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1
【jiaoan.jxxyjl.com--小学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1、听《将军令》2、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课时
1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一半),能用朝气蓬勃的声音来表现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生活,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
2、能专注地听赏乐曲《将军令》,了解乐曲,初步理解音乐艺术在思想情感的表达特殊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歌曲教学过程中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是学唱歌曲的重点。
2、打击乐器的演奏一开始可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应适当加入视频。
教学准备
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学过程
一、回顾xx:
迟到的新年问候,回顾xx年奥运会,提到运动项目赛船,导入鼓乐在民族音乐中的作用和听赏乐曲《将军令》。
二、以乐激情:
1、介绍乐曲《将军令》:这是一首粗吹锣鼓曲,用大唢呐和全套打击乐器演奏,是苏南吹打乐器组合的一种。
2、视频展示,锣鼓乐队、各种打击乐器的图片。
3、听赏《将军令》,请说说你对乐曲情绪的感受。
4、念一念p1的锣鼓节奏。随着老师弹奏的主旋律,念一念。
三、以歌传情:
1、欣赏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分析歌曲表现的主题,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乐句?
2、学唱歌曲:
a、学唱印象最深的乐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共同商定学习内容。(一半)
b、接龙唱:
c、完整唱:注意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
d、处理歌曲:根据歌曲内容,讨论歌曲演唱时应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绪来表现。我们来做一做。
四、以歌会友:
1、了解寒假里你都学会了哪些歌曲?
2、来露一手:
3、布置制作小鼓。
教学内容
1、听《咿唷嘞啦》2、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课时
2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另一半),能用朝气蓬勃的声音来表现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生活,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
2、能专注地听赏乐曲《咿唷嘞啦》,初步理解音乐艺术在思想情感的表达特殊意义及及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
1、能用中速、稍快,热烈地声音来表现好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2、初步了解非洲音乐,感受多元、融合的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
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敲起我的小木鼓》(一半):
1、复习《敲起我的小木鼓》(一半):
2、跟录音复习唱: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
二、学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另一半):
1、学唱歌曲p3: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
2、完整演唱歌曲:
3、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re、do、sol”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试一试。
4、用小鼓模仿老师所奏旋律的节奏,并说说它是歌曲中的哪一句?
5、用p3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三、欣赏乐曲《咿唷嘞啦》:
1、听一听,初听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说一说,简介乐曲:非洲人非常热爱音乐,歌唱总是与身体的律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让我们也以这种方式演唱他们的民歌。说一说非洲音乐的特点。非洲音乐作为非洲黑人的原创音乐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也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影响了很多的其他音乐。非洲黑人音乐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直接、紧密的联系,音乐几乎伴随着人们所有的活动,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非洲,音乐活动多数是随着日常生活进行的,许多劳动往往有音乐相伴随,音乐在许多重要仪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喜庆节日或农闲时节,各种音乐活动常常带有社交的性质。 12345
3、听一听,再听:注意你听到了什么?速度、力度和最感兴趣的特征是什么?
4、想一想,说一说,选用什么乐器伴奏能够表现出非洲音乐的风格。
5、动一动,用p4-5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先分组自学,再合着音乐伴奏。
6、用自制的小鼓为歌曲伴奏。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1、唱《敲起我的小木鼓》,用“re、do、sol”三个音为歌曲伴唱2、动:露一手,我的创造3、听《滚核桃》、《非洲鼓魂》。
课时
3
教学目标
1、唱《敲起我的小木鼓》,用“re、do、sol”三个音为歌曲伴唱,知道这三个音对歌曲的重要作用。
2、听赏音乐《滚核桃》,说说演奏者运用哪些击鼓方式来表现“滚核桃”的形象的。发挥想像用击鼓表现出《滚板粟》、《舞龙舟》。
3、听赏《非洲鼓魂》,了解鼓在非洲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语言般的节奏,为人们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它通过变化丰富的节奏,表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三个音为歌曲伴唱,加入了二声部的训练;初步了解非洲音乐,感受多元、融合的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2、难点:发挥想像用击鼓表现出《滚板粟》、《舞龙舟》。
教学准备
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4、鼓。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敲起我的小木鼓》:
1、复习《敲起我的小木鼓》:
2、跟录音复习唱: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
3、变幻演唱形式唱,领唱和齐唱:
4、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re、do、sol”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
二、听赏《滚核桃》:
1、第一遍听赏音乐《滚核桃》,问:什么乐器演奏的?什么形式?你觉得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内容?
