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作为朗读一下_把朗读作为一种感悟的手段——《两只小狮子》教学案例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1-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案例背景:
辅六班共有学生12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8人。轻度智力残疾的有4人,中度智力残疾的有7人,无法测试1人,但从语文学习的情况来看,知识、技能、情感的发展和智商并不全部成正比,大概有三个层次:其中5位学生的语感较强,主动参与的热情较高,有初步的“问题意识”;3位学生几乎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语言的表达也常常停留在复述阶段,而且不连贯,只能理解及其简单、直观的事物,但他们都很安静;其余4位的情况介于两者之间。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图文对照,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分角色对话和不同的表达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知道人应该自食其力,勤奋刻苦,克服依赖心理。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教学要求,并将他们分散安排在三个学习小组中,尽可能做到每组成员“语文”能力低、中、高搭配合理,以便合作学习的展开,力求各有所得。所以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通过挖掘重点词语、联系句子、看看插图、反复诵读感悟,展开想象,体验课文的情感,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二、案例叙述:
片段一:将字词复习有机结合在朗读教学中。
师:(播放狮子练功的flash动画)看,狮子妹妹在干什么?
生:在练习本领。
师:在练哪些本领?仔细看看画面。
生:狮子妹妹在练滚、扑、撕、咬。
师:(把“滚、扑、撕、咬”词卡贴在黑板上)请学生齐读。
师:它练本领的时候表现怎么样?
生:非常刻苦。
师:还能用哪些词语表示?
生:非常认真;非常勤奋;
师:真好!“刻苦”是什么意思?
生:不怕苦,非常勤奋地做一件事情。
师:真会动脑筋。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它很刻苦呢?
生1:它练本领的时候,很认真。
生2:早上,太阳刚刚升起来,它就在练了,一直到晚上还在练,很刻苦。
师:哦,它从早到晚都在练习,从早到晚也就是课文中说的――生齐:整天。
师:整天的意思就是――
生:从早到晚,全天。
师:它整天非常刻苦地练习什么?生:滚、扑、撕、咬。(集体再读词卡)
〔把生字编创入和课文联系紧密的语境中,不仅巩固了生字,又增加了阅读的量,丰富了语言,也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片段二: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师:狮子弟弟为什么这么懒,那它以后怎么生存呢?它到底是怎么想的?把这几小节读一遍,然后小组讨论一下。(学生讨论)
1生答:“爸爸妈妈是林中的大王,靠着他们,我会生活得很好!”
师:想像一下,它说这句话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口气?
生1:得意洋洋
生2:神气、骄傲。
师: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生自由读)
师请一生读后,同学点评;再请一生读;
师:读得真棒!我们全班向他学习,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懒狮子昂着头,得意洋洋地说:“……”(生读)
师:老师听到你们把“大王”这个词语读得特别重,声音也拉长了,把懒狮子得意、神气的样子全读出来了,再来读一遍。(生再齐读)
师:原来它偷懒不学本领是想――生:依靠父母。
〔以读为主,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和体验,体会不同的语气,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此外,老师在学生读的时候,适当地添加提示语也有利于指导朗读,学生通过提示语的提示,会自然而然地去感悟这些语气,在读的时候也就会自然而然的流露出这种情感。〕12
片段三:创设情境,揭示寓意。
师:现在这只怕吃苦,想靠父母的懒狮子也来到了这里,(媒体出示懒狮子图)小朋友想对它说什么吗?
生1:懒狮子,你真不应该这样想,只有从小学会生活的本领,将来才能成为狮子王。
媒体懒狮子说话:对,我真不应该这样想。
生2:懒狮子,爸爸妈妈总有一天会老的,到时候就没人照顾你了,而且还要你反过来照顾爸爸妈妈,如果你现在不学捕食的本领,到时候就要饿死了。
媒体懒狮子说话:你说的太有道理了,我记住了,我妈妈以前也是这么教育我的,可我还有点不懂,你们能再说给我听一遍吗?
(生读狮子妈妈的话)
媒体狮子说话:谢谢你们,现在我懂了,我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
〔弱智儿童不会变通,怎样启发他们对懒狮子说些什么呢?情境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觉到懒狮子真的来到这里,我真的是在和懒狮子说话,这样一来,学生有了真是的情感,自然会说的有模有样,切入主题。过去的教学之所以古板,是缺乏人文的关怀,语文教学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教师应立足于精神建构语文教学。“你想对这只狮子说什么呢?”人与动物的沟通与对话,是情感的交流,是人性的体验,是真善美的发现。〕
三、教学反思
经过教学实践,使我对语文教学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加深了我对新课标的理解,自我感觉在以下几方面有待改进:
1、教师的教学机智不够灵活,在课堂中对于学生出现的意外情况没有好好把握,为教学服务。
2、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反馈学生的回答应变能力不强。
3、对c组学生照顾地还不够。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021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