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课堂实录_《小池》课堂实录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4-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课前,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小池》这首诗,并让学生回忆以前学的有关春天的诗句。
一、复习导入,看图口述
师: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刚学习了一些有关春天的古诗。谁还记得?xxx
生1:《春晓》(生背诗句)
师:嗯,背得真好,只不过有一丝小小的错误,春晓的作者不是王之焕,是谁呀?
生:孟浩然。
师:不要把作者记错。还有谁来?
生2:《绝句》(生背诗句)
师:还有吗?
生3:《江南春》(生背诗句)
师:嗯,不错。还有一首。还有《春日偶成》,大家一起背。
生:《春日偶成》(生齐背)
师:不管春夏秋冬,大自然的万物各有各的特色。从古至今,有很多的诗人,用他们来赞美着大自然的景色。那么前不久刚刚度过了立夏这个节气,时值初夏,今天,就让我们学一首有关夏天的古诗。题目叫?
生:《小池》
师:那么课前,何老师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这首,谁来告诉我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生4:宋代杨万里。
师:是宋代的杨万里,宋代分为北宋和南宋,准确一点说是?
生4:南宋。
师:杨万里的诗读起来非常的朗朗上口,他的诗通俗易懂,而且极富生活情趣。现在我们就来好好的学习这首古诗。那么在学这首古诗之前呢,有一位画家将这首诗绘成了一幅精美的图画(挂画),同学们,你们能用你们最精彩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吗?好先请一位同学来,xxx你来。
生5:在青色的小池塘上,在青色背景的小池塘上,我看见了有一些碧绿的,有一些碧绿的荷叶,岸上还长着青翠碧绿的柳树,这样的美景,这样漂亮的美景引来了一只小蜜蜂,小蜜蜂在…(有学生小声提醒说是蜻蜓)呃,一只,一只蜻蜓在荷叶上偏偏起舞。
师:好,你在刚才的描述中注意了运用一定的顺序来描述这幅图画。
生:由远及近(齐答)
师:还有谁来描述?xxx
生6:在一个清澈见底的小池塘里,有一片片碧绿碧绿的荷叶它们像一把大伞,远处还有几棵柳树,它们的叶子好像在合理洗头。
师:嗯,在梳理它的头发。
生6:这样的美景不时引来了小蜻蜓,小蜻蜓在荷叶上飞来飞去,可爱极了。(生6说的时候,老师不住地点头)
师:那么,同学们来看看这里的荷叶,荷叶有什么不同?是我们所学过的《荷花》这片课文里的荷叶那样又大又圆吗?
生:不是(齐)
师:有什么不同?
生7:这里的荷叶是嫩绿色的。
师:哦,从色彩上观察的,还有吗?xxx
生8:这里的荷叶都很长,而且很尖。
师:哦,是尖,这里是尖尖角,这里的荷叶全都很尖,说明它怎么样?
生:没伸展(生各自回答)
师:还没有完全伸开来,说明它是不是盛夏?
生:不是
师:是?
生:初夏
二、初读想象,找出景物
师:那么刚才同学们用你们最精彩的语言描述了一下最吸引你的景色,那么在诗人的笔下,初夏的荷塘又是一幅怎样的美景呢?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倒120页,自己读一读书,并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边读诗句边思考,诗人到底描绘了那些景色,用笔圈一圈。诗人向我们描述了哪些景物?
(生自由读约30秒,师巡视教室)
师:把句子读通顺了,再来完成第二项任务,圈一圈,诗人到底给我们描述了哪些景物?
(生拿出笔圈景物,用时约30秒)
师:相同的景物就不要重复圈了。(师提示学生)
师:谁来交流一下?诗人描述了哪些景物?xxx1234
生9:我了解了泉眼。
师:哦,泉眼。(在黑板上圈出“泉眼”两个字)
生9:树荫。
师:嗯。(在黑板上圈出“树荫”两个字)
生9:水。
师:哦,这里的水,就是这里的什么啊?
生:细流。
师:嗯,对了。这里的水呀是细流。
生9:还有小荷
师:哦,还有这里的小荷。为什么是小荷呀?xxx
生10:因为它这个荷叶是刚刚才长出来的,还没有完全展开。
师:哦,还没有完全展开。所以这里才是小荷,对不对?
