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雨点》教学反思]《雨点》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2-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雨点》教学反思  
《雨点》是一首清新质朴的小诗非常优美,富于儿童情趣的语言,让小朋友认识水的世界。分别描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里的不同状态。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雨点在不同地方的不同状态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十分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贴近学生自身的生活感受,充满童趣。  
针对本课的教学,有以下收获:  
1.指导看图,理解字词,读出感情。  
我先指导学生们看图、想象,引导学生们初步了解不同地方的水的不同样子,以此来化解难点,让学生们理解为什么雨点会“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特别是在理解“散步”时,通过让学生表演的方式很好的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所以在指导学生朗读这一块,就显得轻松很多,学生能伴随着文字,读出了别样的风情。读到雨点睡觉时,他们压低了声音,读到雨点散步时,他们稍微提高了声音,问他们为什么要读的高一些时,他们回答我因为雨点这时候在动了呢,读到雨点奔跑、跳跃时,他们读的更有激情了。  
3.教师示范,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感染孩子。  
一年级的课堂要活跃,不只是教师的语言动作,更多的是要用教师的语言动作去激发孩子的热情,使孩子融入课堂,真正的感受到自己就是课文里的小雨点,这样孩子会更好的理解课文,会更加活泼,做课堂的参与者。课堂上我先示范读,并配上动作,孩子们很感兴趣,学着我一起配上动作读文,孩子们读得有感情,兴趣盎然。。  
4.适当运用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练习说话  
恰当形体语言的运用,可以引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迸射出创意的火花,创造出惊人的语言。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设置了一个拓展训练:雨点还会落在哪儿?在那儿干什么?  
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  
雨点落在房顶上,在房顶上--------------。  
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里--------------。  
雨点落在树叶上,在树叶上--------------。  
雨点落在----上,在--------------------。  
指导学生说落在雨伞上时,我适时地做了一个跳舞的动作,学生立即说出“跳舞”;当我又做弹琴的动作时,学生中又蹦出一个“弹琴”,速度之快,让我们有点惊讶。  
不足之处:  
1.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还少,教师讲的太多  
2.拓展训练较多,冲淡了课堂,同时,还没有完全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课堂上没有能够全面关注到回答问题不够积极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小部分的学生怯于举手,回答问题不够积极。我没有能及时地的关注到这一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  
  总之,虽有优点,也有遗憾。但教学上没有非常完美的,今后我将努力,争取多些优点,少些遗憾,尽量使自己的教学接近完美。

《雨点》教学反思
《雨点》这篇课文,是一首简短的诗歌,非常优美,富于儿童情趣的语言,让小朋友认识水的世界。描写了雨点落到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不同的状态,语言生动形象,贴近学生自身的生活感受,充满童趣。
1.导入部分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开门的钥匙,也是在上课伊始吸引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点,“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是无疑的了,传统的直接出示必会缺乏这种热情。在平时上课时,我也都注意课题的导入,尽量能轻松自然,又能联系本课重点。在教《雨点》一课时,我没有用“千条线万条线” 的猜谜方式,而是采用了板画:123
在黑板上画上两朵云,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云妈妈的孩子是谁吗?(雨点)
对啊,平时小雨点就藏在云妈妈的怀抱里。引出板书雨点,同时又暗含自然知识的渗透。
   最后再叫叫雨点的名字,跟他们交上好朋友,创设活泼轻松的气氛。
2.初读部分
让小朋友读书有时是最难的时候,有的马马虎虎读一遍,有的眼睛根本没看好书,还有的觉得读完一遍了,没事情做了,总而言之,对朗读的目的不明确,因此,在这次初读时,我先送给小朋友两个小问号,请小朋友带着小问号来读,适当言语激励,然后在布置读书任务的时候在黑板上简单地写上副板书以起到一个视觉提醒的作用:
(1)    雨点究竟落进了哪些地方?          副板书:哪里?
(2)    它们在那里干什么?                干什么?
