敏感点,达成正确...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钓鱼的启示》课文]我教《钓鱼的启示》

    课正式开始了。没有课件中的图片导入,我便用语言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课文《小猫钓鱼》给我们的启示,通过知识的迁移,来揭示课题《钓鱼的启示》。接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于在备课时,发现学生的预习作业中对“放鱼”和“启示”这两部分提出了不少问题,我便将文中“父亲让儿子放鱼”时对话的...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小溪为什么会生病|执教《小溪生病了》课后反思

    《小溪生病了》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叙述了小溪从清到脏,在从脏到清的过程。在朗读中,我要求学生做到不唱读、不顿读,训练学生能连贯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文中的一些叠词用得很有特色,如:“清清的、绿绿的”我指导学生第一个字读得短促些,紧接着读第二个字,第二个字音节可以稍延长,“的”字要...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执教是什么意思_执教《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珍贵的教科书》一文上完后,我觉得自己在教学目标 的设计上能紧扣主题,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学重点,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体现了“长文短教,抓住重点 ,培养语感,读中悟情,渗透学法”,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积极性,思维活跃性。   这...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反思_关于识字教学的几点反思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识字教学时,教师除通过读、写等方法帮助学生强化记忆,更要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使识字成为学生的乐趣。 “加减法”寻规律,识字有效率。利用学生熟悉的部首,我们可采取“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帮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学习新内容。例如,在学了“青...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镇定的女主人原文_《镇定的女主人》教学反思

    《镇定的女主人》这课,由于课文中的故事存在一定的悬念,而要解开这个悬念,我采用了变序教学的形式。在创设了“眼镜蛇盘上脚”的情境后,引生入境,并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情况紧急和女主人的镇定。尔后精读课文,体会女主人镇定的具体表现。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重点突出,易于突破难点,克服了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当学生明白...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看图说话学拼音|看图说话并输入拼音>

    教学内容:看图说话并输入拼音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打字姿势。 2、培养学生正确的的击键的方法与技巧。       3、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电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打字姿势。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运用指法。 教学设计: 二期课改后,新的语文教材在认识字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汉字的拼...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语言文字训练不要丢

    课改之后,语文课堂活跃了,活动内容丰富了,形式多样了,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了,课堂变得热热闹闹。我们大力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可以这样理解,可以那样体会,学生的看法多了,思考多了,但热闹过后总觉得在浅层表象后少了几分积淀。   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一尊铜像还是一座铜像]《一座铜像》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琅琅书声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而每一次的朗读并不是为了朗读而朗读,“以读为本,读中显悟”体现在每一次朗读我都预设了要求。如:读描写小于连姿态的句子,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人物外形的写作方法。读课文的一、四小节,是为了让学生边读边思,针对这两小节内容进行质疑。读课文二、...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 【如何讲成语故事】如何进行成语故事的听说训练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进行讲成语故事的听说训练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使学生懂得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更能丰富学生的词汇仓库,对学生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如何进行讲成语故事的训练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注意循序渐进性   开始阶段,可以先由教师示范讲...

    发布于:2025-08-0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