2、介绍鼓: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按《礼记-明堂位》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士鼓”,即陶器的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机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相传黄帝征服蚩尤的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
到了周代,据《周礼-地官司徒》之载,已专门设置了“鼓人”来管理鼓制、击鼓等事。鼓人所管理的有各种用途的鼓,如寂祠用的雷鼓、灵鼓、乐队中的晋鼓等。其中,专门用于军事的叫“汾(音)鼓”,据《说文》的解释,这是一种长八尺,鼓面四尺,两面蒙革的大鼓。此外,路鼓、晋鼓、等也用于军旅,这些鼓以后发展为各种规格的战鼓,在军事上得到普遍地运用。
3、第二遍听赏音乐,问:你觉得他用了什么方法发出了这种声音?咱们来试一试。
4、视频链接 5、了解鼓的重要作用,它以语言般的节奏,为人们传递着不同的信息。无论在亚洲还是非洲,人民通过变化丰富的节奏,表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
6、击鼓表现下列主题:滚板粟、舞龙舟
三、听赏《非洲鼓魂》:
1、听赏乐曲《非洲鼓魂》:介绍非洲人非常热爱音乐,歌唱总是与身体的律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让我们也以这种方式来演唱歌曲。
2、学唱哼唱的部分、节奏型的部分。
3、听赏《非洲鼓魂》:看图片 珍贝鼓 说话鼓 ……
4、第二遍听赏,跟着音乐动一动:
a、徒手:节奏准确。
b、发出声音:一组请一位领头人。 12345
四、整理下课: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1、听《黄河留下威风鼓》2、认识各类鼓
课时
4
教学目标
1、听赏《黄河留下威风鼓》,知道鼓在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语言般的节奏,为人们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它通过变化丰富的节奏,表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
2、认识各类鼓,了解各类鼓的特点,玩游戏“击鼓接词”。
教学重难点
1、重要: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难点:认识各类鼓,并了解各类鼓的特点。
教学准备
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咿唷嘞啦》:
1、复习《咿唷嘞啦》:
2、跟录音复习唱:注意八分音符、后八音符和前八分休止符的准备把握。
3、变幻演唱形式唱,领唱和齐唱:
二、认识种类鼓:
1、威风锣鼓——流传于山西临汾地区的洪洞、霍县、汾西等地。过去多在庙会,祈神、求雨等活动中表演。演奏者在敲击大鼓、锣、钹中倾情舞动,把自己生命的律动和祈求丰收的愿望都融会于表演之中。
2、太平鼓舞——以“太平鼓”命名的有两种:一种是用扇形带柄的单面鼓,另一种用筒形双面大鼓,两者的鼓型、舞法虽有极大区别,但都是用来寄寓人们对太平盛世、五谷丰登的向往。
3、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在古代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陷阵,欲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凯旋的欢迎曲。如果说“威风锣鼓”“兰州太平鼓”是金鼓齐鸣、壮阔的阳刚之美的话,那么“安塞腰鼓”则是人鼓合一,冲闯腾越,既显示群体精神,又突出了个性之美。
三、欣赏《黄河留下威风鼓》:
1、第一遍听:注意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按节奏数板:p8 集体练习两遍,自由练习两遍,再集体练习两遍。
3、第二遍听:注意加入音乐数一数。
四、音乐游戏,击鼓接词:
鼓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所以中国的文字中有很多带“鼓”的词,比如:锣鼓、大鼓、鼓掌、鼓励等等。先和你边上的同学交流一下,你能说出几个?我们来进行一个“击鼓接词”的游戏,老师击鼓,轮流让每一组说一个带“鼓”的词。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1、唱《小白菜》2、听《北风吹》
课时
5
教学目标
1、用整齐、恬静的声音学唱歌曲《小白菜》。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线条级进下行,每句落音依次下跌,形成带有哭泣性质的音调,深刻地表现了一个旧时农村中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凉凄苦的心情。
2、聆听不同体裁、形式的《北风吹》感受音乐情境的美,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喜爱我国优秀民族音乐艺术,追求生活的纯真与美好。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分析乐曲体裁、结构特点。
2、能与他人合作、大胆创新运用不同的参与表现形式来体验音乐情感。
教学准备
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 学 过 程
一、欣赏歌曲《北风吹》:
1、第一遍听:注意听完歌曲后你有哪些感受?
