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单元设计】小学音乐一单元生肖乐园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教案 2023-07-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音乐一单元 生肖乐园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十二生肖
单元概述:
本单元以“十二生肖”导入,把《十二生肖》作为开篇歌曲。但选编作品并没有拘泥于生肖,而是让学生通过“采集与分享”活动去扩展,介绍生肖文化的同时,侧重于弘扬传统美德,如听赏《母鸡与公鸡》,学唱《小花猫和小老鼠》和《小猴子有礼貌》,都有此特点。听赏《小龙人》,让孩子联想喜爱的动画形象,突显“龙”象征的中国民族精神。选编还注意作品形式的多样,活动富有童趣。《金蛇狂舞》是初次接触,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热烈欢腾的喜庆气氛和昂扬振奋的情绪。《小猴子有礼貌》不仅要求会唱,还要表演,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创造。
单元主题目标:
1、能饶有兴味地参与本单元听、唱、模拟等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对“十二生肖”等民俗文化以及动物“朋友”的关注与喜爱。
2、聆听《母鸡与公鸡》、《金蛇狂舞》等作品,感受乐曲情绪,随音乐展开想象。能通过手势、身体动作等表现对《金蛇狂舞》中乐句呼应特点的感受。
3、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本单元的歌曲,通过速度、音色、力度的变化,用歌声表现动物不同的形象特点。能较流利地用唱名跟老师模唱《小花猫和小老鼠》的歌谱。
4、在歌表演中,能根据音乐和动物的特点创编动作。在“采集与分享”活动中,享受开放性、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课时安排:4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唱《十二生肖歌》
2、欣赏《母鸡与公鸡》
二、教材分析:
1、《十二生肖歌》是一首轻快活泼、富有诙谐情趣的儿童歌曲,一段体,二四拍。歌词简明,曲调欢快跳跃,歌曲根据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逐一表现了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2、《母鸡与公鸡》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斯的《动物狂欢节》组曲。这是一部形象生动、幽默诙谐的管弦乐曲。
三、学情分析:有兴味地参与听、唱、模拟等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对“十二生肖”等民俗文化以及动物“朋友”的关注与喜爱。
四、教学目标: 
1、学会用稍快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和诙谐的声音演唱《十二生肖歌》,通过模唱,唱准x 0 x|节奏。
2、通过欣赏圣.桑斯的弦乐曲《母鸡与公鸡》,让学生感受其音乐形象;
3、能根据采集到的动物音乐进行表演。
五、教学重点:
学习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的歌声演唱歌曲,在音乐欣赏中感受音乐形象。
六、教学难点:
1、唱准 x 0 x|节奏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组织
二、故事导入新课(媒体出示画面)
(一)你知道自己属什么吗?为什么有属老鼠的,没有属猫的呢?这里有个故事。(让小朋友听《生肖故事》。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读儿歌:(媒体出示儿歌,《十二生肖歌》作为背景音乐)
1、教师范读: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快到生肖乐园来;唱歌跳舞乐一乐。
2、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地读一读。
3、小朋友边读边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读儿歌这一环节,让学生初步熟悉歌曲旋律]1234567
三、教唱新歌:
  师:小朋友,你们听,十二生肖在开音乐会呢!
  ⑴范唱歌曲,请小朋友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
  ⑵请小朋友自己轻声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⑶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⑷小朋友,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读?
  加上“哎”字读一读:兔儿跳得快(哎) 兔儿跳得快。鸡唱天下 白(哎) 鸡唱天下白。请把顺序排啊,请把顺序排。
  ⑹请小朋友根据这样的节奏自己编一编。读一读。
  ⑺听歌曲录音,小朋友边听边轻声哼唱。
  ⑻教师弹奏旋律,小朋友哼唱旋律。
  ⑼跟琴声分段学唱歌词。(跟着老师唱)
  ⑽完整地演唱歌曲。
  ⑾小朋友,愿意把优美的歌声送给大家吗?
  ⑿歌曲处理:
  ①相互讨论:怎样唱更能表现歌曲的情绪?
