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课堂实录第二课时评课|《两只小狮子》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评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1-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交流谈话:
  师:我是大城县第一小学的老师,我姓韩,今天由我来和大家共同上一节课,同学们愿不愿意?
  生(齐):愿意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生字的情况(注重了解学生生字的掌握)
二、展示教学课件,复习生字:
  师:图中有许多只小狮子,它们头上都有一个生字,如果你把这个生字读正确了,你就喂给了小狮子一块肉吃,你的功劳可大了。哪个同学想试一试  (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想读,老师都叫不过来了。那好,你如果会读,就把这个字大声地读出来。
  生(读生字):狮、整、练、习……
  师:同学们都能把生字读正确,太棒了!接下来,我们增加一点儿难度,你读出生字,还要组一个词,比上一次难多了,敢接受挑战吗?
  生(齐):敢。
  师:好,你们真勇敢!我们就按生字的顺序来读吧!
  生1:狮,狮子。
  生2:整,整天。
  师:很好!
  生3:练,练习。
  生4:习,学习。
  生5:滚,滚动。
  师:不错。
  生6:洋,小洋人。
  师:小洋人是什么?
  生6:小洋人酸奶。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6:我从电视广告中学到的,我还喝过小洋人酸奶呢。
师:你真了不起,看电视、喝酸奶都能学习生字,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
  点评:注重情趣化识字,利用有趣的游戏巩固识字效果,以“趣”来激发、保持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课外识字。
三、感悟课文:
  师:同学们把生字掌握的非常棒,相信读课文时,肯定比原来读的好。那么赶快来读一读吧!读完了,别忘了告诉老师文中介绍的两只小狮子,你最喜欢哪一只?
  (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愿意谈谈?你喜欢哪一只小狮子呢?
  生1:我喜欢那只练习滚、扑、撕、咬的小狮子。
  生2、我也喜欢那只小狮子。
  生3、我也喜欢那只滚、扑的小狮子。
  师:好,大家都喜欢这只小狮子,那我们就来看一段动画录像。找出你为什么喜欢它?
  (播放录像课件,课文一、二自然段的朗读录音,播放后出示这两段的文字。)
  师:哪个同学来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生:因为它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生:因为它认真练习生活本领。
  师:你说它认真练习生活本领,它的生活本领是什么?
  生:它的生活本领是滚、扑、撕、咬,它只有练好生活本领,才能捕捉食物。
  生:它刻苦的练习生活本领,将来才能成为森林之王。
  师:你真聪明,老师奖给你一颗智慧星。
  师:你们是因为它刻苦练习本领才喜欢它,那么哪个同学能学一学这只狮子的动作?(通过学生动作表演,让学生感悟小狮子练习本领的刻苦)
  (生自告奋勇)
  师:你想做哪个动作?
  生:我想做“扑”的动作。
  师:你真勇敢,欢迎你到前面来做。
  (生做动作)
  师:你做的真投入。奖励你一朵小红花,你请回。哪个同学还敢上来做一做?
  生:老师我来做。我做“滚”的动作。(生表演“滚”的动作)
  师:你真优秀,奖励你一朵小红花。
  生1:老师我来做“撕”的动作。(做两只手举起来撕的动作)12345
  生2、老师他做的不对,小狮子不是那样撕的。
  师:那你认为小狮子怎样“撕”呢?你来做一做。
  生2:是这样撕的(做两只手按住撕的动作)
  师: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是举起来,一个是按住。
  师:为什么?
  生:狮子没有手,是爪子。
  师:非常棒,你们俩都明白了吗?不是“爪子”是前“爪”,大动物叫“爪”,小动物叫“爪子”。
  生:明白了。
  师:好,你们俩个都来做一做。
  师:老师觉得你们撕的不够狠,能再狠一点吗?  (生做动作)
  师奖你们俩一人一朵小红花。
  生:我来做“咬“的动作。
  师:老师借给你一个小动物玩具,帮你完成这个动作。
  (生做动作)
  师:哪个同学愿意上台来把这些动作连起来做一做?
  生:我来做。
  (生做动作,每个动作非常到位)
  师:你真是一名好演员,谢谢你的精彩表演,你能跟老师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吗?
  生:感觉有点累了。
  师:好,老师把这个小玩具送给你。同学们想一想,他才做了不到1分钟,就觉得累了,咱们看文中的小狮子做了多长时间?
  生:整天练习。
  (板书整天练习)
  师:整天练习是多长时间?
  生:从早到晚。
  师:从早到晚只一天,小狮子只练了一天吗?
  生1:天天练习。
  生2:整天练习,就是从早到晚每天都练习。
  师:说得好极了。
  师:小狮子天天练习生活本领,很累,它为什么还练习呢?
