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课后反思]《棉花姑娘》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1-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案例背景
《棉花姑娘》是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组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都是童语故事,重在培养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及讲故事,表演故事的能力。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生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二、案例实录
(一)游戏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30课《棉花姑娘》(板题)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棉花姑娘到我们班做客,她们身后都藏着一个生字宝宝,如果你能读对,并且组一个词,就可以把它带回家了。
(一个个纷纷举手,生字宝宝都回家了。)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今天一大早,我就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棉花姑娘生病了。(边述说边出示生病的棉花姑娘图)看看棉花姑娘到底怎么了?
生:叶子黄了。
生:叶子上爬满了蚜虫。
师:看看棉花姑娘的表情怎么样?
生:很难受、很伤心。
师:是谁把棉花姑娘害成这样的呢?
生:是蚜虫。
师:有谁知道有关蚜虫的知识?
生:不知道。
师:蚜虫呀,是一种昆虫,专门吸食植物的汁液,是农业害虫。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段话,说说如果你是可怜的棉花姑娘你会有什么感受?
师:有一天,许多许多可恶的蚜虫爬呀爬呀,爬到棉花姑娘的身上,它们狠狠地咬着棉花姑娘的身子,大口大口地吃着棉花姑娘的叶子。(过几秒钟)请同学们睁开眼睛。
生:很难受,又痛又痒,很想快点把病治好。
师:是呀,棉花姑娘也很着急,找一找文中哪个词语说明棉花姑娘很着急的。
生:多么盼望。
师:那下面我们该怎么来朗读第一自然段呢,请同学们自读自思考。
生:应该读出难受、盼望的口气。
生:还有可恶要重读。
师:为什么可恶要重读?
生:因为可恶是很讨厌很讨厌的。
师:那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同学们都盼望马上有位医生。棉花姑娘病得这么重,到底谁能帮助它治好呢?请同学们看第5自然段,给她治好病后她是什么表现?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生纷纷拿笔勾画)。
生:是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生: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非常惊奇。
师:惊奇是什么意思?
生:奇怪。
生:吃惊
师:谁能上台做惊奇的样子?
(生纷纷举手,师点了龚浩同学上台,表演得不错)
师: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棉花姑娘惊奇说的话。
(生体会读,师点一名女生读。)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读出了惊奇的语气,我也能读。
师:有信心、真棒,全班一起来试试。
师:读得真不错,棉花姑娘为什么惊奇?她们认识七星瓢虫吗?
生:棉花姑娘不认识七星瓢虫所以惊奇。
生:七星瓢虫很厉害,所以棉花姑娘惊奇。
师:(出示七星瓢虫图)同学们,这就是令棉花姑娘惊奇的七星瓢虫,它们很厉害,书中是怎么写它们厉害的。
生:它们很快就把蚜虫吃完了。
师:的确,七星瓢虫的本领很大,它是捕食蚜虫的能手。一只七星瓢虫一天可以吃掉130多只蚜虫,那么10只七星瓢虫一天就能吃掉1300只蚜虫。(说到这里,我观察到同学们的眼睛睁得大大的。)123
生:哇,这么厉害!
师:看看七星瓢虫多棒,假如这时你就是一只厉害的七星瓢虫,你怎么来介绍自己,先同桌互说,再指名说(同学们有的还配上手势,说得有滋有味。)
3、第六自然段
师:棉花姑娘的病好了,瞧她笑得多美(出示挂图)
师:与上幅图中的棉花姑娘有什么不一样呢?
师:棉花姑娘这么美,文中是怎么描写的呢?边读边在文中找出来。(师巡视,发现周奕华同学完成最快,拿着她的课本向全班同学展示,表扬她读书动笔的好习惯,这时全班孩子纷纷拿笔勾画。)
师:谁能读一读自己找的句子
(学生纷纷举手,师点一名女孩读,并用小黑板出示。)
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开嘴笑啦!
(师拿出枯黄的树叶与碧绿的树叶比较,孩子们喜欢上棉花姑娘了。)
师:病好了的棉花姑娘真美,谁能读一读?
(生纷纷举手,师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再读,点一名女生朗读)
师:谁能评评她读得怎么样?
生:她将雪白雪白、碧绿碧绿读得重,让我感到漂亮的棉花就在我的面前。
生:我发现她也成了棉花姑娘,读得很开心。
师:你们用心地听人朗读,并能说出读的好的地方,真棒!