2、介绍歌剧《白毛女》: 现代歌剧作品。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帜作曲。1945年5月首演延安中央党校礼堂。陕甘宁边区新华书店1946年出版。剧本的创作和演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47年、1949年作过较大的修改,修改本于1952年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2345
该剧系根据流传于晋察冀边区的一个民间传说故事而写成。故事发生在河北省某县杨各庄。一九三五年的农历除夕,佃农杨白劳因无法还债,在外面躲了几天回到家里来,准备和他唯一的女儿——喜儿一同过年。亲家王大婶也来帮助他们料理过年的事情,不料恶霸地主黄世仁打发他的狗腿子穆仁智来到了杨家,逼着杨白劳去见地主。当晚,在黄家,黄世仁强迫杨白劳用喜儿来抵债,尽管杨白劳苦苦哀求,黄世仁还是强迫他在闺女的卖身契上按了手印,然后被推出了黄家的大门。
杨白劳悲愤交加,晕倒在雪地里,被老友赵大叔发现将他送回家里。当时,喜儿、王大春(喜儿的未婚夫)以及王大婶都在兴高采烈地准备过年,赵大叔在给他们讲述红军的故事。只有杨白劳想着被迫卖女儿的心事,痛苦万分。终于在喜儿入睡了之后,服了卤水,冲出门外,高喊着:“我死也要死到你黄家的大门口去!”就这样含恨惨死。
第二天清早,王大春到杨家来拜年,发现了杨白劳死在雪地上,赵大叔看见了杨白劳手中的那张卖身契,才知道了杨白劳自杀的原因。正在这时狗腿子穆仁智带着打手们来硬把喜儿抢走。
喜儿在黄家受尽了种种虐待,并遭受了地主黄世仁的侮辱。喜儿决定上吊自杀,被好心的佣人张二婶救了下来,并鼓励她活下来为杨家报仇。穆仁智找王大春逼债被王大春和关大锁痛打了一顿,王大春在赵大叔的指引下投奔红军去了。
数月后,地主黄世仁要娶亲,黄世仁母子策划把不服管教、声言要报仇的喜儿转卖给妓院,幸亏有张二婶的帮助,使喜儿逃出了黄家。黄世仁和穆仁智连夜追赶喜儿,在一条河边发现了喜儿的一只鞋,他们断定喜儿是投河自尽了,于是喜儿才逃出了虎口。
三年过去了,全村的人都以为喜儿死了,可是喜儿并没有死,她逃进了深山老林,用野菜、树皮和庙里的供品充饥,生活的煎熬使得她的头发都变白了,她被村里的人传说成鬼,叫她“白毛仙姑”。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英勇抗战,深入敌后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这时当年投奔八路军的王大春也跟随队伍回到了家乡,领导穷苦的乡亲们进行减租减息的斗争。但是,地主黄世仁借“白毛仙姑”造谣惑众。为了揭穿黄世仁的阴谋,大春决定查明事实真相,于是,夜晚与大锁藏在奶奶庙内,适逢变成“白毛女”的喜儿又到奶奶庙来取供品,发现有人慌忙夺路逃走,大春和大锁紧追到山洞,才发现这个“白毛仙姑”原来是活着的喜儿。
当乡亲们看到了被地主迫害成“白毛女”的喜儿以后,群情激愤,纷纷控诉黄世仁的滔天罪行,这个罪大恶极的恶霸地主终于受到了人民政府的严厉的审判。全剧在欢呼解放的歌声中闭幕。
该剧以“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为主题,深刻揭示了旧中国阶级压迫的本质。歌剧一问世便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的欢迎。特别在解放战争和土改斗争中,成为鼓舞战士和鼓舞人民奋起斗争的有力武器。战士们看演出后纷纷要求为杨白劳和喜儿报仇,有的战士还把这种强烈的愿望用刀刻在枪托上。有些被俘的蒋军士兵看了演出后立即掉转枪口加入人民队伍。当时许多人都是看了演出后便投身于革命的。直到中国解放,《白毛女》更是演遍全国,在中国革命历程中发挥了极为突出的作用。 12345
《白毛女》是1943年延安开展的新秧歌运动中诞生的中国第一代歌剧。音乐采用河北、山西、陕西当地民歌地方戏等音乐素材,进行改编整理,塑造出各有特色的音乐形象。杨白劳唱的《千里冰雪一片白》是根据山西民歌《拣麦根》改编;刻画喜儿的音乐主题主要来自河北民歌《小白菜》和《青羊传》。
3、轻轻地哼唱第一部分,并发挥你的想象力喜儿会有什么样的表情。(第一部分的音乐)喜儿是什么样子,大家做一做!是什么事让家境贫穷的喜儿感到了喜悦?盼又是什么样?为什么喜儿那么盼父亲快回来!(担心父亲的安危)用动作来表示一下。
4、学唱《北风吹》:认识反复记号。
二、唱《小白菜》:
1、读歌谱:5/4 和 4/4 拍
2、分句学唱歌谱:
3、自由填词:
4、总结旋律进行的几种方式(上行、下行、平行)在表达音乐的情感和形象上所起到的不同作用。上行表现较为激昂的情绪,下行表现较为悲伤的情绪,而平行则表现比较舒缓的、优美抒情的情绪。用这样的情绪唱一唱。
三、整理下课:
教学内容
1、欣赏《青羊传》、《向阳花》2、唱《李玉莲调》
课时
6
教学目标
1、聆听不同体裁、形式的《青羊传》、《向阳花》,感受音乐情境的美,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喜爱我国优秀民族音乐艺术,追求生活的纯真与美好。
2、用中速、流畅的声音演唱《李玉莲调》、《夜歌》,感受苏北民歌的魅力,从网络资源共享同谱异词。
教学重难点
1、对比《北风吹》、《小白菜》、《青羊传》的旋律,找出相似的音调。
2、歌曲《李玉莲调》教学完成时,用地方方言唱一唱。
教学准备
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 学 过 程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lejiaoan/127924.html
-
[花城版三年级上册《桔梗谣》教学设计]三年级上《桔梗谣》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歌曲《桔梗谣》设计意图:朝鲜民族的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本课选用朝鲜民歌中有代表性的一首歌曲《桔梗谣》,引导学生从聆听、演唱、表现中感受朝鲜族音乐的美感,在律动中了解三拍子音乐颇具起伏感的内在韵律感,学会用歌声表达这份婉约的美,边歌边唱,在歌舞中体...
-
