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关于春节的童谣_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2

小学音乐教案 2023-06-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音乐教案】

我讲授的内容是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中的《童谣》一课。本课是一节以音乐为侧重点的艺术课,将知识性、趣味性贯穿了整个教学环节,体现了艺术课的课程理念。我把《童谣》的整体设计思路分为三个方面:说课-------教案---------反思
《童谣》的说课部分
歌曲《童谣》如其歌名一样,内容单纯稚气,饶有童趣;旋律平稳流畅,朴实无华;歌词富有故事情趣,深受学生的喜爱。从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来看,可分为两课时完成,我上的是《童谣》的第一课时。结合童谣这一充满童趣的内容来看,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创设了富有情趣的教学环节,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并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与实践活动中,营造了一种宽松、愉悦、民主、平等、共同学习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与动、感受与体验中积极地上好本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趣味性的导入继续巩固竖笛曲《我有一只小羊羔》和《吉祥三宝》。
2、通过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并从中了解、体会童谣的质朴、稚气的特点。
3、掌握节奏型并学习歌曲《童谣》。
4、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创编活动,并通过说、唱、演等形式来表现童谣,从而更深刻地了解这一体裁。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师生互动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从而了解和认识童谣这一体裁的特点并学习歌曲《童谣》。从本课的内容入手,童谣是孩子们颇为喜爱的一种体裁,那么在学习本歌之前,就要先明确童谣的意义及特点,也就是所谓的一个由表及里的深入过程,当然在学习本歌的过程中,进行聆听和感受也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毕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基础。
教学难点:在学会本歌曲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创编表演童谣的实践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表现和创造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其个性和创造才能,从而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当然这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根据本课的内容我将此项定为了教学难点。
教学展开和教学策略的设计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互动、趣味性的常规练习。通过师生互动、唱歌式的师生问好为本课的开端,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同时趣味性的声训练习(小花猫、小青蛙等唱歌……)的加入,也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本课的开始就感受到了音乐的乐趣所在。
2、复习环节。从结合趣味性的声训练习入手,引出了小羊并以它给学生带来的第一个问题“吹奏竖笛曲”为内容进行 拍乐曲的复习。
3、导入环节。我以小羊给大家带来的第二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童谣吗?”为切入点直接过渡到下面的教学环节。
4、新课教学环节。
①通过师生互动的游戏“找朋友”和“丢手绢”帮助学生来真正的认识“童谣”这一体裁。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童谣。
②引入多媒体,让学生看有关歌曲《童谣》的图片,并发挥想象力讲这个童谣故事,随之导入对歌曲的学习。
③初听歌曲《童谣》(结合动画图片);复听(拍手,感受其节拍);结合童谣“找朋友”的词引入对本歌节奏型的掌握,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的又快又扎实。
④熟悉歌曲旋律,以游戏(模唱旋律及接龙模唱的形式)展开,并进行歌曲范唱,让学生在听、自学中完成对歌曲的学习。
5、巩固环节。通过独唱、接龙演唱等形式来展开,既注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注重了全体学生参与的重要性;此外通过欣赏改编的童谣故事《狼来了》再次感受童谣的特点。 1234
6、创编环节。引用多媒体,以小羊设计的“小小音乐家”的形式导入。这一环节是学生在掌握了本节课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既是一个再巩固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里我先让学生用给出的“蜜蜂”的童谣进行演唱的改编(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这可以说是一个引导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创编(可再续歌曲《童谣》的故事情节),可用说,唱,演的方式来展示。
7、总结并以鼓励性的话语来鼓舞学生,“相信你们一定能用自己智慧创编出更多更好的童谣,成为一个个名副其实的小音乐家……”
《童谣》的教案部分   
一、            教学目标及要求
1、通过趣味性的导入继续巩固竖笛曲( 拍)《我有一只小羊羔》及( 拍)的《吉祥三宝》。
2、通过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并从中了解、体会童谣的质朴、稚气的特点。
3、掌握节奏型                 ;学习歌曲《童谣》。 
4、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创编活动,通过唱、说、演等形式来表现童谣,从而更深入了解这一体裁。
二、教材分析 
《童谣》就如其歌名一样,内容单纯稚气,饶有童趣;旋律平稳流畅,朴实无华,歌词富有故事情趣,易于学生所接受,而且童谣的特点即从孩童的视角来选取题材,并以他们天真朴实的语言来反映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既富于想象,也充满生活气息。
三、教学重点:了解认识《童谣》这一体裁的特点;用听唱法学习歌曲《童谣》。
四、教学难点:在较好地进行歌曲演唱的基础上,发散学生思维,进行说、唱、演(童谣)的实践创编活动,以更深地了解这一体裁。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竖笛、手绢、头饰。
六、教学过程:
1、师生互动、唱歌式师生问好,趣味性的声训练习。
(声训) 555  34|5—|66  54 |3—|15  55 |54  32|5  3 |1—||
可爱的 小花 猫 来呀 来唱 歌  喵喵喵喵 喵喵 喵喵 喵
(小绵羊、小公鸡、小青蛙、小花狗、小鸭子)     
2、出示课件,引出“小羊”,以小羊提出的问题为线索,进行竖笛吹奏练习《我有一只小羊羔》和《吉祥三宝》。
3、导入本课:以小羊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什么是童谣?”来导入。
4、本课教学:
①进行“找朋友”和“丢手绢”的童谣式的游戏(师生互动)。
②分析、了解童谣的含义及特点。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中的歌谣,通常为孩子在游戏时听唱,它充满孩子童趣的天真、纯朴,可通过说、唱演等形式完成对童谣的改编。
③ 结合平时的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童谣。
④看图(多媒体)讲童谣故事。
⑤初听歌曲《童谣》(看图);复听(轻拍手,感受其节拍)。
⑥学习本课歌曲:
节奏的熟悉:(引用找朋友的童谣)