在此基础上,再提出朗读要求,请小朋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读书情况时,我就围绕刚才的两个问题进行: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雨点落进了哪里?你找到了几个地方?(4个)
把你找到的地方用课文中的话读出来,引导小朋友直接读句子:雨点落进xx里。然后读其中表示地方的词语,加强认读。以此类推,认读其他3个表示地方的词语,读准读好。
在四个词语出示之后,我又顺势请小朋友观察大部分字的共同点,发现“池、溪、江河、海洋”的偏旁都有三点水,因为与水有关,在字形词义理解上做到顺水推舟,不必再费时讲解了。
最后以“雨点落进       、       、       和       里”一句话总括解决第一个问题。
3.精读部分
主要是设置情境,“把自己想象成从天而降的小雨点,你最想到哪里去旅行,为什么呀?”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来重点认读“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这些词语,导读理解句子,指导朗读。
4.拓展训练
以“小雨点还会落到哪些地方,它们会干什么”作为引子,请小朋友看图想象进行说话训练,并以《雨点》为题,说说写写小诗,发展学生的思维。

反思:
1.语文课必须要钻研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入选语文书的每一篇都是绝佳的范文,怎么样从这些例子中剥取真核呢?还得从文本出发,不断地反复地品读咀嚼文章的味道,烂熟于心,再精心设计备课,同时又要注意不可替代学生的主体地位,剥夺学生与文本交流的机会。
2.教学重点要把握准确。
课文是范文,是美的享受,是思维跳跃的音符,然而如果把课文讲的面面俱到,就失去了品味的意义,同时《新课标》的制订明确了每个学段应该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在这一点上,我没有很好地把握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即识字写字的教学,相反在理解上花了大工夫,还将适于发散思维的拓展训练提前拉入第一教时,挤占了识字写字背诵的时间,使课堂写字到最后匆匆而过,没有将最关键的把握住。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扎实有效地把握住识字写字教学是我将要努力的方向。123
3.识读同步要提高有效性。
单纯的识字教学即把生字词语集中出示,请小朋友认读,这种方法较机械、枯燥,暗自也觉得实在是不妙的教学方法,于是新奇于随课文识字这样一种有趣的教学识字方式。但是没有试过就不知道,随课文识字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教者花的功夫非比寻常,怎样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认识这些词语,都要经过巧妙的设计与安排,有时就为教一个字,就要想各种方法,一种方案不行再换另一种,能将识读同步,做到不留痕迹,定然经过无数次的修改教案,无数次的课堂实践。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出发点是识读同步,而往往在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识读同步,或是没有巧妙构思、操作未达到成熟的时候,就容易流于形式,只见一个花架子而已。对我来说,对识读同步这样一种教学方式还需要做更多的学习和研究。
4.巩固复习精益求精。
一堂课教完,有时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就好象一句说完的话却没有画上句号一样,那么课堂教学中的这个句号就可以说是巩固复习的环节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也忽视了巩固复习的环节,而不适当地进行还不成熟的拓展训练,反画蛇添足,本末倒置了。巩固复习其实不同于人们印象中的作业,它是一种总结,更是一种提炼和运用,方法更要求多样灵活,那么即使是复习已学的内容也会是其乐无穷的。
5.教学基本功苦练扎实。
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众多,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这也包括很多,那么就从最基础的教学基本功抓起:教学语言的精炼与否,课堂时间的掌控,课堂活动的组织,书写的规范性等等。本节课上,在生字卡片出示的环节上面,我就没有做到规范细致,一是有些笔画的书写不规范,二是拼音标示没有做到重点突出。用执行力的标准来看,就是没有做到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做任何事都要做到精益求精,教学更是如此。
6.亲近书本,与书本对话。
刚拿到这个学期的新书,我竟然也像孩子一样爱不释手,情不自禁地赞叹:“这本书真漂亮,图画真好看啊!”我爱书还不够,怎么样让孩子们也觉得爱不释手,喜欢读,喜欢看呢?一、爱书活动。对有的孩子来说,书本成了他的一样玩具,总会不自觉地摆弄个不停,然而不爱惜书本又怎么会好好地看书、读书呢?因此得从爱护书本开始。二、注重平时的与书本交流。上课时的读书要求要明确,更重要的是培养仔细观察书本的好习惯。随着现在多媒体使用的泛滥,似乎公开课不用多媒体就不会精彩,实际上,我觉得多媒体的视觉感官太模糊,学生远距离地观察,有时可能因为投影仪的问题看不清楚,学生只能雾里看花,又怎能进入意境?还不如仔细观察手边清晰的图画,在近距离的观察品味中展开想象,美丽的画面定能让孩子们的心灵更加色彩斑斓。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120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