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上》教学反思]《操场上》、《比尾巴》、《菜园里》教学实录片断与教学反思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我们在课堂上通过兴趣谈话、观察课文插图、做动作做游戏、引发学生思考、口头表达、指导学生有节奏地读词读词组读拼音,断句有节奏地读课文,创造了活泼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现举几例回顾分析如下:
一、《操场上》教学活动实录片断
师:你们喜欢什么活动 ?
生:拍皮球,跳绳,弹珠子,踢球,打纸牌 , 跳房。
师:你们发现哪些活动用手 ? 生不会说时,师演示动作引生猜想。
生:拍皮球的“拍”,弹珠子的“弹”,打纸牌的“打”。
师: 说得好,拍皮球的“拍”,师边说边做拍的手势。弹珠子的“弹”,师边说边做弹的手势。打纸牌的“打”,师边说边做打的手势。好,大家跟我一起边说边 做动作 ,拍一拍、弹一弹、打一打。
师:你们还发现有哪些活动用手 ?
生:纷纷讨论。自由说,相互说。
师:你们发现哪些活动用到脚,师边问边用脚做动作引生猜想。
生:跳绳、跳房的“跳”、踢球的“踢”。
师:你们还发现哪些课外活动用脚 ?
生:议论纷纷,好像想不起来,说不出来。
师:看课文 P52 的插图,图上的孩子在做什么呢 ?
生:七嘴八舌,纷纷说。
师:你喜欢图上哪些活动。
生:纷纷说,打球、踢球。
师:你还喜欢哪些活动。
生:赛跑。
师:你觉得哪些活动玩得最有趣。
生:拔河。
师:一一板书,同学们说得不错,再看图,你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图上的活动都讲出来吗 ?
生:看图说话,指指点点。
师:边巡视,边提要求:看哪个同学能说得准,有顺序,说得多,时不时指点、纠正某些同学的发音。
师:同学们发现图上哪些活动用手,边说边做手势。
生:一一找出。
师:引生读,拍皮球的 / “拍” /p — ai= pai /pai/pai/pai/, 打乒乓球的 / “打” /d — a=da/ , da/,da/,da/, 拔河的 / “拔” /b — a=ba/,ba/,ba/,ba/ 。师边领学生读边演示动作、做手势。
生:现在你们自己读一读,做做手示,学生很活跃。
师:同学们发现哪些活动用脚。
生:一一找出。
师:引生读,边读边做动作。跳高的 / “跳” /t--i — ao=tiao/ ,跟我一起来,发现个别学生没有跟着说,跟着动,领了一个学生上讲台,一起边拼边动。(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照顾差异,调控教学)踢足球的 / “踢” /t — i=ti , /ti/,ti/,ti/, 跳绳的 / “跳” /t--i — ao=tiao/ , tiao/,tiao/,tiao/, 跑步的 / “跑”, /p — ao=pao/ , pao/,pao/,pao/ 。
师:用手做动作的词语“打,拔,拍”,边说边用左手做手示,边板书在黑板上 ( 板书时把“扌”用红色粉笔写 ) ,然后问学生,你们发现这些字都用到什么偏旁 ?
生:纷纷说,“扌”。
师:一一指认每个字“扌”,拍皮球的“拍”用到手, p-ai=pai,pai,pai,pai 。 ( 左手用教棍指着“扌”,右手做动作 )
生:看着黑板,跟着读,跟着做动作。
师:打乒乓球的“打” d — a=da,da,da,da ,用到手 ( 左手用教棍指着“扌” ,右手做动作 ) 。
生:看着黑板跟着读,跟着做动作。
师:拔河的“拔”, b — a=ba,ba,ba,ba ,边拼边指着黑板上的“扌”做动作。
生:看着黑板跟着拼,跟着做动作。
师:用脚的词语,我们刚才学了哪些 ?
生:一一说出,跳,跑,踢。
师:一一板书,把跳、跑、踢的“足”旁一一用黄色粉笔写。问:这些字都带一个相同的部首,你们发现是什么 ?