  生:因为这些动作是它的生活本领,练好这些动作将来才能成为林中之王。
  师:你真聪明,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好吗?
  生:好
  (生练读此句,重音不突出)
  (老师范读,把整天练习、非常刻苦加重语气)
  师:你们也来试一试。
  (生再读,读出了语气)
  点评:重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利用区别、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感悟中获得。激励性语言的运用和代币奖励制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师:另一只小狮子呢?你喜欢它吗?
  生:不喜欢。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整天就知道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板书什么也不干)
  师:老师没听清楚,你说它是怎样晒太阳的?
  生:是懒洋洋的晒太阳。
  师:你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让其他同学听清这个词)
  师:你能否告诉大家为什么做了这样一个动作吗?
  生:我这是在懒洋洋的晒太阳呢。
  师:你真有表演才能,奖励你一面小红旗。
  师:咱们自己也来读一读,可以加上动作。
  师:还有什么原因不喜欢它?
  生:它认为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林中之王,它想依靠父母。所以我不喜欢它。
  师:不依靠父母,那么应靠谁呢?
  生:靠自己。
  点评:围绕“读“引导学生融情入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不断入境,充分表达,达到情感的升华。
  师:这么小就懂得不依靠父母而靠自己,真了不起。咱们来看课文中的第六段,假如你是那只懒狮子,在说这些话时,你心里会怎么想?
  生1:很骄傲。
  生2:很自豪。
  生3:很威风。
  师:好,听老师来读读这一句。
  (师读句子
  师: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把自己当成那只懒狮子。12345
  (生试读)
  师:还有没有其它原因,你不喜欢它?
  (生找不出)
  师:好,我们再来看一段动画,仔细听,你要找的原因就在这里面。
  (点击课件,动画朗读第三至六自然段,再出现文字段落)
  师:你找到了吗?
  生:它不想吃苦头。
  师:它会吃什么苦头?
  生:就是滚、扑、撕、咬,它不想练习,不想学生活本领。
  师:那这只小狮子是怎么说的?
  生:它抬起头来,慢吞吞的说。
  师:你能给老师读一读这句话吗?
  (生读)
  师:你为什么读的这么慢呀?
  生:因为它是慢吞吞的说。
  师:你真聪明。其他同学自己也试着读一读。注意也要读的慢一些。
  师:咱们来看文中的第三、五自然段,小树说的这两句话,这是什么句子
  生:是问句。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句子后面是问号。
  师:你真棒,懂的真多。同学们想一想,在平时生活中,你如果想问别人问题时,你是以怎样的语气来说的?你用这种语气试着读一读。
  (生试读)
  师: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你读的真棒,其他同学也学一学。
  (生自由读)
  师:下面这个问句,哪个同学来试一试?
  (生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
  师:文中介绍的这两只小狮子,你想对哪一只小狮子说句话,随便说。
  (点击课件出现两只小狮子)
  生1:我想对第一只小狮子说:“小狮子,你真能干,你将来肯定能成为森林之王。我也要向你学习,学会生活本领,不依靠父母。”
  生2:我要对懒狮子说:“懒狮子,你也应学会生活的本领,要不将来你会饿死的”
  生3:我也对懒狮子说:“懒狮子,你总想依靠父母,可是你父母将来不在了,你怎么办呀!”
  师:唉呀,你的担心与狮子妈妈的担心是一样的,咱们来看动画,狮子妈妈对懒狮子是怎么说的。(点击课件,动画朗读第七自然段,读后,出示这段文字)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哪个同学来教教我。
  生:我来教你读。
  师:你想让老师怎样读。
  生:有感情的读。
  师:好,老师听着呢,你教吧!
  (生读)
  (师读)
  师:我读的行吗?
  生:还可以吧!
