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一缕阳光|那一缕阳光下的一丝柔情——《守财奴》教学手记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吴礼明
   
   
   我想起了我所教的《守财奴》来了。
   我的学生说,那“守财奴”葛朗台其实是很可怜的,你看他多像一头骆驼,只知道一个劲地往自己的身上堆积东西,却从来也没有想到去休息一下,哪怕是短暂地停在路边,眺望一下远山的风景,做一点灵魂的逗留也是好的。可是,他不,他就是那么神情专注地积攒,不断地积攒,凶狠地积攒,残忍地积攒!
   我呢,又想起了柳宗元《蝜蝂传》。那小爬虫不也贪得无厌,执迷不悟,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终于“坠地而死”吗?一个守财奴就是一个蝜蝂的西方活化!我说,你们很不错,这些已经超出了简单的所谓“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义者”、“一个十足的拜金主义者”定性的评判;但还是不够的。因为,在我的心中我很清楚,你们是在把玩着当下的你们的所谓的聪明,向着一个逝去的历史作一次无谓的炫耀。这不是你们的高明,而恰恰是相反。
   你们很懂得花钱是不是?那么就让我问问你们一个简单的问题吧。对于都市的华区美宅,你们愿不愿意去买一套?你们很多人则不假思索地说,有钱就买。
   “好,那没钱怎么办呢?”
   “想办法呗。”
   “那怎么想办法呢?”
   …………
   我看出,你们顿时陷入了沉思,一个集体的沉思——好一个宏大的叙事啊!你们也居然思考起了社会的问题了,而且是在语文课上!我看看窗外,春后第一场雪仍皑皑满野,但阳光正细细地舔舐着洁白的雪面。我甚至都能听到那滑滑的唇吻的摩挲声。
   我细数着时间,秒针在一点一点有节奏的跳动着,我听到你们的心也在砰砰地撞击着。我知道你们有很多世俗的欲念,对于你们来说,那种强烈的诱惑也许真是太难以抗拒了。但你们又似乎朦胧地感觉到这好像不符合道义;而这道义又是什么呢?
   终于,你们中的一个率先站了起来,其实你也可以坐着来回答我的问题,包括拒绝回答我的问题;你也可一直保持沉默嘛。但是你,一个出自官宦家庭的孩子,你首先站了起来。
   “老师,有钱就有错吗?”
   “没有,一点也不。但要问问钱是从哪里来的。”
   “但是谁会这样问呢?”
   “为什么不问呢?”
   “为什么要问呢?”
   我隐约地感到了窗外的阳光有点儿刺眼,我让你坐下了。我于是对着你们这些瞪着大眼的孩子们说,让我们暂时从守财奴的可怜的阴影里走出来,把我们的目光投向我们的周围,以及那些芸芸众生,来共同来求征 “为什么要问呢”这个答案吧。
   我说:“很多人的工资在账面上与我也不相上下,他们因为是官能买得起那里的房子;可我是一个教师就买不起,要知道,我很节俭的。为什么呢?”
   “这样做又有什么不好!人家拿的扣的是公家的,又不是哪个个人的!”
   我刚想“开导”这个你,但转而一想还是暂时撇开这个问题吧。我说,让我们一道儿来看看一些人相似的人生轨迹吧。于是,你们又讨论起来了。一谈到现实,我感到,你们有使不完的兴奋和激动!
   我在细数着,秒针在一点一点有节奏的跳动着,我听到你们的心也在有节奏地撞击着。终于,我期待的情形出现了——我渐渐地看到了你们有些人的脸上一些异样的表情,甚至有着一种恐惧的东西在里面。你们虽是认真的孩子,你们思考得却很深入。
   “老师,我不愿意那样生活,那会使一个人失去他的精神。”
   “你得当心!‘精神’这个词如今并不时髦了。”我微微一笑。
   “时髦的东西只是一层皮!”一个你讥讽起来。
   “我们需要精神,那一种极尽物欲之享的生活,他的精神一定是空虚的。”又一个你说。
   “但是,你要知道,这样会推进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的增长!”我又微笑着。
   “老师,那样的人一定是有缺陷的!”
   我心头一热。初春的气息很浓,我感到了一缕阳光下的一丝柔情。但我还是沉静下自己的心,我让这些年轻的还未成年的孩子们继续热烈地讨论下去。在这里,我们见到的是你们个性、才性的展示,和友善的互联,甚至是对道德的自组织、自教育与自体认。让你们的思想有一个交互与碰撞的过程吧。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你们热烈地争论着,而意见也渐渐地趋向了一致,似乎,生命的意识——这是个千百年来共同关心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占住了上风。于是,你们渐渐严肃起来,你们似乎看到了那种物欲横流的场景。这是一个可预先感知和借鉴的生活实在。你们看到了那些人(!)在喧哗,在凶杀,在暴力,在豪赌,在玩女人,在挥霍,在腐败,在纵欲,在堕落,在毁灭……