  ②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地演唱。
  ⒀戴上头饰唱一唱、演一演。(小朋友自由发挥,创编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让小朋友自己选择演唱的情绪和速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创编动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欣赏(《母鸡与公鸡》)
  1、下面,老师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听听想想,音乐表现了哪种动物?
  2、听听,演演。
  3、师讲解:
  这首曲子的名字叫《母鸡与公鸡》,由法国作曲家圣.桑斯作曲的,下面请小朋友仔细听,哪里表现的是母鸡,哪里又表现了公鸡。用动作演一演。
  4、听音乐,编故事,看哪个小朋友编的故事生动有趣?
  5、师小结
  这首曲子以钢琴和小提琴用音演奏,模仿母鸡不停地咯咯叫,之后又用钢琴模仿公鸡报晓的啼叫——喔喔喔,公鸡和母鸡的叫声有时此起彼落,有时交结在一起就象他们在对话和吵架,生气盎然,十分有趣。
五、采集与分享:
  1、选择一段小朋友喜欢的音乐,并上台来演一演,请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你演的是什么?
  2、开始活动:演一演,猜一猜?
六、小结。
课时安排:2/21   二(3)
          2/22    二(4)
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以故事引题,有趣自然的导入了“十二生肖”这个主题。然后通过谈话让学生说自己及身边人的属相,并自己动手贴上黑板。再引导到十二生肖的故事传说,以及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过程自然深入。接着播放生动的多媒体画面,给学生视觉、听觉的享受,让学生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首歌。在教学歌曲前通过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做铺垫,同时解决难点x  0 x|节奏,重点提出休止符。这样在学唱歌曲时就容易多了。最后我让学生根据小动物的特点做上相应的动作,孩子们边唱边动,即巩固了歌曲,又让孩子们开心,课堂气氛很活跃。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唱《小花猫和小老鼠》
2、欣赏《小龙人》
二、教材分析: 《小花猫和小老鼠》采用诙谐的曲调、形象的语言表现了小花猫和小老鼠淘气可爱的模样,符合儿童的生活视角,附点节奏的反复使用增加了歌曲活泼的情趣。
三、学情分析:用诙谐的曲调、形象的语言表现了小花猫和小老鼠淘气可爱的模样,
四、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灵巧的吐字,风趣、幽默演唱并且表演歌曲《小花猫和小老鼠》
2、通过欣赏《小龙人》让学生初步了解领唱与齐唱,能够感受乐曲轻松活泼的情绪。1234567
五、教学重点:学习用风趣、幽默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作品的音乐形象。
六、教学难点:唱准 x •x节奏
七、教学准备:儿歌卡片;猫、鼠头饰;录音机;录像片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组织
二、导入
(一)律动
  学生跟随教师律动进教室(学生也可自选表演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律动音乐《小龙人》
教学谈话:小朋友,你们听到过刚才的歌曲吗?(生答)
  师:这首歌曲是儿童剧《小龙人》里面的主题歌,剧中描定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善良的小龙人找妈妈的故事。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在歌曲中找一找小龙人是怎样的?
(二)欣赏《小龙人》
  ⑴完整欣赏第一遍:你觉得小龙人心情怎么样?
  说说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能给大家唱一唱吗?指名唱一唱后,集体跟唱一遍
  ⑵分段欣赏:
  让学生说出每一部分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
  指出:在一首歌曲中只有一个人演唱的那部分演唱形式为领唱。有几个人甚至更多的人演唱的那部分演唱形式称为齐唱。
  ⑶最后再欣赏一遍,让学生跟着录音在齐唱的地方一起唱。
三、歌曲教学
  1、导入:善良的小龙人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儿歌,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最流利,语气最贴切。
  出示儿歌:一只小老鼠,瞪着小眼珠,龇着两只小牙,长着八字胡;一只小花猫,喵喵喵喵喵,吓得老鼠赶快往回跑。
  学生先自己练习一下,然后小组中推出最好的进行比赛,给优胜组的成员奖励一个小猫图案。
  2、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
  师:你能按老师唱的节奏再读一遍儿歌吗?
  重点指导学生读准 x• x   x x | x 0 |节奏
  3、学唱歌曲:
  ⑴跟琴用“deng”哼唱曲谱:提醒学生注意间奏与尾奏
  ⑵配唱歌词
  ⑶采用多种演唱方法,熟悉歌曲
  师:小朋友,我们都知道猫是老鼠的天敌,你见过猫抓老鼠吗?
