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第四单元|六年级音乐第四单元丝竹流韵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2023-07-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音乐教案】

丝竹流韵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欢乐歌》、《紫竹调》、《卜算子.咏梅》、《小巷风韵》
动:露一手——认识“江南丝竹”中的演奏乐器
教材分析:
《欢乐歌》:江南八大曲之一,旋律明快流畅,起伏多姿,表达人们在喜庆节日中的欢乐情绪。
《紫竹调》:“紫竹调”是沪剧曲牌之一,由江南山歌、小调,经过长时间演化而逐步形成的,与江南丝竹的风格极为接近。
《卜算子.咏梅》:这是一首由毛泽东诗词谱写的歌曲,旋律中融入了昆曲的元素,全曲舒展激昂,既有江南音乐的甜美、婉约的风格,又不失迎风奥霜的刚劲气势。
《小巷风韵》:歌曲以苏州评弹的曲调为基础,并插以短小具有苏州评弹典型特点的间奏,从而赋有浓郁的江南韵味,勾勒出江南古城粉墙黛瓦、垂柳轻舟的秀美画卷。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欢乐歌》、《紫竹调》、《卜算子.咏梅》、《小巷风韵》,领略江南风情,感受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初步了解江南丝竹的知识。感受民间戏曲与歌曲的完美结合,初步了解昆曲和苏州评弹这两种地方曲艺,激发学生对家乡江南悠久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感受“江南丝竹”:
1.欣赏《紫竹调》
欣赏乐曲,说出乐曲的情绪风格、主要演奏乐器。
揭示曲名,简介“紫竹调”
2.介绍“江南丝竹”:流传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以及上海一带的丝竹音乐。主要乐器有笛、箫、笙、二胡、琵琶、三弦、扬琴等。
3.师:下面我们来欣赏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的《欢乐歌》。
欣赏《欢乐歌》,留心听以上几种乐器的音色。
4.完成p31/露一手
三.欣赏、拓展“昆曲”、“评弹”
1.师:江南的地方戏曲有很多,你们知道哪些?
  生回答(黄梅戏、越剧、昆曲等)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昆曲。
2.简介昆曲:起始于元末明初的昆山腔,迄今已有6xx年的历史,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是一种融诗、歌、舞、戏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3.听赏昆曲《牡丹亭》选段【皂罗袍】
4.欣赏《卜算子.咏梅》4.简介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与弹词的总称,产生于苏州,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
5.听赏苏州评弹《笑中缘》
6.欣赏《小巷风韵》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水乡歌儿多》
教学目标:
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水乡歌儿多》,了解赞美江南水乡的歌曲,激发学生对江南水乡音乐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导入:
1.播放《欢乐歌》(片段)
请学生说出乐曲的名字、类别。
说出乐曲的演奏乐器有哪些,巩固对民族乐器的认识。
三.学唱体验:
1.复习四年级时学唱的《忆江南》,说出歌曲的名字
师:在你的印象中,江南是什么样的?
回忆语文课文《水乡歌》,想一想:水乡(湾)多,(船)多,(歌)多。
师:今天我们来学唱歌曲《水乡歌儿多》
2.听范唱,说出此时水乡孩子们的心情怎样?
在歌词中,找到表达孩子们快乐心情的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感受歌词所描绘的美丽景色。
3.学唱歌曲
听辨歌曲中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前后乐段不同的情绪。
反复听唱,指导有困难的乐句。
完整演唱歌曲,指导学生从力度、速度等方面,表现水乡孩子细腻、含蓄的形象。
四.课堂总结:
师:水乡是美丽的,水乡孩子是幸福的。课后找一找歌颂水乡的音乐作品。12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外婆桥》、《姑苏风光》
拓展:吴文化
教材分析:
《姑苏风光》(大九连环.码头调):民歌套曲《大九连环》中的一段,整套《大九连环》是用5首江南流行的时调联结而成的民歌套曲,歌唱了江南名胜苏州一年12个月的美妙景致和风情民俗。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具有民谣风格的歌曲《外婆桥》,感受水乡孩子眼中家乡的变化,心中盼望去外婆家的急切心情。
2.通过欣赏《姑苏风光》,感受苏州方言的独特腔韵,品位吴越音乐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外婆桥》:
1.全班齐唱《水乡歌儿多》,师:这首歌中,我们感受到江南水乡孩子的细腻、羞涩的性格。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水乡孩子还有什么样的特点?
2.欣赏《外婆桥》,学生跟音乐轻唱,然后回答
师:这首歌中,我们感受到水乡孩子活泼可爱的个性,以及去外婆家的迫切心情。
3.跟音乐轻唱歌曲
三.欣赏《姑苏风光》
1.简介歌曲:
2.初听歌曲,留心歌词的读音。说说歌曲赞美了什么?
3.复听歌曲,轻声哼唱。
四.拓展了解——吴文化
1.跟音乐轻声演唱《姑苏风光》,说出曲名
2.师:苏州是江南有名的古城,古代时称为“姑苏”,苏州一带地区称为“吴”,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这一带的传统文化——吴文化
3.简介吴文化:
物质层面——有巧夺天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典园林,有古朴凝重的“香山帮”建筑。
有美轮美奂的丝绸——苏锦,有名列全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
有精细雅致的吴中工艺等。
文化层面——有“百戏之祖”的昆曲。
有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声音的苏州评弹。
有名家辈出的吴门画派,有历史上被称为“南桃北杨”的桃花坞木刻年画。
4.在音乐声中,将图片与文字对应(写在作业纸上)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歌曲《外婆桥》,感受到水乡孩子对家乡的热爱。欣赏了歌曲《姑苏风光》,感受了苏州方言独特的魅力。下节课我们将接着学习。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采集与分享:赞美家乡的歌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作业纸一张
教学目标:1.了解吴越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优秀音乐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写出你所听到的音乐作品名称。
写出江南丝竹乐器的名称和分类。
三.分享——赞美家乡的歌
师:你还知道哪些赞美家乡的歌曲?
四五.本单元总结:
师:这一单元,我们感受到与上一单元《北国豪情》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江南丝竹的婉转流畅,水乡歌谣的天真活泼,昆曲表演的清新优美,苏州评弹的生动细腻……在去年《锦绣江南》的基础之上,再次领略了江南音乐作品的特点与魅力。
    北方音乐的豪迈粗犷、南方音乐的温柔婉约,构成多姿多彩的中国民族音乐,希望它成为你们永远的朋友.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lejiaoan/12786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