   “但是物质利益也不是洪水猛兽啊!”我头一扬。 12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嘛——”有一个你则悠悠道来。
   我很欣慰。你们想到了君子,想到了一种风范,一种价值。因为我刚刚研究了三遍《论语》后,写了一篇《<论语>的要义》,并向你们鼓吹了“君子”的精神和风范。
   “但是,……”
   你们瞪着大眼,老师又在变换着什么新花招呢?我并不急于说下去。我突然问,你们觉得背书好不好?你们很奇怪地反问我:背书有什么不好,不是时常让我们这样做吗?
   “是的。但是,是悟记呢,还是死记呢?是六经注我呢,还是我吞六经呢?”
   你们回答说,那当然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我说,即便如此,也有三六九之分呢。有些人成了书的奴隶,而有些人则成了主人。同样是读书,有些人是食古不化,而有些人则能融会贯通。所以这个道理是一样的。这就是腐儒与通儒的天壤之别。
   但有些人,貌似通脱,在骨子里却也还未蜕尽腐儒的蛇皮呢。现在,在他们的眼里,只有西方的圣贤,只有他们永远也转述不完的陈词滥调,就是毛泽东斥之为“言必称希腊”的那种,在精神上也是可怜的。在他们,虽然有时甚至能看见一个真实的、具体的、可感觉的世界,但到底看到也还只是达上“物质的闪光”(鲁迅语)的层次呢!这是读书人的悲哀!这就是精神的“奴役”,物化了的精神的“奴役”!
   我说,还是让我谈点历史吧。我并引述了我在1995年安徽比较文学学会上的一篇文章《文学与人文构图》的结尾的话。
   “鸦片战争后,曾经繁荣的文化成了异族文化的奴婢,时间又仿佛回到了野蛮洪荒的时代。文明,一方面意味着进步,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野蛮。在西方我们野蛮的东渐之后,我们的文明甚至不堪一击。我们的文化于是四分五裂。中国人被迫向侵略自己的侵略者学习,由此带来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包括人格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在相当的程度上成了文化难民,而今在热烈地向西方学习,以自救图存,这是多么具有讽刺却悲惨沉痛的事情啊!
   “我们否定了传统,也就否定了与传统的任何联系,而对外来的影响,也因缺乏深悟而使这个民族的魂灵四处飘荡,因而在文坛上……各种流派粉墨登场,热闹一阵,终于什么也没有了。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我们的作家缺少一种独立操持、坚忍不拔的内在气度与不趋时务的宁静达观之心。他们仍缺少下面所涉及到的对自由的认同与把握:一方面指作家不废江河的向生命荒原的进发意识,给世人带来全新的风气或开拓崭新的领域——这是与世俗、庸政、恶教相摈或相抗的一种文人气象。另一方面指作家独具慧眼浸润了审美风情的文人个性。他们是如此的独特,以至于人们不得不佩服他们笔下的感染力与震撼力。无论东方与西方在文学的观点上差异是多么巨大,但对自由的宣扬、守护与尊崇都是一样的,诚如美国H?M?卡伦在《艺术与自由》中说:‘尽管人们可以以各种手段去驯服它并为自己的目的去打破它,为它套上挽具以便驱使它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自由是一种精神,而精神是不被驯服并拒绝为他物驱使的。它曾使艺术始终朝着生命之亘古荒原进发,并作为探索生命的激情和行动的拓荒者而生存下来。’”
   我想,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得有一个自为目的的主心骨的东西才行。我又自然地谈起了人民网2003年3月3日《朱永新委员与人民网强国论坛交流实录》里朱市长的一段话来。“我们很容易把一个非常好的理念概念化、形式化、口号化,学习型的社会,我觉得它应该是一个大家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工具,是为了得到某种荣誉,得到某种职称,得到某种成绩的一个途径。而是它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像一个人吃饭一样,我们在出国的时候,无论是在火车的车厢里,无论是在飞机场的候机室里,我们都看到很多老外都在静静地看书。”
   我还想再向学生谈谈人生中那些更根本的问题,但下课的铃声已经响起了。我们不能再无休止地“谈”下去了。当然,我想时间以后有的是。也许有人会说你这一堂课都讲的是什么啊!那么,我会反问一句,除此又能讲出什么呢?
   哦!哦!我听到了你们这些孩子——很多人,在我背后“哦”着……
   下课了,我走在走廊上,我感觉这外面的阳光格外的柔细。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139.html