生:一起回答,“足”字旁。
师:课本 P54 面读读画画中,哪些活动用脚,带“足”字旁。哪些用到手,带“扌”旁。
二、《比尾巴》教学活动实录片断
师:课文 83 面有三个动物,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
生:纷纷说出,猴子、兔子、松鼠。 123
师:你喜欢吗 ? 喜欢猴子的举手。
生 : 一部分举手。
师:喜欢兔子的举手。
生:一部分举手。
师:喜欢松鼠的举手。
生:一部分举手。
师:你们喜欢它们的尾巴吗?
生:好笑,纷纷看书,看它们的尾巴。
师:喜欢猴子尾巴的举手。
生:一部分举手。
师:和兔子、松鼠的尾巴比较起来,你发现猴子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
生:猴子的尾巴长一些。
师:谁的尾巴长?回答我。
生:猴子的尾巴长。
师:这样平平淡淡地说没趣味,现在老师教你读,读出节奏。谁的/尾巴/长 ?
生:跟着读,谁的/尾巴/长 ?
师:猴子的/尾巴/长。
生:猴子的/尾巴/长。
师领生反复练习读
师:你们发现刚才为什么读得好听?
生:纷纷说
师:引生发现探究总结:一个词一个词地读
师:谁喜欢兔子的尾巴 ?
生:一部分举手。
师:和猴子、松鼠的尾巴比起来,你们发现兔子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呢 ?
生:兔子的尾巴短一些。
师:不错,现在怎么读,反复引导学生读,划节奏:谁的/尾巴/短 ? 兔子的/尾巴/短。
生:谁的/尾巴/短 ? 兔子的/尾巴/短。
师领生反复练习读
师:哪些同学喜欢松鼠的尾巴 ?
生:一部分举手。
师:和猴子、兔子的尾巴比起来,你发现松鼠的尾巴就像打着什么东西 ?
生:一一试说。
师:点拨,松鼠的尾巴从后面高高翘起,就像我们人打着一把小伞。
生:啊,象伞啦 ? 似乎认可。
师:怎样读,引生反复读,划节奏: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
生:松鼠的/尾巴/好像 / 一把伞。
师领生反复练习读
师:现在同学们看看插图,有节奏地把课文读一读。
生:纷纷读。
师:巡视,肯定表扬读得正确流利的同学,纠正、辅导拼读有困难的同学。
师:出示第 1 组图画 --- 认尾巴,分别是猴子、兔子、松鼠的尾巴(只是尾巴部分,没有身体部分),让学生辨认。
生:纷纷辨认,哪是猴子的,哪是兔子的,哪是松鼠的尾巴?
师在评点生的对错时回顾各自尾巴的特点。
师:再出示第 2 组图画——贴尾巴,分别是猴子、兔子、松鼠的身体部分(只是身体部分,没有尾巴部分),让学生选第一组图画中的尾巴贴上去,看谁贴的尾巴准确。
生:纷纷试贴,对贴错的尾巴哈哈大笑。
师在评点生的对错时回顾各自尾巴的特点。
师:做课本 P85 读读画画:画尾巴
师在评点生画的 情况 时回顾各自尾巴的特点。
三、《菜园里》教学活动实录片断
师:同学们喜欢吃哪些蔬菜 ?
生:一一说,菠菜,黄瓜,西红柿。
师:相机板书。
师:同学们还见过哪些蔬菜 ?
生:好像说不出。
师:提示:在菜市场里,在菜园里。
生:再说,茄子,辣椒。
师:补充,豆角,萝卜,南瓜。
生:又说,白菜,包菜 ( 卷心菜 ) 。
师:看课本 P94 面,发现有哪些蔬菜 ?
生:一一试说
师:肯定,纠正。接下来看书上的词语,你会认读拼读吗?
生:一一试读。
师:巡视了解,对读得标准的同学予以肯定,纠正拼读不准、不认真的学生。
师:你们发现豆角什么颜色 ?
