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评课稿|《棉花姑娘》评课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1-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棉花姑娘》评课     
《棉花姑娘》一文是小学语文试验教材第二册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她请求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为她捉害虫,可燕子只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只捉树上的害虫,青蛙只捉稻田里的害虫,他们都没能帮上棉花姑娘的忙。最后,是七星瓢虫吃掉了这些蚜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一些相关的语言知识,还知道了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是益鸟和益虫,它们各有各的捉虫本领。
韩奕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学习方式的完善以及教学评价的实施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亮点:
一、结合教学实际  整合三维目标
教师在认真解读文本,正确理解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本课10个生字“棉、许、盼、恶、帮、啄、害、稻、忽、碧”;在阅读过程中重点积累“可恶”、“碧绿碧绿” 等词语;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只、请”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初步读懂课文,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是益鸟和益虫,它们各有各的捉虫本领。
    教学目标的制定明确、集中、适切,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采用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达成本课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课所学的生字和词语,而且能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都是益鸟和益虫,他们各有各的捉虫本领的道理,使教学目标得以很好地落实。
二、把握教学主线,激发阅读兴趣
1、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
根据文本内容,教师抓住“为棉花姑娘治病”这一教学主线,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生动而富于变化的教学手段,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整体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以田野里棉花丰收的情景和棉花姑娘生病的画面进行对比,引发学生对“棉花姑娘生病原因”的探究;以“蚜虫的自述”引入课文第1 小节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可恶蚜虫的痛恨,对“棉花姑娘盼望有人来为自己治病”急切心情的领会;以生动的多媒体动画引发学生对“病中的棉花姑娘请了哪些医生来为自己治病,他们有没有治好棉花姑娘的病” 这一问题的关注;又以棉花姑娘和燕子、啄木鸟、青蛙对话的朗读指导和分角色表演,帮助学生理解棉花姑娘的焦急与痛楚,以及燕子、青蛙和啄木鸟的歉疚与无奈;最后以对七星瓢虫的认识和对全文的总结归纳,使学生懂得燕子只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只捉树上的害虫,青蛙只捉稻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之所以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是因为七星瓢虫只吃棉花叶子上的蚜虫,从而懂得“动物各有各的本领”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体感强。
2、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是高质量学习生活的基础。教师十分注重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以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采用情景表演等方法,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语言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并巧妙借助文本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在教学中我们看到,学生们时而为棉花姑娘病重而担心,时而为棉花姑娘的请求得不到帮助而着急,时而又为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而感到高兴。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他们的智力潜能得以开发,主观能动性得以调动,语文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123
三、重视朗读教学,体现以读为本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等方面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功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开展朗读教学,不但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和热情,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读,大量地读,以各种形式去读,还要进行一定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文本的思想内涵,在读中积累文中的语言文字。
1、注重训练层次
本课朗读教学的目标是“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这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是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和《课程标准》对学生所提出的要求的。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采用了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例如: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之后,老师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在学生基本扫清了生字的障碍,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之后,老师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段进行朗读,通过个别读、小组读、师生合作读、表演读、全班齐读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并且将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读自悟结合起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从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到读懂课文,并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整个朗读教学的过程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朗读教学的目标从中得以落实,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得到提高。
2、发挥评价导向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评价很重要,不仅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起积极的引领作用,还有利与唤起学生对课文内容更深一层次的思考与体验,以促进他们朗读能力的提高。韩老师比较重视通过评价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拨和指导。
例如:在指导学生读好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为她治病的话语时,老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即时评价:“瞧,这位棉花姑娘多焦急啊!”“哟,这位棉花姑娘都有气无力了!”“你的脸上有了一丝笑容,是不是又看到了希望啊?”……在这里,老师巧妙地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融入自己的评价语言之中,而她的评价语言又是那样的贴切、自然,丝毫没有脱离课文的语言环境,不仅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和体会棉花姑娘急切盼望有人来为她治病的心情。此外,老师还积极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开展相互评价,在评价中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认识水平。
3、关注情感体验
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总是渗透着作者的一定的情感和态度,要使学生真正能理解和体会这些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去感悟文中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去体味文中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十分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进行情感体验。例如:老师引导学生去想象病中的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来为她解除病痛的急切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鸟、青蛙这三位动物朋友虽然很想为棉花姑娘治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那份无奈与遗憾的心情,让学生带着这份内心的体验转换角色进行朗读。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地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读起来感情十分投入。通过朗读,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123
改进意见:
1、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使更多的学生能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力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2、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自动探究的能力。
3、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范写。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036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