生9:还有一个是蜻蜓。
师:嗯,还有一个是蜻蜓,对吧。
生:对。
师:下面,我请同学们,你们先读诗句,你脑海中会有怎样的情景?(生自由读诗)
师:你可以就一个点来说一说。谁来说一说 呢,好,xxx你来试试看。
生11:蜻蜓在荷叶上飞来飞去,飞上了天,就好像在翩翩起舞。
师:嗯,好的。你主要围绕蜻蜓来说的。还有谁来?xx。
生12:嗯在边上有,有姿态万千的,姿态万千的碧绿的荷叶在随风摆动,就像在跟我们招手。
师:嗯,用一个姿态万千来形容荷塘里的荷叶。刚才我们用了一种方法来读诗。就是什么呢,就是读着读着,脑海中出现一幅画面,这是一种重要的读诗方法。这就是(贴事先准备好的卡片)
生:读诗句,想画面。
三、解词句,指导朗读、想象、表演
师:哎,这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那么诗人究竟向我们描述了一幅怎样的初夏荷塘图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呀,我们首先必须理解诗句中的一些字词的意思。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同桌之间读一读,交流体会,看看你了解哪些字词的意思。(13’04”)
(生自由读约1分钟,约师巡视,给学生提示。)
师:xx你了解了那个字的意思?
生13:我知道“泉眼”的意思是泉水的出口。
师:哦,泉水的出口。那么大家来看一下这个泉眼是大还是小?
生:小。
师:那么这里的水流是大还是小?
生:小。
师:出口小,流出的水也就不多。还有谁了解了哪个词的意思?
生14:我了解了“晴柔”的意思是晴天柔和的光。
师:哦,“晴”是指什么样的天?
生:晴天。
师:“柔”又是指?
生:柔和的风光。
师:嗯,好的。还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说说?xx
生15:我了解了荷塘里的“细流”就是形成的漩涡。
师:嗯?形成的漩涡,溪流形成的了漩涡吗?水流怎么样?
生15:就是水流很小
师:水流很小,流的很?
生:慢。
师:对吧,(生点头)哎,对的。还有谁了解了哪个词的意思?
生:我了解了“树荫”就是树的影子
师:哦,树的影子。是大树倒映在水面上的什么啊?
生:影子。
师:嗯,还有呢,还有谁能说说?
生1:我了解了尖尖角。尖尖角是指刚生出的紧抱着的嫩角,嫩角就是这里的荷叶尖端。
师:哦,这里那里是尖尖角,你来只给大家看看。
(生1到黑板前挂的画上指)
师:哦,这里的尖尖角说明荷叶怎么样?是刚刚长出来的样子。对不对?嗯,还有没有?噢,xx。
生13:“惜”是爱惜
师:“惜”是爱惜的意思。嗯,不错。还有没有其他同学。好,没有了。那么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再细细来品味。好。那么同学们,刚才我们初学了诗句,读准了字音,也了解了部分字词的意思,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诗句的字里行间,来品味一下诗人站在荷塘边的那种悠闲和惬意。现在,谁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这是一口怎样的泉眼,泉眼中留出的水怎么样呢?流速怎么样?该怎样的读。试试看,谁来读?xxx1234
生1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师:好,你觉得在诗人的笔下,这小池塘中的泉眼怎么样?这是一口怎样的泉眼?
生17:这是一口小泉眼
师:小泉眼。那么从这口小泉眼里,水在怎样的流出来呢?我请以我为同学说。
生:细细地流淌。
师:细细地流淌,好。这边的同学发言比较多,看来你们喜欢这首古诗。
生:缓慢地流淌。
师:缓慢地流淌,好。那么我们曾学过《泉城》这片课文,对吧。那么你们说说看,从这口泉眼中流出来的水声是虎啸狮吼般的吗?
生:不是。
师:是?
生:静悄悄的
师:那么从泉眼里流出来的水很?
生:少。
师:很?
生:慢。
师:由此可见,泉水渐渐地、慢慢地从泉眼里流出来,就像谁舍不得水流出来?(静了5秒钟)好像谁舍不得水流出来?xxx
生18:好像泉眼舍不得水从它的洞里流出来。
师:哦,对了。那么,这里“惜”是什么意思?
生:爱惜
师:或者怎么说?
生:珍惜。
师:这里什么意思?
生(一个男生突然插嘴说):舍不得。
师:哦,对了。这里是?
生:舍不得
师:所以我们在读第一句诗的时候,要读出怎样的情感来?
生:舍不得。
师:嗯,谁来读?这口泉眼它舍不得泉水从它的眼里流出来,不愿意多流一点点,显得它很舍不得,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来?xxx
生1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师:嗯!再舍不得一点。谁来?xxx
生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预备,齐。
生:泉眼无声惜细流
师:唔,我想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得这么轻?为什么读得这么轻?哪个词告诉你们的?
生:“无声”。
师:哪个词告诉你们的?
生:“无声”。
师:哦,“无声”,说明声音很?
生:小。
师:几乎都?
生:听不见。
师:好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树荫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诗句的第二句。谁来读一读。xx
生20:树阴照水爱晴柔。
师:好,那么你们来看一看,“树阴照水”你怎么理解的?“树阴照水”,“树阴照水”你怎么理解的?