  师:文中的懒狮子听了妈妈的劝告和你的劝告,它会有什么变化呢?课下同学们想一想,下节课我们再说一说。
  点评:由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鼓励孩子们展开大胆的想象,由小狮子的变化引出话题,让孩子们自悟自得,获得情感体验。
【评析】
〖河北省香河县教育局教研室 王素荣〗
  大城一小韩占香老师执教的《两只小狮子》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抓住课文内容的重点,抓住主要问题“你喜欢哪只小狮子,为什么?”引导学生读书,探究,讨论,体会,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从了解学生对于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入手,进入阅读教学。
三、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把语文学习融入到趣味盎然的活动之中:
  1、低年级学生喜欢小动物,喜欢做游戏,复习生字词时,老师就以“喂小狮子”的形式进行。“每个小狮子头上都有一个生字或生词,谁能读对就是给小狮子喂了一块肉,小狮子就会快快长大。”变枯燥的认读字词为有趣的“喂小狮子”游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12345
  2、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韩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喜欢第一只小狮子的原因时,除了让学生品读课文中的有关句段,还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动画,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3、 低年级学生好动,韩老师就让学生模仿小狮子的动作,身临其境地体会第一只小狮子学习本领的勤奋、刻苦,自然而然地领悟到大家喜欢它的原因,感悟到它的可爱。
四、充分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课堂上,当学生的思维定式时,韩老师及时地点拨:“想想人们不喜欢第二只小狮子的原因还有哪些,讲别人没说过的;当学生朗读不到位时,韩老师及时的范读;当学生概念不清时,韩老师及时讲解:“疑问句也是问句。”
五、注重引导学生展示学习过程:
  韩老师让学生教她读狮妈妈的话,实际上就是要学生把自己对狮妈妈话的理解讲出来,把自己的感悟过程展示出来。
  但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韩老师给学生和课本对话的时间不够充足,整体感悟不够,学生刚刚读了一遍课文,韩老师就匆匆组织学生交流感受。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教研室 李金玲〗
  听了韩老师执教的语文课──两只小狮子,感想颇多。总体感受是:“新、实、活”教学理念新,教学效果实,教学方法活。这是一节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即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实现师生与文本对话。
  我认为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在教学活动中,韩老师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融入学生之中,与学生平等对话。同时凸显了教师在对话中的“首席”地位。教学活动中,注意倾听,及时调控,适时点拨、激励,加上教师那自然和蔼的教态和亲切的语言、给学生创设了一种宽松、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读、爱说、乐学。
  2、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上课伊始,韩老师利用课件展示图片,两只活泼可爱的小狮子呈现在学生面前,瞬间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兴趣,加上老师语言的渲染和引导“你喜欢哪只小狮子?”这个问题的巧妙提出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学生阅读、表达的欲望,使学生迫不及待的去翻书读文。
  3、以重点语句为切入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对话。
    韩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文中的两个重点句子“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另一只却懒洋洋的晒太阳,什么也不干。”先让学生读,再让学生模仿动作,再让学生谈感受,学生兴趣盎然地去读、去做、去体会。老师还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拓展性的问题:你想对两只小狮子说什么?同学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首先有各种形式的读,有自由读、个人读、大声读、对读,还有学一学、做一做、说一说、议一议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5、教学评价多元化
    评价是促进教学的一种手段,韩老师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激励性评价,评价的形式多样化,有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生生互评。
  6、以情感为主线,引领学生读文、理解、体会、感悟。12345
    阅读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节课从始至终贯穿了这一教学思想,老师抓住“喜欢哪只小狮子”“不喜欢哪只小狮子”这两个关键词句激发了学生的内心情愫,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并参与活动,通过读、说、议,同学们达成共识,都喜欢那只刻苦练习的小狮子,体现了学科的人文教育。
〖教学建议〗
  1、教师应关注每一名学生,力求全员参与活动,发展每一名学生。
  2、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给每一名学生提供锻炼、提高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教育局教研室 邢士香〗
  对于韩老师所授的《两只小狮子》一课,我想谈一谈个人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在这节课中,体现了一些新课程的理念,以下四点是我最为欣赏的: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地与文本对话:
  情境是形成情感的场景,氛围,教师要创设情境,调动孩子全身的感觉器官,让孩子进入角色,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实现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在初读课文后,老师问学生:“你喜欢哪只小狮子?”学生纷纷回答喜欢第一只,也就是喜欢刻苦练习本领的小狮子。这时老师没有立即追问为什么,而是出示了课件(有关小狮子刻苦练习本领的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与文本对话,避免了回答时的肤浅。另外,老师还设计了“表演”环节,充分地调动了孩子们全身的感觉器官,让孩子们入情入境,俨然是文中的小狮子,深刻地体会到练习本领时的刻苦。而且教师所设计的表演环节也体现了一定的梯度性,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依学情而定,课堂上有一些自然生成的东西:
  教师课前要充分地备课,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教师所设计的教案不是施工蓝图,它可以依学情而变。例如,当课堂上学生对“撕”这一动作产生意见分歧时,老师没有急于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而是放慢了教学速度,耐心引导,直到两个孩子在这个动作上达到共识。课堂上的精彩很多时候来自于学生的争论,来自于老师的随机应变。
三、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在没有出现关于真、善、美偏差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否定孩子:
  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在本节课中,老师尊重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并对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给予了鼓励和赏识的微笑。
四、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建立在语言性训练的基础上:
  例如,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对朗读的训练上都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韩老师的课美中不足的是:
  1、在这节课中,读的不够充分。朗读是体验情感的重要手段,语文课应重视朗读,通过反复朗读、想象,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2、教师的普通话还应再标准些。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020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