  • 如何抓好课前准备_如何抓好课前预习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次提到预习,无非也就是要求学生读一读课文,查一查字典而已。其实预习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预习是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己去读书 ,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我以前在第二课时上会下很大功夫,忽视了预习课的重要。现在我认为预习课就正如砍柴之前的磨刀功一样重...

    发布于:2025-07-24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评价用语_反思我的语文教学用语

    语文课堂中我却碍于脸面 , 吝惜赞扬之词 , 即使学生回答得完全正确 , 也只是用 “ 说得还是不错的 ”“ 对 ” 等稍微做些肯定。现在我已经知道 :学生与教师原有的知识基础差异较大 , 在小学阶段更是如此,所以 , 对待学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朗读、独到的想法教师应该给予发自内心的赞赏 , 这可能...

    发布于:2025-07-24

    详细阅读
  • [如何训练语文语感]训练语感,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时,用平缓、柔和的语调朗读环境描写的语句,再结合画面,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四周是那般幽静。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2 、表情朗读,...

    发布于:2025-07-24

    详细阅读
  • 【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读后感】《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心得体会――要重视知识的积累

    教师日记不你象我们传统意文上理解的日记,老师的日记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如教学反思、听课记录等。这些本身就是对知识的积累。   荀子说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总希望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融入一些新鲜的、紧扣时代的信息,使教学生机盎然,...

    发布于:2025-07-24

    详细阅读
  • 绘本《爱写诗的小螃蟹》|《爱写诗的小螃蟹》课后反思

    《爱写诗的小螃蟹》是一篇富有童趣的小短文,通过前后小螃蟹两次哭的不同原因,让读者感受到真诚的欣赏与鼓励会给别人带来莫大的快乐。 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感情。   多种朗读训练穿插在教学中,有自读、男女生读、教师引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比如在理解白头翁是如何喜欢小螃蟹的诗时...

    发布于:2025-07-24

    详细阅读
  • 【点面结合留住精彩公开课】留住精彩--听公开课后的反思

    求知欲强的孩子们。 二、注重朗读,感悟语言。   新课标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如在《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的课堂上,没有过多的讲解,学有过多的咀嚼。而是通过指导学...

    发布于:2025-07-24

    详细阅读
  • 四年级语文 绿 教学反思_对自身语文的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领域产生了不少新的理论、观念。 主要有:1、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2、教学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不能把学生视为灌输知识的容器。 3、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语...

    发布于:2025-07-24

    详细阅读
  • 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反思|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一

    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

    发布于:2025-07-24

    详细阅读
  • 【学生情感评价】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

    发布于:2025-07-24

    详细阅读
  • 冰心《烟台的海》_《烟台的海》教学设想与反思

    教学设想: 《烟台的海》生动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课文在写“景”也写“人”,“景”与“人”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而且,语言文字非常美,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让我们感受到烟台...

    发布于:2025-07-2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