五年级第二单元的作文_第二单元 清晨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早操歌》,学生能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歌曲的不同节奏参与音乐活动。2、通过学唱歌曲《歌唱早晨》,学生能认识并掌握××××节奏并用唱名模唱。能感悟“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内涵。3、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朝霞》,学生能用简单的律动感受3 8拍的拍律并感悟音乐中的情...
-
春日漫游音乐_漫游“音乐迷宫”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以“走迷宫”的游戏方式,进行视唱、节奏拍击、辨认乐器等音乐活动,对本书已经学习的音乐知识,进行复习和总结。●教学重难点:教师对小组合作形式的辅导和鼓励评价,学生对以往音乐知识的回忆与运用。●教学过程:a.提前画迷宫 上课前,老师在黑板上弯弯曲曲地随意画几笔,标上“入口、出口”及4个站点...
-
七彩课堂第八单元作文|第八单元七彩的生活第一、二课时(新人教三下音乐教案)详细阅读
第八单元 七彩的生活第一、二课时第一课时课 题:《白鸽》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地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在教师的指导下会看合唱谱。2能够有感情的表现这首二声部歌曲重点难点: 能够有感情的表现这首二声部歌曲课前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白鸽》,以此为背景出示课...
-
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教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母亲河教案详细阅读
第三单元母亲河教学内容: 欣赏《长江之歌》;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欣赏《黄河船夫曲》;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六乐章;歌曲《长江我的家》《保卫黄河》 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教学目标:1、能富有感情地演唱《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2、初步了解人民音乐...
-
[一年级音乐有趣的声音世界教学反思]一年级音乐上册有趣的声音世界教案(人教新课标)详细阅读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音乐教案 上册有趣的声音世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活动课 《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听听我创造的声音。教学目标: 1 、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2 能创造几种声音;3 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要求:1 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
-
【五年级上册古诗牧童】牧童新人教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牧童》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
-
三年级上册翼教版第三课|三年级第三课(3教时)演唱《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详细阅读
三年级 第三课上海市闵行区虹桥中心小学 蒋毛毛 [教学目标] 一、操作 1。通过欣赏,听辨和感受童声音色。 2.学会用热烈、兴奋的情绪和明亮、轻巧的声音来演唱《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3.运用由一个八分音符和两个十六分音符组合的后十六分节奏,进行这个节奏的技能 训练和节...
-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电子课本|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中国功夫教案详细阅读
第六单元中国功夫(总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中国功夫》教学目标:1、通过申奥短片的播放,使学生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及在全世界的影响,它代表华夏子孙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2、通过歌曲的学唱,懂得中华武术魂,懂得做人也是“外练:强身健体,内练:一身正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3、了解旋律的压缩...
-
【第四单元不要学了什么】第四单元学戏曲(新人教四下音乐教案)详细阅读
第四单元 学戏曲音乐活动《生、旦、净、丑荟精粹》☆音乐活动《生、旦、净、丑荟精粹》这个教学内容主要是浏览性的,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师可根据各自的情况,通过典型的唱段为学生介绍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和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如:生:《空城计》中诸葛亮的《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老生)旦:《卖水》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