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苏教版语文第二册《识字3》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4-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 1 单元  2 课时总计第6课时  主备人 包文利  3月 3 日备  3月 5 日投放

课 题  《识字3》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l个只识不写的字,认识3个新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10个生字,l个只识不写的字,认识3个新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设计 参与交流者意见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猜猜我是谁?组织游戏:(出示课文插图) (1)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 2.引人新课: 这些古代文字逐渐演变,就有了大家看到的这些现代汉字。(示现代汉字) 二、识字、写字:舟、竹、石、川、燕 1.认读要识写的生字。(不带拼音) 2.小组学习:讨论如何识记字形? 3.重点指导“燕”字。 (1)你有什么办法记“燕”字?(适时教学新偏旁“四点”,指正“燕’懒笔顺)。 (2)师范写“燕”字。(边写边说如何把“燕”字写好看。) (3)生描红。 4、临写《习字册》上舟、竹、石、川、燕这几个字。 许广平:竹的最后一笔竖勾学生容易写成一竖,可在此强调一下。另外在教学毛笔的“笔”字时要将它与“竹子头”与竹字进行比较。 三、小结 给文中的词语加上量词或形容词 一()小舟      一()竹子 一()石头      ()的泉水 ()的河川      一()燕子 骆玲:课堂时间不充足,这一部分的练习放在课后进行处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象形字的概念 2.复习舟、竹、石、川、燕的笔顺。 二、识读字、词、儿歌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多拼几遍拼音。 (二)识读字、词。 1.自读生字。(示生字) 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同座互读生词。(示生词) 要求:词儿连读。 3.小组学习,查读字、词。 要求:小组同学互相帮助,让每位同学把每个字、词都读准。 4.全班查读字、词。 (l)查读字,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2)查读词:正音,词儿连读、读好听。 (指名读、齐读) 三、理解韵文 结合书上插图让学生体会韵文的美。 徐艳珍: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男生读女生看插图,女生读男生看插图等形式。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和感悟诗的意境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四、写字、 1、全班交流其余5个字的识记方法。 2、自学笔顺图。 3、描红,观察各字的重点笔画。 4、书写所学生字。 5、临写《习字册》上笔、画、黑、问、什 这几个字。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些什么?有什么收获?     运用多媒体演示汉字演变。     (1)师: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他们看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遇到了许多许多的事情。多媒体逐一演示书中第一竖行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                                                 看图讨论:为什么分别用绿蜡笔、蓝蜡笔、青蜡笔、黑蜡笔画竹子、河川、石头、小燕呢?                           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男生读女生看插图,女生读男生看插图等形式。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和感悟诗的意境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板书设计 经典题型设计   舟、竹、石、川、燕 笔、画、黑、问、什       猜猜看,这些古代字符分别表示图上的哪些事物?   教学反思 汉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当它仅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它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又是非常困难的。可一旦把生字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就不仅能引起儿童的注意,还能在强化生字教学的同时,发展语言。12
  如在读词“燕子”时,问:“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在学“燕”这个字时,引导学生说清用燕子的外形来记这个字,并适时引导学生也想着燕子的样子,边用手在桌上写“燕”字,一个难字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体验中轻松地记住了,词也读好了。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398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