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阅读的活动设计_有关家的活动设计两例

幼儿园活动设计 2024-04-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幼儿园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我家有多远?

活动目标:
初步尝试用自然物进行测量,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喜欢测量活动。

活动准备:
1、        家长协助孩子估算早上来园所耗的时间
2、        师生共同在户外场地制作的“家园图”
自然物:吸管、笔、圆柱木棒、绒线、胶水、记录纸、剪刀、纸条笔等。

设计思路:
测量是认识量的手段,孩子最早的测量是从“目测”开始的,逐步发展到“自然物测量”、“标准工具测量”。但是,观察了解到我们的孩子在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知道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是不太容易的,所以在活动中我们以解决“冲突”为主。又正好我们的主题进行到“我生活的城市”,从孩子最熟悉的“家”着手,我们一起用各种建构材料构建了一张缩小版的家、园地图,旨在将数活动与孩子的生活联系起来,“寓教于乐”。

活动预设流程:
(一)  我家有多远?
——幼儿简单交流来园所耗的时间,初步感知时间和距离的正比关系
** 幼儿按家庭住址分组坐好
** 初步估定来园所耗的时间:大约在……
t总:家离幼儿园的距离越远,路上所耗的时间越多。反之亦可。(事实验证——测量)
(二)  测测谁家远?谁家近?
——(户外)师生一起解读“家园图”
——孩子尝试用自然物进行测量、记录
** 冲突一:同一路线,同一测量工具,为什么测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引出测量的方法)
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首尾相连。
** 冲突二:同一路线,为什么测量工具的数量会不一样?
t:“我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条线路,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
t总: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么需要的数量也不一样(测量工具越短,用的数量越多;测量工具越长,用的数量——越少)。
** 冲突三:不同路线,如何用最快的方法比较出远近?
t:(举例两小区到幼儿园的路线)“怎么样才能很容易的知道到底谁远?谁近呢?”
t总:找一样的测量工具,然后比较数量就可以很快的知道谁近谁远了。(数量越多,距离就越远;数量越少,距离就——越近)。
(三) 延伸活动
——讨论:
1、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
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
——在教室里面测一测

漂亮新家

主题名称我的新班课题名称漂亮的新家活动目标1、  熟悉新环境,了解新伙伴。2、  知道自己升班了,萌发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敢。3、  会用自己喜欢的装饰物布置活动室,产生热爱新班的情感。活动准备1、  打扫活动教室,整理班级物品。简单布置室内环境。2、  活动之前在区角中制作部分手工作品。3、  彩色卡纸,彩笔、胶水、剪刀等。4、  轻音乐做背景音乐。   活动流程活动过程:   1、经过两个月的假期生活孩子都发生了变化,让孩子互相观察说一说大家的变化,增进同伴之间的感情。2、  教师和幼儿一起认识新朋友活动。(1) 老师自我介绍后与幼儿一起数数班里来了多少新的小朋友。(2) 说说新朋友长的什么样子?请朋友介绍自己(说说自己的名字、年龄、爱好等)。3、    跟幼儿一起认识新环境,说说中班活动室与小班活动室有什么不同。(1)  看班牌知道自己是中班小朋友了,说说现在活动室的位置等。(2)            参观活动室,说说与小班时的不同,玩具的数量,桌子,玩具橱的样子等。4、  布置自己的新家。(1)  想一想自己怎样布置新家才能使它更漂亮?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事先做好的装饰物,说说把它放在什么地方才漂亮。(2) 让幼儿看看那些地方还不够漂亮,说出自己想怎么装饰,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介绍给大家听。(3) 动手做一做。   5、一起用制作的好的作品装饰教室。我的创新:小结及反思在本节课的开始部分先用“观察变化”的活动,跟幼儿一起联络感情同时,让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现在已经是中班的孩子了。先让幼儿用认识新朋友的活动,知道自己升入中班后的变化——有新朋友。然后再让幼儿观察新的班级的变化,让幼儿认识自己以后生活的新环境,为了让幼儿更好的融入和接受新的环境,在活动的的最后环节又进行了装饰新活动室的活动。课后反思                           美是到处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oueryuanhuodongsheji/14048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