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动课堂理念|带着理念进课堂,伴随反思出课堂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是与充满了希望和活力的新世纪,一起来到我们中间的。它带给我们教师很多宝贵的馈赠:不仅是新“课标”,还有新理念、新方式,新思维、新行为……可以说是从根本上挑战了教师的生存方式,撼动着教师的生存状态。 

          
      在课堂上从事语文教学实践探究达二十年的郑百苗老师,从他诗意地栖居着的校园里,挟带着一身碧葱清新的“田野气息”,和一部《走近语文新课标》的手稿,在早春二月的一个星期天,来到了我蜗居的“容膝斋”,谈甘言苦,论教说文。
          
      记得心理学家弗罗姆曾经提出人类有着两种不同生存方式的话题:以“占有式”生存的人,会简单地把物据为己有,但在拥有物的同时,忽略了“我”的存在,相反为物所控制;以“存在式”生存的人,却不会简单地为物所异化,始终感觉到自我的存在,从而创造性地对待和使用“物”。这不禁使我联想到教师,确实也有不少教师,一辈子兢兢业业地从事着“知识传授”的工作,他们也许已娴熟了教科书之内的知识体系,拥有了令人尊敬的30年教龄,然而却在“书越教越不会教”的心态下,步入了退休生涯。于是,回首往事,未免茫然: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因何未能成为“专家”,反而沦为“生手”?拥有了一生所能有的教龄,因何最终并不拥有“自信”?
          
      展读郑百苗老师的手稿,仿佛与他一起在潜心课堂教学,探究教学设计,从事课题实验,挑灯笔耕不已……因此为之庆幸:“走近语文新课标”的他,不仅获得了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也改变了教师传统的生存方式和生命状态。这也许正是今天走进新课程、走近新课标的所有老师的写照----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逐渐变为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
          
      请别以为只有教育理论需要研究,而教育、教学实践是不需要研究的。须知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它包括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实践形态的存在,一种是理论形态的存在”。①这种对实践形态存在的研究具体表现在“教育研究能够转化和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去:它激发了教育实践者的变革意识和变革欲望;它改变了教育实践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其成为更科学更有效的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简而言之,它能够有效地影响和改变教育生活与教育存在。”②总观本书的内容,有来自教学实践者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验和解读,虽然只是探索,但给我们带来的却是火热教学生活和浓浓气息;也有来自教学第一线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探究,虽然只是初识,但给我们带来的却是很有价值,颇多启迪的尝试;有出自教师之手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很有见地的评议;也有来源于真实课堂生活的反思与品赏……这些丰富的材料,雄辩地说明了教师不仅是研究者,而且处于最佳的研究位置,拥有最佳的研究机会。教师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课堂,而课堂正是检验教育理论的最理想的实验室。像郑百苗老师那样“走近新课标”,不仅是从事教学,而且能同时反思教学、研究教学、提升教学,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生存状态。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走上了一条成为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幸福康壮大道。
          
      《爱弥儿》开篇就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会变坏了。”③所谓“造物主之手”也就是“自然之手”。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来说,课堂就是“自然”,课堂就是教育、教学的原生、原创之地!
          带着理念进课堂,伴随反思出课堂,或许这才是我们所企盼的“教育科研雄风”!
          专家教师的阵地永远在“焕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141.html

  • [《广玉兰》的作者]《广玉兰》反思

    《广玉兰》一文是一篇状物散文,作者状物,原因是因为她感到了物的“美”,而借助于文字将这种美传递给读者。广玉兰,同样是因为它的美丽、高雅打动了作者,所以在教学时,我紧扣住“美”展开。因此,我对教材的上述处理只对了一部分。但是,事物的美丽是多种层面上的,有外型上的、色彩上的,更有一种事物潜藏在内...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写一个熟悉的人》教案_《写一个熟悉的人》教学反思

    本课时是一堂网络教学实验课。课堂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学校校本资源——快乐作文网站组织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优化作文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三次引导学生点击网站专栏——“优秀作文”“作文教学”“佳作欣赏”,每一次的网络利用都有不同价值。学生在教师有的放矢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思...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反思1000字左右]语文教学反思1

    语文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已经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是,以整体而言,语文教学效率偏低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面对学生不懂文体,不会谋篇,词不达意,表达不清,错别字连篇等诸多语文能力的缺漏,人们在思考,语文教学怎样才能走出颓靡的困境?怎样才能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以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与需要?...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阅读教学教学反思|“阅读教学”教学反思

    现在我们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一节课老师最多讲15分钟,剩下的要么是开展活动,要么就是让学生自学。《 新目标英语》中每单元至少有两篇阅读材料,我们现在一般都采用阅读教学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强调自学与合作学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怎样讲?...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优化教学语言】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枯燥无味,没有情趣,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开学初的一节语文课上,由于我感冒,声音嘶哑,我的激励性语言不够,学生的兴致也不高,整个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教学效果不佳,通过这一个月的教学实践,我注重在教学中要优化教学语言...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合作要有实际内容]合作要有实效——《世纪宝鼎》教学反思

    通过《世纪宝鼎》的教学,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新的认识。 学生读课题质疑,提出:世纪宝鼎的“鼎”是什么,世纪宝鼎的样子又是什么,它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我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学习,在反馈交流的时候,我觉得效果并不好。课后反思,我并没有真正弄懂“小组合作”的目的。如果这节课这样设计...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赏析古诗句子的三步走]学习古诗三步走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选编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些诗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语言、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那么,如何较快地学习古诗,体会出诗中的美呢?   第一步、解诗题,知背景。   所谓“解诗题,知背景”,就是初学一首古诗,首先须从题目入手,了解诗人的...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七律长征》?|《七律长征》教后记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初步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感情丰富的强烈特征。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语文快餐杂志|语文快餐——自主的体现

    时下,教学改革中提倡“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接着也便经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的苦叹:“语文课没法教了”、“语文课不会上了”……我对此虽表同情,但更多的是为某些教师于当今形势的无奈,思想的守旧而担忧。   其实,今天的教学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就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空间,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后记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散文。鲁迅的作品,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难度的,课文里介绍的生活场景百草园、三味书屋,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陌生的。但是文章的主题思想中提及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学生而言又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好在文章里的游戏、知识等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可感的。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富仁老师曾说:...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