师:棉花姑娘真美!同学们再试读,我再点人读。看谁读得最棒。(学生一个个说得有滋有味,再次点读时,学生一个读得比一个好,学习氛围越来越好。)
4、学习第2—4自然段
师:漂亮的棉花姑娘开心极了,这是因为七星瓢虫为她治好了病,那在七星瓢虫没有来到之前,她请了几位医生为自己治病。她请了哪几位?是怎么请的?请读课文2、3、4自然段说一说。
生:燕子、啄木鸟、青蛙
师:我们说话要说完整,请再来一遍。
生:棉花姑娘请了燕子、啄木鸟、青蛙为自己治病。
(板书:燕子、啄木鸟、青蛙)
生:她是这样请的,请你帮我捉虫子吧!
师:小黑板出示句子
①燕子飞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虫子吧!”
②啄木鸟飞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虫子吧!”
③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高兴地说:“请你帮我捉虫子吧!”
师:谁来读第一句话。(点了一名男生)
师:他读得怎样?
生:声音很响亮,但是没有感情。
师:应该说出怎样的感情?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应该说出着急的语气,因为她生病了,很着急。
师:不错,再请同学们读读,读出急切的语气。
(此时同学都在练读,我点读时,点了周奕华同学,是全班最好的上台作示范,让其他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不足。)
师:谁来读第二句
(点名读,,学生读得和第一句相似。)
师:谁能读好第一、二句?
(指名读,两句还是读得一样)
师:同学们请看插图,燕子来了,棉花姑娘请它治病,可是燕子只会捉空中的飞虫,不能为她治病。啄木鸟飞来了,她是什么心情?多读体会。
(读了多遍后,有同学举手了。)
生:读第二句心情应更加急切。
师:对,再试着读这两句话。
师:谁能读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说的话?
(这一次,学生一开始就读得很急切。)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不错,读出了急切,且读出了高兴,因为棉花姑娘是高兴地说的。
师:你真会听,真不错。
师:棉花姑娘是那么急切需要帮助,那燕子、啄木鸟、青蛙是帮不了还是不帮呢?
生:帮不了,因为燕子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只能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只能捉田里的害虫。123
师:(出示三个句子:a、燕子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b、啄木鸟说:“对不起,我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c、青蛙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田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师: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说说该怎么读?(指名读)
师: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不太好,应该读出有点不好意思的口气。
师:嗯,应该读出道歉,帮不上忙的不好意思。(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体会体会)
师:下面,我们全班站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这篇文章。
师:同学们个个都是漂亮的棉花姑娘了,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燕子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吃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吃蚜虫,你们还知道什么益虫益鸟吃什么害虫吗?
生:蜘蛛吃网住的虫子。
生:螳螂吃蝗虫。
……
三、小结
师:对呀,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对人类有帮助的益虫和益鸟,他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保护它们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益虫益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生:我们不能打鸟,不能掏鸟窝。
生:我们不能去田里抓青蛙。
生:我们不能抓小蝌蚪,没有小蝌蚪就没有青蛙
……
 
全课中心板书
30、棉花姑娘
燕子      捉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    捉树干里的害虫
青蛙      捉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  吃叶子上的蚜虫
蜘蛛      吃被网住的虫子
螳螂      吃蝗虫
……
简评:
《棉花姑娘》这一课案例在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好:
一、“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科书的对话过程。”这种过程首先是读书实践,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二、板书简单明了,即突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进行了课外延伸,一个小小的省略号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把课内延伸到课外。
三、课文以童话的形式出现,根据这一特点,充分利用挂图、实物体现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四、老师注重了引用课文中的语句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文章,以致整堂课的学习氛围很浓。
反思: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①我的目标非常明确——读中悟、悟中读。一年级学生非常喜爱阅读童话故事,但同时又存在理解能力较弱、注意力持久性差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挂图及实物吸引他们的眼光,帮助理解课文,创设情境使他们读出感情,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决不通过说教让学生理解,都是引导学生一步步步入知识的领域,而且读的品位越来越浓,对读产生了兴趣。②我注意了训练学生的说,例如,让学生自我介绍七星瓢虫及最后的拓展,对于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帮助。③文章虽然采用了跳跃式教学,但是环环相扣,思路清晰,过渡自然,一根线始终牵引着学生。
当然在本堂课中,还存在着不足:1、既然是低年级,为了激起孩子们的兴趣,还可以演一演全文,这样一来既可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2、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教师自身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对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039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