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尖的春笋教案反思|1、春笋教案及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1-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写生字“节”、“笑”“声”,认识草字头、竹字头、士字头。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生字“节”、“笑”“声”,认识草字头、竹字头、士字头,并分别组词。
教学用具:春笋实物、幻灯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 激qing导入
1、猜谜: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谜语,想不想猜?仔细听――
头戴尖尖帽,身披节节衣。每年二三月,脑袋钻出地。知道是什么吗?
2、齐读课题,提醒:“笋”是一个生字,平舌音。
3、你们见过春笋吗?今天老师把小春笋带到教室里来了,你们看,它长的什么样子呀?
出示竹笋实物,认识“浅褐色”。
剥开春笋,感知“嫩生生”。
二、 初步感知美文
1、这样一个“嫩生生、浅褐色”的春笋娃娃多可爱啊,它是怎么生长的呢?竖起小耳朵仔细听。(播课文录音)
2、喜欢春笋娃娃吗?打开课本,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注意读书姿势啊!
3、按要求自读,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读:(1)个别读;(2)开火车读;(3)游戏:找朋友
5、把生字带入课文读。
6、指名读课文,听后评价读。
三、 课中休息,听《春江花月夜》。
四、指导读长句子
1、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2、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评议、正音。
五、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认读后提醒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笋”:平舌音。
“再”:也是平舌音。注意“在”——“再”是同音字。
“迎”:是后鼻音。
“声”、“冲”:也是翘舌音。
“块”、“外”:注意声母之间的区别。
“长”: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是“zhǎng”、既是翘舌音,也是后鼻音。你能用“长”的两个读音分别来组词吗?
六、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读音。
2、这些生安中哪些是上下结构的字:(声、笑、节)
3、观察一下生字表中的这3个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
4、生自由说,师作适当补充。
5、声:上面的“士”字头约占田字格的1/3,下半部分要比上半部分略宽些。
6、笑、节:同样的,偏旁部首都是约占田字格的1/3,“节”下半部的“”要写在横中线上。
7、师范写生字,生描红。
8、生临写,师巡视指导。
9、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田字格里分别书写“声、笑、节”三个字,并分别组词。
3、多音字组词。
长 zhǎng(  )cháng(  )
板书设计:
                             1、春笋
                            声、笑、节

                              第二课时1234
教学内容:讲解课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难点: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春笋节节向上、茁壮成长的情景,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悟”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和蓬勃向上的气势。
教学用具:幻灯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把《春笋》的课文读通顺了,还学会了几个生字,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学得怎么样?有信心的小朋友就大胆地举起小手。
2、出示词语:
春雷  唤醒  冲破  泥土  掀翻  冒出来  浅褐色  石块
裹着 娃娃 迎着 春风 生长 嫩生生 笑声 外衣
开火车读
3、这节课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春笋是怎样生长的。
二、精读、体会
1、精读第一段。
(1)春笋原本睡在又黑又冷的泥土里,那么是谁把它唤醒的呢?它又是怎样从泥土里出来的呢?(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听听春雷公公的声音吧。[播放:雷声]
让我们来当春雷,唤醒小春笋。(师生模仿)春雷爷爷会对小春笋说些什么?
(3)这一声春雷,还唤醒了谁呢?(生答,师贴上百物)
(4)大自然中的精灵都醒来了,只有一个小春笋,睡得太熟了,只剩下它没醒,怎么办呢?
(5)角色扮演:我们都是小春笋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唤醒小春笋。
(模仿春风等声音叫小春笋)
(6)瞧,小春笋终于醒来了,,伸懒腰向四周看看,看到了什么呀?(生答)
(7)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指导朗读第一句)
它们从地里冒出来时劲儿可大了!哪些词可以看得出来呢?(冲破  掀翻)
冒出来的春笋多吗?是一起冒出来的吗?哪个词语说明了这些?(一个一个)
(8)这些春笋冒出地面时气势强大,生命力多顽强呀!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好吗?小朋友们朗读时尤其要抓住这几个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动词。(板书:冲破  掀翻   冒出来)(自由练读第二句话)
(9)指名读,集体评议。
(10)齐读第一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把春笋在春雷公公的唤醒下冒出泥土的情景写得多生动呀!
我们来试着把它背下来吧,好吗?老师给你们一些帮助。(出示填空,学生借助填空自由试背)
(11)指名背诵,要带着感情。
(12)现在,我们都来做小春笋,好不好?边背诵第一段,边做动作。快,蹲到地上。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小春笋冒出来了,它们长什么样儿,是怎样生长的呢?(出示第二自然段)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实物]看,它是什么颜色的?