生:青色 ( 绿色 ) 。
师:怎么样的形状 ?
生:细,长。
师:小结,豆角 / 青青 / 细 / 又长。
生:跟着一起读,划出节奏。
师:黄瓜什么颜色 ?
生:黄色。
师:原来的黄瓜是浅黄的,但是现在的这种黄瓜是绿色的,就好像我们穿着绿衣裳,看看,黄瓜的颜色像哪个同学衣裳颜色 ?
生:从教室里一个同学衣服上找出了绿色的一块。 123
师:领读,划出节奏。黄瓜 / 身穿 / 绿 / 衣裳。
生:跟着读。
师:茄子在枝上吊着就像什么?
生:纷纷说,
师:归纳,讲解,像挂着的灯笼,茄子 / 高高 / 打 / 灯笼。跟我读,划出节奏。
生:跟着师读。
师:看看书,豆角 / 青青 / 细 / 又长。
生:边指插图边读,豆角 / 青青 / 细 / 又长。
师:黄瓜 / 身穿 / 绿 / 衣裳,有没有指着插图?读。
生:边指插图边读,黄瓜 / 身穿 / 绿 / 衣裳。
师:茄子 / 高高 / 打 / 灯笼。指着书没有。
生:边指书上插图,边读“茄子 / 高高 / 打 / 灯笼”。
师:那么萝卜长在哪里呢 ?
生:想一想,长在泥土里。
师:要找到萝卜还要到泥土里去挖,那就像和我们在捉迷藏,萝卜地下捉迷藏。指着图跟我读,划出节奏。萝卜 / 地下 / 捉 / 迷藏。
生:看看图,跟着老师读。萝卜 / 地下 / 捉 / 迷藏。
师:辣椒是什么形状呢?
生:说出了各种各样的形状。
师:一般的,辣椒尖尖的,看看图上,辣椒就像长了一个尖尖的嘴巴,辣椒 / 长个 / 尖尖 / 嘴。指着插图跟我读,划出节奏。
生:辣椒 / 长个 / 尖尖 / 嘴。
师:老的南瓜是什么颜色的?
生:好像不知道。
师:南瓜越老它的颜色就越黄,南瓜 / 越老 / 皮 / 越黄。指着插图,划出节奏跟我读。
生:南瓜 / 越老 / 皮 / 越黄。
师:西红柿、辣椒是什么颜色的 ?
生:红色。
师:豆角、黄瓜是什么颜色的?
生:青色、绿色。
师:茄子是什么颜色的?
生:紫色像黑色的。
师:红的、绿的、黄的、紫的,这些颜色各种各样,好不好看?
生: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
师:喜欢红色的举手。
生:一部分举手。
师:喜欢绿色的举手。
生:一部分举手。
师:喜欢黄色的举手。
生:一部分举手。
师:喜欢紫色举手。
生:一部分举手。
师:红、绿、黄、紫真好看,菜园里呀一片好看的风光,菜园一片好风光。跟我读,划出节奏。红 / 绿 / 黄 / 紫 / 真好看,菜园 / 一片 / 好风光。
生:跟着老师读。红 / 绿 / 黄 / 紫 / 真好看,菜园 / 一片 / 好风光。
四、教学反思:
以上几课教学能做到:
1、以学生喜欢的活动、喜欢的动物、喜欢吃的蔬菜入手 - —— 能 从学生的兴趣谈起,“你喜欢、你觉得、你发现”,师民主地发问,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独特兴趣地发掘和尊重、个性化感受地认可和发掘、探究意识地培养和发掘。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引导学生走向自主探究 ;
2、图上有哪些活动、图上是哪些动物,各有怎样的尾巴、图上是哪些蔬菜,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充分观察插图认识事物,探究比较事物特点,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
3、引导学生动手做动作比划——加深学生对动词等词语地感受、领悟、体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动感;
4、辨认尾巴、选贴尾巴、画尾巴——用从易到难的动手动脑游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辨别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师说引生说、师生互说引起生生互说,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在多向合作探究的交流中,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体现了由引导说到放手说,由说得少到说得多、由说得不大好到说得比较好的训练过程 ;
6、指导学生有节奏地读词读词组读拼音,断句有节奏地读课文——使读准确而平添趣味,有利于引起学生读的兴趣,从而多读,读通、读熟、直到读出感情来。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294.html
-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_《给予是快乐的》听课感受详细阅读
中王老师从整体入手,抓住关键词“惊讶”“又错了”“懂得了”组织教学,从而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文章的中心。 二、弄清思路,分好段落结构。 这篇课文的重点并没有写保罗怎么载着小男孩和他的弟弟兜圈的情景,而是详细地叙述了原因。保罗怎么会用新轿车载着他们兜圈的呢?情节是比较曲折的,叙述也是很生动的。...