以游戏(用模唱旋律及接龙模唱)的形式熟悉本歌的旋律。并随教师的范唱轻声跟唱本歌。 1234
 5、巩固创编:
    ①分组、接龙演唱等形式巩固歌曲《童谣》。
    ②创编活动的展开再次扣住童谣主题。
    a、根据表演新改编的童谣故事《狼来了》的形式再次感受童谣的天真、纯朴的特点。
    b、给词《小蜜蜂》----借用《童谣》的旋律演唱
c、自创童谣(形式可以分让 学生自创或再续歌曲《童谣》的故事情节)。
    d、展示环节
七、课堂小结
《童谣》的反思部分
从对本课教学活动的实施及教学效果来看,按要求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下面我结合教学过程来谈一谈反思及感想:
1、互动、趣味性的常规练习。
唱歌式师生问好后(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小动物的歌吧。”同学们便边拍手边做动作进行愉快的演唱。从这一环节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在轻松、自然,愉快的歌声中开始了这堂音乐课,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2、导入竖笛的吹奏
(师)“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美啊,看一看把哪个小动物都吸引过来了?”(听羊叫的声音)出示课件羊。(师)“今天小羊也要和我们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你们欢迎它吗?”(生)“欢迎”(师)“而且小羊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听?”(生)“想”(师)“可是小羊却给我们带来了几个问题想考一考我们班的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信心?”(生)信心十足的“有”。出示第一个问题(能为我吹奏一曲我有一只小羊羔吗?)……这样便很自然地引入到竖笛吹奏练习这一环节中来了,而且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的注意力也十分集中,积极性也很高,吹奏的表现也很出色。达到了欲想效果。
3、本课的导入
随着吹奏的结束,仍围绕着小羊的第二个问题展开“你们知道什么是童谣吗?”
(师)“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做两个游戏,相信通过游戏,你们一定能对童谣有一个认识和了解”。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和学生玩 “找朋友”和“丢手绢” 的游戏,启发了学生并让学生自己进行了总结。有的说是“小时候唱的歌”有的说是“小时候说的歌谣”……总之大家对它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我便点题式的进行了总结,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中的歌谣,通常为孩子在游戏时听唱,它充满孩子童趣的天真、纯朴,可通过说、唱演等形式完成对童谣的改编。并直接过渡到看图讲童谣故事的环节。从上面的这一环节看,我认为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在学生喜爱的游戏中,我能够和学生融为一体,通过玩的形式来认识一个新的知识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并形成了师生积极互动的场面。
4、歌曲的学习环节
首先让学生看图讲课件出现的童谣故事,由于故事情节也比较简单,学生们讲得也不错。随之导入的就是听歌曲《童谣》(初听看图,复听轻轻拍手),在接下来的学习节奏的环节中,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童谣词,然而这个过程有点烦琐了,因为对于学生来讲掌握这一节奏是很轻松的。另外我在模唱旋律这一环节也存在着这一问题,似乎有着怕学生不会的心理,其实学生这时已经掌握的很到位了。在填词的过程中,我以听唱法让学生进行自学,通过接龙式的游戏演唱来看,学生也很好的掌握了本歌的演唱。 1234
5、创编环节
这一环节我仍以小羊设计的“小小音乐家”的形式导入,显然是在掌握的本课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既是一个再巩固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用童谣的旋律唱蜜蜂这一歌谣的情节上看,学生的表现是很出色的。在下面的创编环节中,学生们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开动自己的脑筋进行创编,有的学生以个人为单位的方式进行了创编童谣的展示(说、唱、演),有的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了展示,部分同学表演得还很出色,但是在这儿,我认为我的评价语言还不是很到位,例如,有一个小组扮演大灰狼和小羊的同学演得非常的逼真,而我这时没有抓住机会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这就是表演艺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最后,以鼓励性的语言结束了这节课。
总之,通过本课教学,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继续努力学习并探索好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尤其是在课堂语言评价上,我会更加注意丰富自己的评价用语,并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进一步搞好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活动。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lejiaoan/12770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