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纪念》第一课时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1-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各位评委,你们好!
今天我要说的课是小学语文第二册课文《纪念》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纪念》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以“爱护”为主题,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应该了解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怎样与周围的事物和谐相处,树立环保意识。
《纪念》这篇课文借动物们给自己造的小亭子留纪念的故事,告诉我们:最珍贵的纪念不是刻上什么字,而应该像小刺猬那样在亭子周围种上花,爱护亭子,美化亭子。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树立爱护公物、爱护建筑的意识。课文在表现形式上,一方面以小亭子为线索,小亭子被破坏,后来变得更美,从效果上形成了对比;另一方面,以小动物留纪念为线索,小熊他们在小亭子上乱写乱画,小刺猬却种花美化了小亭子,从行为上也形成了对比。课文要求认识个生字,难点是读准后鼻音、翘舌音的字。
二、说学情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本学期继续巩固看拼音识字、听读识字和看图识字的方法,逐步学习部件分析法、编顺口溜等识字方法。同时,根据新课标与教材的体系安排,在一年级下册还有一个教学重点就是阅读。结合我校成都市“xxx”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的研究》,我们一年级组在本期把通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作为重点。一年级学生一般已经掌握七、八百生字,绝大多数同学能读通课文。虽然他们的理解水平低,但是朗读兴趣浓厚,只要抓住重点语句,巧用评价,反复训练,就会把课文读通读顺,甚至读出感情。
三、说目标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课文的类型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小刺猬爱护亭子,美化亭子行为之美。树立爱护公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确定为:认读13个生字,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课文两个重点句子。
四、说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创设情境、问题导读和精读评价等方法进行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刺激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可以创设情景。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画、播放音乐,用语言描述,激发想象等方法创设童话情境,发挥创造性思维,揣摩理解课文。
小学一年级学生自制力弱,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但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为此,我们可以用问题导读的方法,带着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解读课文,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
阅读教学的本色就以读为本,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本课语言优美生动,激发学生读书欲,要以读代讲,以读促讲,以读代问。加强朗读评价,促进学生语言发展,提高朗读水平。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为此作这样的朗读训练:初读:指读,读正确;再读:用眼扫描,读通句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速读:找出第二、三自然段的重点句子;精读:抓住重点,想象品读。通过自读自悟、同桌评读、引读、齐读等朗读训练,学生对课文既有全面了解,也有深层挖掘。
五、说程序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本课设计先集中识字,再进行阅读指导,使教学循序渐进,脉络清晰,更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具体过程如下:123
第一步: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这属于激发兴趣,启示思维阶段,教师要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十分喜爱小动物,教师一边张贴动物头饰,一边让学生与小动物打招呼,如果学生声音较小,教师评价:“他这么可爱!再热情点!”使学生带着良好的情绪走进新课。
贴完头饰,教师板书课题“纪念”,学生书空并识记生字。这样随机进行了书写指导,交流了识字方法,分散了难点,培养了专注学习的习惯。
第二步: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在阅读时培养注意力集中的习惯。在初读课文时,要求指读课文。借助手“指”,他能听着字音点读所对应的那个字,对生字有了初步印象。紧接着以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教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集中认识词语和生字,逐步缩小语境,在多次与生字见面中,记住了生字.。
认识了生字,再要求学生把书立起来自由朗读,要求读通句子。朗读时用眼睛扫描总比手指移动快,大脑中留下的信息更多,因此要逐渐放弃指读,体现了朗读训练的过程。
第三步:抓住典型,读通句子
学习第1自然段
1、整体感知了课文,再走进文本。指名读,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接下来观察小亭子图片,激起学生的赞美之情,顺势齐读第1自然段,自然读出了动物们的高兴心情。
、在一年级,读通课文很重要,其关键就是会自然停顿。学生常常读不通是因为不认识字词、不理解句子意思,可抓住典型的句子进行朗读指导。
第2自然段,由评价引出长句子 其他小动物也纷纷在柱子上、座位上和台阶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屏幕展示,学生自读、齐读初步体会。
接着问题提示:这句话说谁呀?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呢?(依次点击相应部分变成红色)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让学生明白该句的意思,渗透概括意识。自读再次体会。
然后抽生朗读,评价中指导停顿。
最后,齐读体现了停顿。这个长句的训练渗透了怎样读通读顺的方法指导,突破了难点。
2、这时屏幕出示留纪念的图片,小熊他们留下了什么纪念?小亭子会怎么想呢?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到亭子变丑后的难受心情。老师随机板书   学生边读边思读书习惯。
2、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学生边读边用横线勾画出小刺猬的纪念,汇报后,再看屏幕进行纠正。这样做有要求有反馈,勾画句子落到了实处,又面向了全体进行了训练。
首先,要求学生自读自悟、同桌互读互夸,促进同桌的学习,渗透合作意识,初步培养了合作能力。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然后,教师语言渲染小亭子的美,抓住这个句子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啊!”,指导学生说出心情,读出心情,评价心情,体验到高兴、激动、惊喜等情感。一个“啊”字,读出个性,读出精彩,落实个性化朗读的训练。
语言文字是抽象的符号,它所承载的意义内容又往往是形象的。六七岁的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力的,会将有形的文字进行无限的想像。接下来,指名美读句子,边听边想象画面,说说好像看到了什么。学生会联系生活进行再造想象,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形象地理解了语言文字。尤其落实在理解词语“五颜六色”时,当学生说到花儿颜色多时,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句子。老师可评价:“你的想象真丰富!这么多颜色,我们就可以用五颜六色这个词来表达。”当学生终于读出花儿的美丽时,可评价道:“听了你的赞美,花儿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大屏幕再展示小亭子变美后的图片,随着音乐的渲染,学生尽情欣赏,直抒胸臆。123
当学生沉醉于美景之中想一吐为快时,通过老师的激情评价,引导学生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展示小刺猬留下的纪念,板书  种花。此时引导,如:“是呀,这里花儿美,蜜蜂美,蝴蝶美,小亭子更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里的美景吧!”读后又评: “看到这一切,小刺猬甜甜地笑了。咱们一起来表演读,分享他的快乐吧!”通过引读、分组读、表演读,将心中赞叹之情,用外在的声音传达出来,诠释了文本,进入了佳境,创造出教学的高潮。
l、这时,小亭子会对可爱的小刺猬说些什么?学生在优美的情境中,物我两忘,把自己换位成小亭子,说出内心的感受。顺势贴上小亭子笑脸图片。此处照应了前文,形成对比,文本价值也被巧妙地体现出来,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五步:总结全文,揭示意义
看板书,总结全文,回归整体,使孩子们从课文中走个来回,再次揭示文本的教育意义
六、说板书
本课的板书设计突出了重点,反映课文的思路和内在联系;图画生动活泼,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图文结合,形象有趣,形成对比,做到简明概括、美观大方,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印象和受到教育感染。
板书设计
                                              纪念
小熊图      刻名字  小亭子哭脸图
小猴子图 小兔子图    梅花鹿图    写名字
小刺猬图    种花  小亭子笑脸图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052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