-
余秋雨《道士塔》_《道士塔》教学感言详细阅读
很久以前听说余秋雨的>写得不错,借了一本,匆匆地翻了一遍,觉得有些快乐,也有些不快 也没继续深读,还给主人了 没想到他的>竟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 而我正教第三册 教学生读书可不是自己读书,那非细读不可了 可是细读之后,无端生出一些不快 不快有如下一些 一 文物外流不...
-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详细阅读
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一个人“停止了创新的思想,便是停止了生命。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能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因此语文教学活动必须以教材为凭借,但决不能局限于教材,应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体验性能力寓于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天空中翱翔。 (1...
-
新教材下的识字教学|新教材识字教学点滴谈详细阅读
中有读,读中有悟。在课堂上,识字方法不应是单调的,枯燥的。 (一)突出重点,避免平均用力。 一篇课文中的生字有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对于学生易错的字,要先强调,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对于学生特容易出错的字,教师要用彩笔标出,例如:“鸟”、“太”字,教师书写的时候就要将“、”用醒目的红色标出,...
-
[《北风和小鱼》教案]《北风和小鱼》一课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号转化为图象,在他们脑海里浮现。最终让学生读出情、读出味,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获得启迪。新课程强调多维互动,体现对话课堂。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对话过程中,通过加动作、加表情的形式,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共同探究,真正地把感情激发了出来。使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
-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_《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知规律,培养学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建立宽松的学习氛围 在学生完成课堂探究时,我利用课件播放优美的音乐,建立了宽松的学习氛围。自主探究的课堂处处洋溢着师生民主平等的气氛,我用生动的语言、温柔的目光、信任的眼神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使学...
-
【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握文本,让对话更具活力——古诗《枫桥夜泊》一课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品读、赏析《枫桥夜泊》描绘的画面,领略诗中悲凉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正如备课是预设的一样,学生们不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而且理解了诗的意思,领悟了诗人凝重孤寂的思想感情。可是就在理解诗意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对于作者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作者描写...
-
看菊花挂什么科_《看菊花》反思详细阅读
《看菊花》这一篇课文记叙了一家人在假日去公园看菊花的情景,赞美了菊花不畏严寒,竞相开放的高洁品质。以“看菊花”为题,告诉我们“菊花”是主要描写对象,先交代看菊花的时间、地点、人物,接着写菊花盛开的情形,再展示爸爸看菊花的议论,最后点明“我看菊花的感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会生字,理解生词,读好课...
-
《未来的衣服》作文|《未来的衣服》听后感详细阅读
昨天有幸参加了在海盐向阳小学举行的嘉兴市第九届“南湖之春”教育教学改革展示活动——语文专场,亲身体验了三位教师的精彩课堂展示。展示课给予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以极大的帮助,因为昨天上课的三位教师所上的都是平时我们不太愿意专注的说话课和口语交际课。教师们精湛的教学功底,无不让在座的几百位教师咋舌。 给我...
-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反思]《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体现了冰心对春天、对儿童的赞美之情,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种感情,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紧扣一个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一、在引出课文中心句: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后质疑“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