请小朋友先在下面练习一下,然后老师请小朋友上台来表演。看哪一组演得最逼真?
  4、表演歌曲:
  ⑴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创编动作
  ⑵分组表演,相互评价,相互学习
  ⑶选出最好的表演组合,集体学习表演
  师:小朋友,你们的想像力真棒,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真正的猫抓老鼠是怎样的?播放录像,让学生戴上头饰跟录像里面学一学。
  5、自由发挥表演:
  学生小组内合作,找出有关老鼠和猫的儿歌,故事等。然后给大家展示一下。
  6、师:今天,我们大家跟小龙人一起体会了一把找妈妈的那种迫切,无奈的心情,过了一回猫抓老鼠的瘾,你能说出这里面谁是属于十二生肖中的一种,谁不是生肖?
四、小结.
  学生做猫或鼠的动作随《小共猫和小老鼠》的音乐走出教室。
课时安排:2/23    二(3)
          2/25    二(4)

教学反思:《小花猫和小老鼠》用非常诙谐的曲调、形象的语言表现了小花猫和小老鼠淘气可爱的模样。教学这首歌曲时我先从小朋友熟悉的动画片《猫和老鼠》谈起,请他们说说动画片中猫和老鼠的形象。小朋友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我又接着问他们那生活的猫和老鼠到底是怎样的,根据他们的回答,我说:“老师编了一个关于小老鼠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其实儿歌就是歌词,我在朗读时特意突出了每一句中的附点节奏,并注意了读的语气,小朋友都模仿得十分象。读了小老鼠的儿歌后,我又请小朋友照样子来编关于小花猫的儿歌,他们都非常踊跃,尽管编得比较粗糙,但十分可爱。读完之后就开始了歌唱教学。应该说这首歌曲的教学是课堂效果最好的一节,无论是我还是学生在整堂课中都比较投入、专注,学生的演唱效果也很好。1234567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唱《小猴子有礼貌》
二、教材分析: 《小猴子有礼貌》为四句体乐段,句式灵活而富于变化,曲调中采用的切分节奏,增加了动感,歌词形象生动,表现了小猴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用亲切、柔和的声音学唱歌曲《小猴子有礼貌》,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同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间的友谊。
2、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讨论、创编、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到同学间合作的快乐,提高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打击乐器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共同创编歌曲的伴奏,同时体会相互合作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柔美亲切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
五、教学难点:通过运用动作、唱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培养学生即兴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动物头饰、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组织
二、新课导入: 小朋友带好动物头饰听《玩具兵进行曲》自编动作进教室。
  师:每天早晨,同学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走进校园,看见老师行礼问好,真有礼貌。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新歌《小猴子有礼貌》。
导入:讲故事:有一天一位长着长长的白胡子的山羊公公要过桥,大家看(出示图片),桥好高啊!山羊公公在桥上走起来摇摇晃晃的好危险啊!
 1、欣赏:歌曲第一段,教师范唱节奏谣
  节奏谣:山羊 公公 |年纪 老 |年 纪| 老—|白胡 子呦|胸前 飘|胸 前| 飘—|走起 路来|左右 摇|左 右|摇—|拄•着 拐棍|想过 桥|想
过|桥—||
强调:“年 纪老”“ 胸 前 飘 ” 的切分,“拄着 拐棍”的附点节奏。小朋友边听边拍手。
 师:山羊公公走起路来是什么样的?(慢腾腾)
 请小朋友们边学山羊公公的样子边唱节奏谣唱来过桥好不好?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唱。(教师木鱼伴奏)
2、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小猴子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
  师:我们每个懂礼貌的小朋友都知道怎样办,下面我们看小猴子是不是和我们一样懂礼貌。
  欣赏:歌曲第二段,教师范唱节奏谣
  强调:“看见了”“问声好”的切分节奏,“山羊夸它”的附点节奏。
  师:小猴子走路是什么样的?(欢蹦乱跳的)
  请小朋友们边学小猴子走路样子边唱节奏谣来帮助山羊公公好不好?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唱。(教师木鱼伴奏比第一段稍快)
三、学新歌:
a.第一遍:认真听
  教师操作:放录音,带领学生和着节奏拍手
  学生活动:听,拍手.
b.第二遍:轻声唱
  教师操作:再放录音
  学生活动:轻声唱,拍手.
c.第三遍:边表演边唱
  教师和学生一起唱一起表演
4.评比小星星.发奖.