谁来剥剥它的外衣?[学生体验剥笋] 哎呀,这衣服穿得可真多,一层一层的,包得多紧啊,课文中用了那个词?(裹)
请小朋友们看看周围这些高大的竹子,和它们相比,这些刚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春笋可真像……(娃娃)它们是多么娇嫩,多么可爱呀!书上说是怎样的娃娃呀?(嫩生生)
(3)你喜欢这嫩生生的娃娃吗?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第一句)。
(4)小春笋冒出了地面,是怎样生长的呢?请大家再好好读读第二自然段。
(5)小春笋长了几节?长长停下来了没有?向哪儿长?是啊,它们就是这样一节,……(边做手势)真是蓬勃向上,永不满足!1234
(6)能读好这两句话吗?(指名读)
(7)它们怎么会长得这么好,这么有力呀?(指名读相应的句子
是啊,被春风吹一吹,很舒服,就向上——长一长,被阳光照一照,好暖和,就又向上长一长,在春雨里“咕嘟咕嘟”喝了个饱,就又向上长一长。春笋就是这样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板书:向上向上再向上)
(8)这么嫩生生的小春笋最后长成这么又高又壮的竹子,真不简单,此时你想对春笋说些什么呢?
(9)我们连起来读好这一段,好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10)指名比赛读,齐读。
3、练习背诵课文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课文。
2、实践活动,培养能力
(1)可以画,也可以写春笋蓬勃生长的画面
(2)去观察生活中的春笋、麦苗、小草等,丰富直观感受。
板书设计:
                                                   春笋
               冒出来  再向上
             掀翻        向上
           冲破            向上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剩下的生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学会部分生字。
3、了解春笋具有战胜重重困难、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教学重点:学会部分生字,并组词。
教学难点:学习春笋战胜重重困难、不断向上生长的精神。
教学用具: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指导背诵
1、第一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说春雷唤醒了春笋;第二句话讲了春笋是怎样生长的。
自由练习背诵、指名背。
2、背诵第二自然段:
(1)轻声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读后说说这段有几句话。
指导背第一句:(出示幻灯片)谁来说说春笋的样子和颜色?书上哪句话写了春笋的样子?指名背句子。
小朋友,这些嫩生生的娃娃冲着你们格格地笑呢,你们喜欢它们吗?谁能用喜爱的语气背这句话?
背诵第二句话:
师述:春笋的生长离不开雨露和阳光。指名背第二、三句话。
① 春笋长成什么样儿了呢?(指导看图)
② 指导背诵:提醒学生注意停顿,语气要逐渐加强,语调渐渐提高。(指名背,齐背)
③ 再用问答方式引导背:
春笋是什么样子的?
春笋是怎样生长的?
它们长成什么样儿了?
二、小结课文
1、读了课文,你觉得春笋怎么样?你想对春笋说些什么?
2、春笋就是凭着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才能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地冒出来。在阳光下继续坚强而又健康的成长!长成高大的竹子,供人们使用。
3、齐背课文。
三、教学生字
1、读一读生字卡片。
2、教学新偏旁。
冲:是两点水旁,注意与“氵”的区别。跟读两遍。1234
破:是石字部,跟读两遍。
外:是夕字部,跟读两遍。
3、看课后笔顺表,记忆生字的笔顺。
4、这些生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
提醒学生“迎”里面部分没有一点。
5、你能为哪个生字交朋友?
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在”与“再”的不同用法。
四、指导写字。
1、“冲”、“破”、“块”左窄右宽。“块”的“土”写小点,并略微偏上一点,“一长横”变为提。
“迎”:“之”的捺要长一点,包住里面的部分。
“外”:左右等宽。
2、教师范写“迎”、“再”、“破”,学生描红。
3、学生描红,临写其余生字,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1、在田字格里书写“冲、破、块、外、迎、再”六个字,并分别组词。
2、兴趣题:
(1)用“唤醒”说一句话。
(2)春笋长大后,长成了竹子。想一想,竹子有什么用呢?说给同桌小朋友听。
3、选字填空:
  在  再
(1)小名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一笔一画照着写。
(2)小雪花飘呀飘呀,飘落()枝头。

《春笋》教学反思
   《春笋》这篇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以诗一般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春笋在美好的春天到来之际破土而出、旺盛生长的情景,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利用图片,激发异想
 揭示课题后,让学生看实物,学生看了春笋那尖尖的脑袋,胖胖的身体……学生在看见一层一层地剥去春笋的“外衣”,那“嫩生生”的笋肉。孩子们直观地感知春笋的鲜嫩、细腻,当然发觉春笋很像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着的新生的娃娃。
    课文教至最后,学生在悠扬的音乐生中,闭上双眼,跟随着老师极富感情的朗读声音,慢慢地整个春笋的生长过程浮于眼前:春雷阵阵,春笋醒来了,“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从地里冒出来。“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迎着春风,沐浴着阳光,在春雨中点头,微笑,不断成长……“我就是那顽强的春笋,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学生言)气氛达到高潮。铮铮琴声,学生朗读课文,又增添了几分自信与力量,将春笋那顽强的生命精神,透过朗读表达出来。
  这般的图、演、想,不仅是认知形式上的灵活多变,而是感悟手段的多样化。它使学生在近似游戏的活动中喜爱读书,乐于读书,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获。
   这样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直观教学,使有限的教材内容再生无限,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供广阔的空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103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