生21:树的影子倒映在水面上。
师:哦,倒映在水面上,那么它为什么会倒映在水面上?xx
生22:树荫它很喜爱晴天柔和的光。
师:哦,柔和的光,对不对?所以看出来,这里的“爱”是什么意思呀?
生:喜爱
师:树荫倒影在水面上,为什么呢?因为它怎么样啊?
生:喜爱这晴天柔和的风光。
师:所以在读这一句的时候,我们要读出怎样的语气来啊?
生:喜爱
师:谁能用喜爱的语气来读好第二句呢?xxx
生1:树阴照水爱晴柔。
师:嗯,很喜爱,谁能更喜爱一点?嗯,我看到有些同学,哦,xxx。
生23:树阴照水爱晴柔。
师:我们所有女同学一起来读好不好?
(女生齐读)
师:特别的喜爱。好,那么,同学们你们来看一看,这一二两行诗主要写了泉眼、细流、树荫。作者把泉和和树荫当成了?
生:人来写。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你怎么知道的呢?xx
生24:只有人才会“舍不得”和“喜爱”。
师:哦,只有人才会“舍不得”和“喜爱”这种?
生:感情。
师:好。 作者把泉和树荫当成人来写,让它们有了人的情感。其实呀,这是融进了作者的情感在里面。那么从这一二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片荷塘非常的?1234
生:喜爱。
师:那么,让我们怀着喜爱的感情来读好一二两句。
生: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生齐读)
师:噢,你看,一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来,没有一点声音。那池边的绿树照映在河面上,仿佛很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忽暗忽明,若隐若现。这是一片怎样的荷塘呀?没有声音…
生1:这是一片静静的荷塘。
师:这是一片,你说。
生20:这是一片平静的荷塘
师:你说。
生25:这是一片安静的荷塘。
师:对了,所以在读这一句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把声音读高?
生:不能。
师:对了,那轻轻地,再读一遍。预备,齐。
生: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生齐读)
师:多美呀,那么,刚才同学们在学习一二两句诗的时候,我们通过走进诗句的字里行间,理解了诗意,从中体会了诗人的情感,这叫做?(贴文字卡片:解诗意,悟诗情)
生:解诗意,悟诗情
师:这也是一种方法。下面,用这一方法来学三、四两句。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三四两句,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自由读,每人阅读两遍诗句。)
师:xxx你起来说说看,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13:荷叶刚刚露出尖尖的小角,但是早有蜻蜓立上了头。
师:能不能说的更美一点呢?我们知道诗句的字数很少,但是背后隐藏的内容很丰富。对不对。谁能说的更丰富一点?
生16:鲜嫩的小荷在水面才露出尖端,早已有蜻蜓欢快的飞上头上和它交流。
师:哦,它们欢快的交流。谁再来说说看。好,xxx
生1:小小的荷叶刚露出尖,可爱的小蜻蜓就停在了它的头上,翩翩起舞。
师:嗯,好,同学们这一片荷塘中的荷叶怎么样?非常的?我找同学来说说看。刚才我们回答了这是一片小荷,小荷怎么样?xxx
生11:非常的嫩绿。
师:哦,从它的颜色看出来了。还有吗?xxx
生26:碧绿碧绿
师:嗯。完全展开的荷叶是碧绿碧绿的,那么刚刚伸出水面的是什么绿?
生:嫩绿。(齐)
师:嫩绿,对吧?哦,看到这幅画,你看到怎样的小荷?才怎么样?露出了?
生:露出了尖尖的角。
师:好,那么,这里有一个字,“才”“才”这个字有三种解释,你觉得哪种解释在诗句中最恰当呢?哪种解释最恰当呢?xxx
生27:第一种,刚刚的意思
师:哦,也就是说嫩绿的荷叶怎么样啊?
生:刚刚露出水面。
师:对吧,啊。还有一个字“早”,你们发现了没?(圈“早”)那么,你们看,它刚刚露出水面,就有谁来跟它打招呼啦?
生:蜻蜓。
师:哟,它刚刚露出水面,就有老朋友来跟他打招呼了,一个“才”,一个?
生:早
师:唔,说明诗人想传达什么信息呢?xxx
生28:诗人很喜欢这种嫩绿的荷叶。
师:哦,好的。你们看一看,这么一个细小的,而且有趣的大自然片段就被我们的诗人给捕捉到了,而且写入了他的诗中。那么,这两句,我们应当读出怎样的情感呢?xxx
生13:读出一种迫不及待的情感。
师:为什么呢?
生13:因为嫩绿的荷花(师纠正说是“荷叶”)才刚露出了小角,可是蜻蜓早就飞来了,所以是迫不及待。
师:哦应该读出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你来读一下。
生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其中的那个字突出了迫不及待的心情?
生:早。
师:好,你读得特别的急切。还有那位同学起来说说你的理解呢?xxx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403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