四、小小擂台赛〔动动〕
1.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演唱歌曲《小猴子有礼貌》.表演唱,力求有自己的内容,最好与别的组不一样.(只要掌握住速度的快慢与人物表现的关系便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小组的集体智慧)
  教师充当评委,每个学生都是选手.
2.评比,发奖(表演星)
五、巩固歌曲,情感延伸:
  歌曲《小猴子有礼貌》律动表演。
  师:山羊公公为了表扬我们,热烈的欢迎我们去它们家做客(师出示小猴子的头饰)
  生:扮演小猴子。1234567
  几个学生戴头饰,师戴山羊头饰上台表演。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完了整首歌,而且是你们自己完成的.老师非常高兴!大家向小猴子学习怎样去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公民。
  学生表演唱《小猴子有礼貌》出教室.
教学反思:《小猴子有礼貌》跟上面两首歌曲都不同,这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表现了小猴子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对于这一类歌曲,一般都是采用故事导入法。因此一上来我就给小朋友讲了这个小猴子帮助山羊公公过桥的故事,然后再来听歌曲。听歌曲时,我请学生注意这首歌曲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小朋友经过仔细的聆听,找出了次的规律是每一句的最后三个字都重复了一遍。然后在教学歌曲中我就根据这个规律设计了教学方法。这是一手表演性比较强的歌曲,因此课的重点我放在了后面的歌表演上,相对来说导入就比较简单一些了。课的导入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能不能在第一时间把学生带入到课堂中,是一堂课能不能上好的基础。
课时安排:2/28   二(3)
          3/1    二(4)
第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
欣赏《金蛇狂舞》
二、教材分析:是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变的民族器乐合奏曲。乐曲短小精悍,欢快流畅,在旋律发展中,采用了“螺蛳结顶”手法;铿锵有力的锣鼓,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表现了人们在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舞动巨龙、锣鼓喧天的欢乐场景。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金蛇狂舞》,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能用动作表现音乐的情绪,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中的速度、力度、节奏、情绪,以及不同音乐元素所表达的不同音乐情境;
3.通过欣赏本课乐曲,使学生了解“螺丝结顶”、“对答呼应”等民族音乐表现手法;
4.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及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听赏乐曲《金蛇狂舞》,让学生初步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堂鼓和锣营造热烈气氛的表现力。
五、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气氛,探索、表现乐曲表现的情境。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锣、堂鼓、主旋律挂图、“龙舟头饰”、彩旗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小朋友,你们谁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有哪些主要活动?(学生回答)
  师归纳小结: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相传人们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然后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虾吃饱了而不去伤害屈原的尸体。所以到了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就成了主要活动。下面老师请小朋友提前来感受一下这个场面。
三、新课教学
  a、初步完整感受
  师:请小朋友边听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课件出示:听这首乐曲你联想到什么场面?心中激起了怎样的情绪?播放乐曲,生静听
  (设计意图:初次感受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的听赏与学习做以铺垫。)
  师:说的好!《金蛇狂舞》这首乐曲展现的正是端午节赛龙舟时欢腾的场面。课前老师请大家搜集关于“赛龙舟”的资料,现在谁先展示一下!
师:大家搜集的资料非常丰富,证明咱们班同学已经有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们自己高兴吗?1234567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时肯定,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师:下面请大家再次听赏聂耳的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听时,请留意曲子的速度,(学生可跟随音乐的节奏做一些动作)并大胆想象“金蛇”和“狂舞”分别指的什么意思?
  播放全曲,课件中出示画面。
  师:对“金蛇”指的是江面上比赛的龙舟;“狂舞” 指的是龙舟队争先恐后竞赛的场面。那么大家认为最能体现热烈气氛的是那两件乐器?
