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案例】《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案例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1-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背景:《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的童话故事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喜爱。
案例:
三.再读课文,指导读句。
1.师:那么鲤鱼和乌龟是怎么告诉小蝌蚪,它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呢?请你读课文二、三小节,找一找,读一读。
2.学习课文第二节。
   1)指名读第二节。
   2)师:鲤鱼妈妈在干什么?(教小鲤鱼找食吃)
小蝌蚪看见了会怎么想?
3)指导朗读小蝌蚪的话,指导读出急切的语气。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什么?
         板书:四条腿   宽嘴巴 
   5)学习生字“腿”
      分析结构,找找还有那些“月”字旁的字,想想这个偏旁部首的字与什么有关。
   6)指导朗读,鲤鱼妈妈的话用亲切的语气读。
      指名读,师生配合读对话。
3.学习课文第3节。
1)指名读第三小节。
   2)师: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妈妈?
   3)指导朗读第三小节,抓重点词语:“连忙、追、叫”等,读出小蝌蚪即高兴又着急的语气。
   4)学习生字“连、忙、追”
     “连忙”:你能给他找个近义词吗?马上、赶忙、急忙
      “追”:分析结构,笔顺。看老师写,在书上描一描。
   5)你就是那只急于找到妈妈的小蝌蚪,当你看到乌龟时,你的心理是多么高兴啊,谁在来读一读。
4.师过渡:最后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1)自由读最后一节课文。
2)指名交流。
3)指导朗读:
师: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亲爱的妈妈,小蝌蚪的心情会怎样?
指导读出小蝌蚪激动的语气。
   4)师:青蛙妈妈也非常高兴,指导读出青蛙妈妈高兴的语气。
      指名读。分角色朗读对话。
反思:
   一、 把朗读和看图及随课文识字结合起来视频出示这一课的动画,全文配音,布置思考问题:“听完后,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的大意?”这样设计,给学生在朗读上定调,课文中有不少对话,在语气上给学生以示范,也认识了生字词。利用课件,将本课中的图与文对照起来展示给学生,学生读起来兴味盎然,一些不理解的生字就可以借助图来理解,如“迎”和“追”字,图上鲤鱼和蝌蚪面对面,这就是迎上去,乌龟和蝌蚪是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这就是追过去。对文中这两个生字学生一目了然了。
有了图文对照,再加以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的主要内容就很快掌握了。如教学小蝌蚪迎问鲤鱼、追问乌龟的段落时,老师结合课件展示,让学生主动来发现小蝌蚪前后的变化,采取表演的形式,在情境中对话,一个同学做解说员,两个女同学分别扮鲤鱼妈妈和小鲤鱼,一个男同学扮乌龟,几个小个子同学扮一群小蝌蚪,带上相关头饰来表演,学生们很快进入各自的角色,把小蝌蚪着急而有礼貌、鲤鱼亲切热情,乌龟好笑认真的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
二、 重点指导,举一反三,突出学法。像《小蝌蚪找妈妈》这类童话故事,课文内容较长,段落中大致内容相似,如这段讲和鲤鱼对话,下段讲和乌龟对话,结构上基本是一致的,图也是连环画形式出示,我们就可以借这类课文,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把小蝌蚪问鲤鱼这一部分做为指导学法的突破口,第一步,指导看图,说说图上有谁?它们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先设想。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观察青蛙的特点,并引导教育:只要不断地去发现,不断地去探究,终会有成功的一天。第二步,读文理解,小蝌蚪说了什么?为什么会误认鲤鱼是它的妈妈?鲤鱼是怎么回答的?第三步,朗读体会,想一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它们的对话?指导读出小蝌蚪有礼貌,鲤鱼阿姨亲切的语气。第四步,复述课文,用课本剧或讲故事的形式来巩固课文内容。教学时思路要明晰,之后,用课件出示以上几个步骤,后几个段就让学生依照这几个步骤来小组协作学习。也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出示自学提示: 12
1、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2、它们看到了谁?
3、它们是怎样对话的?请分角色读出来?这样来教学突出了重点,发挥了协作学习的作用,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主动参与的意识,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三、 启发谈话,引导实践
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学到课文最后,老师启发谈话:“小蝌蚪终于找到了妈妈,心里多么幸福呀!假如你是小蝌蚪,你想对亲爱的妈妈说些什么呢?”总结后,引导学生实践:“如果蝌蚪不是遇见鲤鱼和乌龟,还可能遇到谁呢?”进行改编故事。“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该怎样对待青蛙呢?”最后拓展提问:“你知道一只青蛙一天能捉多少害虫吗?”通过这几个环节的训练,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学习富有童趣的课文到对科学知识的探求,这种渗透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很有好处。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044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