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设计_《司马光》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1-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读生字、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
【教学过程】
  1、定向
   ⑴ 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⑵ 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2、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
    (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3、练习
    (说话练习)
   ⑴ 读通长句。
     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顶。
  ⑵ 给课文标段号。
  ⑶ 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
  ⑷ 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4、词语认读
    砸缸 伙伴 捉迷藏 亭子 躲在 扑通 急中生智 哗夸 机智 勇敢
  5、作业
   ⑴ 读课文1遍。
   ⑵ 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⑶ 抄写词语1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二、读讲1~2段: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这是一只(     )缸。(大、厚、重)
  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
  4、读1、2段。
三、读讲3~4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惊叫,高声喊道,吓傻了,赶紧)
  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⑴ 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很镇定)
   ⑵ 急中生智。“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了智?(砸)
  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救人的原因。
  5、读读演演第四段。
  6、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使劲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气小)
四、词语训练:
  1、师:水多吗?哪个词说明水多?(哗哗)
  2、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机智体现在(想出办法),勇敢体现在(没有慌神)。
五、说话训练:
  夸夸司马光。(你真是个好孩子!)
六、小结:
  学了司马光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七、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教学过程】
  1、复习词语:
    强调:亭子、捉迷藏、哗、夸,这四个词的读音。
  2、朗读课文。
  3、听写词语:
    强调:稻的第十二笔、藏的第六笔、第十一笔、砸的第七笔、慌字中间没有—点。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978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