  师:大家音乐感觉非常好啊,老师也认为是这两件乐器。下面我们就用锣和堂鼓做一个经常玩的“对击游戏”好不好?
  师:好,马上找到自己的音源,准备好了吗?
  师:看老师左手拿锣,右手拿椎子!
  活动:师生对击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回顾二年级学过的鼓和锣的敲击方法,加深对乐器音色的印象;并通过游戏中的节奏,渗透本课主旋律中“螺丝结顶”、“对答呼应”两种音乐表现手段,为下面教学中的知识点做以铺垫。)
  b、分段聆听
  a第一乐段
  师:我们的锣鼓声已经响了起来,在急促热烈的锣鼓声中龙舟比赛开始了,小朋友,你们听!
  播放第一段音乐,及课件图片
  生:(静听)
  师:好!那位同学讲一下,第一段音乐描绘的是一个怎样的场面?
  生:……
  师:音乐中是怎样表现的?
  生:……
  师:第一段中乐曲通过整齐有力的节奏,表现出了一个热烈的比赛开始时的场面。下面同位两个讨论一下,合作为这段音乐设计一个奋力划船的动作。
  生:(讨论)
  师:准备好了吗,下面来听第一段音乐。
  播放音乐,生加入动作再次听赏感受。
  b、第二乐段
  师:好,第一段听赏完毕。我们要随着音乐进入比赛的第二阶段了。这时又出现了什么样的场面呢?请欣赏——
  播放第二段音乐,及课件图片
  师:音乐中是怎样表现的?
  生:……
  师:对一个是56 56| 54 5|,另一个是12 12| 56 1……像两条船怎样?
  生:……在你追我赶
  出示主旋律彩页
  师:大家看,这种句子越说越短,最后只剩下一个音在音乐中就叫“螺丝结顶”;一问一答就是“对答呼应”。我们来跟琴唱一下主旋律。
  生随琴用“嗨哟”哼唱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老师都被你们吸引住了,再唱一边给我听好不好!左边加了跺脚唱问,右边加了拍手唱答,大家合作来一个“对答呼应”。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旋律的跟唱,完成本课重点及知识点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及感受能力。)
  c、第三乐段
  师:第二段音乐中运用“螺丝结顶”和“对答呼应”这两种手法,生动的表现出了龙舟赛中你追我赶的场面,可到底谁取得了胜利呢?请大家继续欣赏第三乐段!
  播放第三段音乐,及课件, 教师指着旋律说明:
  这里通过明快、流畅的节奏和热情、高涨的曲调使音乐更加热烈了。
  尤其是最后25 52 |43 212|44 61 |24 46 |5 - |5 - |66 50 ||把整个音乐推向了高潮!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一分钟,讨论一下设计一个胜利的动作,把它加上去好吗?可以利用身边的小旗。
  播放第三段音乐
  (设计意图:进一步分析音乐作品的力度、速度、节奏、情绪表现手段等,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认识音乐作品及所要表现的情境,提高音乐鉴赏兴趣。启发带动学生乐于参与,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1234567
  c、完整体验
  师:同学们,聂耳叔叔写的《金蛇狂舞》精彩吗?喜欢不喜欢?那好,咱们再听一遍,把你感受到的和学到的知识都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此时在此完整复听,旨在将分段赏析的参与表现进行连贯的综合检验,巩固学生对各乐段的听辨反应和全曲完整的体验。)
四、 综合游戏
  师:大家积极性这么高呀!那我就再领大家做一个“赛龙舟”游戏。我们分成红、黄两队,那队在划龙舟时最团结,把主旋律唱的整齐流畅,便为胜利。开始活动后,各组先选出小组长把乐器和头饰领走。
  第一步:分组准备
  第二步:比赛
  第三步:生生互评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表现并深化音乐主体。)
五、小结
  师:今天的音乐课大家都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畅谈)
  师:看来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收获,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今天我们通过听赏欢快、热烈的《金蛇狂舞》,共同感受了聂耳叔叔乐观、向上的作品风格。有机会我们再共赏他的更多作品。
课时安排:3/2   二(3)
          3/4   二(4)

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lejiaoan/12787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