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教学反思简短_《猫》的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虽然短小,但内容具体,描写生动,剪裁得当,构思精巧,是一篇令人百读不厌的优秀的范文。猫虽然在日常中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小动物,然而在作者老舍爷爷的笔下却显得那么生动活泼,那么惹人喜爱。这正说明了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如何让学生学会热爱生活,学会用心去感受,去发现美,欣赏美,并创造美成了本课的最终目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力求突出课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丰富语言积累。
  《新课标》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儿童语言贫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语言的过程。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增多,语言水平自然提高。这是社会交际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认识、发展智力所必需。说话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都在于一个人具有深厚的语言积淀。而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天我就是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积累有关成语。教师看似随意实则有意的一句话,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积极思维的可能。重视朗读,重视整体综合感知。过去在阅读教学中,长期存在烦琐的内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使语文教学的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特有的魅力坠失了……《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去读写猫性格古怪的句子,并且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如本文中对“蹭”字的理解,如果仅仅追求字面上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学生已经过充分的朗读,获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开朗。由于语言文字隐喻性很强,许多词汇可意会不可言传,可体验而无法表达,有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的是“尽在不言中”。正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使符号化的文字被重新贯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赋予了生活的感性力量。  
     教学时,我采用了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即引领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然后让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从而让他们有机会自己阅读,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引领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我抓住了“老实”、“贪玩”、“尽职”三个重点词,体会这三个不同特点的词的连接词句所表达的作用成了本段的教学重点,从而去体会猫的性格古怪。教学中,朗读成了体会情感的最直接与最重要的手段,通过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引读等多种朗读方法,层层递进地加强情感的培养,体味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谁能读得更喜爱些?”的激励性导语使学生积极而又活跃。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把猫当成一个调皮的孩子来写,是一种拟人化,是因为作者喜爱猫。
  如此,在重点引领学习第一自然段这一范例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研读第二自然,就显得自然而有意义了。自学前,我又引领指导学生从层次、详略、表现手法,用词造句等各个方面去学习,于是,学生圈圈画画,读读写写,都能完成这个自读过程,并参加交流,进行自己讲书。这样保证了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研讨课文,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摆脱了繁琐提问作情节分析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他们可以挑自己最有感触的地方说,这样也就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豪感,也就发挥了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但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不少缺陷的,如对教材挖掘不够深,对一些重点词没有加深体会等,需要在不断地积累过程中不断地进步。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135.html

  • [《广玉兰》的作者]《广玉兰》反思

    《广玉兰》一文是一篇状物散文,作者状物,原因是因为她感到了物的“美”,而借助于文字将这种美传递给读者。广玉兰,同样是因为它的美丽、高雅打动了作者,所以在教学时,我紧扣住“美”展开。因此,我对教材的上述处理只对了一部分。但是,事物的美丽是多种层面上的,有外型上的、色彩上的,更有一种事物潜藏在内...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写一个熟悉的人》教案_《写一个熟悉的人》教学反思

    本课时是一堂网络教学实验课。课堂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学校校本资源——快乐作文网站组织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优化作文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三次引导学生点击网站专栏——“优秀作文”“作文教学”“佳作欣赏”,每一次的网络利用都有不同价值。学生在教师有的放矢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思...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反思1000字左右]语文教学反思1

    语文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已经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是,以整体而言,语文教学效率偏低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面对学生不懂文体,不会谋篇,词不达意,表达不清,错别字连篇等诸多语文能力的缺漏,人们在思考,语文教学怎样才能走出颓靡的困境?怎样才能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以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与需要?...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阅读教学教学反思|“阅读教学”教学反思

    现在我们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一节课老师最多讲15分钟,剩下的要么是开展活动,要么就是让学生自学。《 新目标英语》中每单元至少有两篇阅读材料,我们现在一般都采用阅读教学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强调自学与合作学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怎样讲?...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优化教学语言】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枯燥无味,没有情趣,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开学初的一节语文课上,由于我感冒,声音嘶哑,我的激励性语言不够,学生的兴致也不高,整个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教学效果不佳,通过这一个月的教学实践,我注重在教学中要优化教学语言...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合作要有实际内容]合作要有实效——《世纪宝鼎》教学反思

    通过《世纪宝鼎》的教学,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新的认识。 学生读课题质疑,提出:世纪宝鼎的“鼎”是什么,世纪宝鼎的样子又是什么,它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我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学习,在反馈交流的时候,我觉得效果并不好。课后反思,我并没有真正弄懂“小组合作”的目的。如果这节课这样设计...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赏析古诗句子的三步走]学习古诗三步走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选编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些诗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语言、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那么,如何较快地学习古诗,体会出诗中的美呢?   第一步、解诗题,知背景。   所谓“解诗题,知背景”,就是初学一首古诗,首先须从题目入手,了解诗人的...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七律长征》?|《七律长征》教后记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初步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感情丰富的强烈特征。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语文快餐杂志|语文快餐——自主的体现

    时下,教学改革中提倡“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接着也便经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的苦叹:“语文课没法教了”、“语文课不会上了”……我对此虽表同情,但更多的是为某些教师于当今形势的无奈,思想的守旧而担忧。   其实,今天的教学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就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空间,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后记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散文。鲁迅的作品,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难度的,课文里介绍的生活场景百草园、三味书屋,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陌生的。但是文章的主题思想中提及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学生而言又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好在文章里的游戏、知识等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可感的。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富仁老师曾说:...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